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7为单选,8-12为多选)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 B.位移 C.质量 D.路程2.某同学沿周长为400m的环形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00m,400m B.400m,0 C.0,400m D.0,03.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4.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5.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速度大6.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辨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象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10﹣3s B.10﹣6s C.10﹣9s D.10﹣12s7.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8.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A.B.C.D.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s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前2s内质点的位移是4mB.在1~3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在2~3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前3s内质点的路程是2m1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BC>a OA>a AB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1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2<t<4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二、本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16分。

13.(16分)(2013春•平江县校级期末)如图1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cm,1、2间的距离x2=4.40cm,2、3间的距离x3=3.62cm,3、4间的距离x4=2.78cm,4、5间的距离x5=2.00cm,5、6间的距离x6=1.22cm (f=50Hz)(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 1 2 3 4 5v/(m·s﹣1)(2)根据(1)中表格,在图2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特点.三、本题3×12=36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2013秋•赣州期末)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15.(12分)(2011秋•安溪县校级期中)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5m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20ms(1ms=10﹣3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5m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t=2.5s,求:(1)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大?(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16.(12分)(2010秋•成都期末)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7为单选,8-12为多选)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 B.位移 C.质量 D.路程【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物理量按有没有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两类,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时间、质量和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都是标量;位移有方向,是矢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矢量与标量明显区别是: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2.某同学沿周长为400m的环形跑道跑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00m,400m B.400m,0 C.0,400m D.0,0【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某同学沿跑道跑完一周,路程等于跑道的周长,即S=400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即x=0.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3.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各点到转轴距离不同,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B错误;C、研究火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时,钢球的大小可以忽略,故可看做质点,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在实际运动中考察了能否看作质点,关键的分析物体尺寸能否忽略.4.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指时刻,所以A错误.B、2008年8月8日20时8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指时刻,所以B错误.C、12.88秒是指跑完110米栏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间隔,所以C正确.D、开赛8分钟时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指时刻,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5.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速度大【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110m栏,位移一定,平均速度大的用时少,由此可得答案.【解答】解:110米栏,选手在跑完110米的过程中看谁用时短,由于位移110米一定,用时短的平均速度大.在跑完全程的过程中某时刻瞬时速度大不能说明全程平均速度大,同理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也不能说明全程用时少,起跑时的加速度大不能确定跑完全程用时最短,刘翔之所以取得冠军,是因为在110m栏中他第一个冲过终点,即在相同的位移用时最短,也就是平均速度最大.故选:C.【点评】熟悉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位移或相同位移比时间,刘翔之所以取得冠军,是因为他的平均速度大,在相同位移中用时最短.而其它选项的大小不能确定他用时最短6.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辨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象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10﹣3s B.10﹣6s C.10﹣9s D.10﹣12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与子弹错开的距离的大小可以知道子弹在曝光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由子弹的速度可以求得曝光的时间的大小.【解答】解:苹果一般大小为10cm左右.所以可以看出子弹大约5cm左右.所以曝光时子弹发生的位移大约为5×10﹣4m~1×10﹣3m,根据位移公式可以得出,曝光时间大约为10﹣6s.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直接应用位移公式就可以求得曝光的时间,确定曝光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7.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足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足球的加速度是()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8m/s;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v=﹣12m/s,方向为负.加速度为:a==m/s2=﹣100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8m/s的方向相反;故选:C.【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8.下列图象中反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x﹣t图象中每一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位置,而v﹣t图象中点的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要注意图象的坐标的意义再进行判断.【解答】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在v﹣t图象中其图象为倾斜的直线,在x﹣t图象中应为二次函数图象,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在研究图象时应首先注意图象的坐标的意义,同时还要结合公式理解图象.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s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时间图象反映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向上倾斜时速度为正,向下倾斜使速度为负;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初始位置的坐标即为两物体出发时的距离.【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故A 正确;B、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运动的速度不变,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从t=0时刻开始运动,而乙从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t1s,故C正确;D、x﹣t图象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由图知甲斜率为负,即表示甲沿负方向运动,乙斜率为正,表示已沿正方向运动,甲乙运动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位移时间图象的含义,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要明确交点(两图象的交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意义.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前2s内质点的位移是4mB.在1~3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在2~3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前3s内质点的路程是2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v﹣t图象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图形的面积是物体的位移;分析图象然后答题.【解答】解:A、由v﹣t图象可知,前2s内的位移s=2×1+×(2﹣1)×2=3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1~3s内质点的加速度a===﹣2m/s2,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2~3s内质点的速度方向是负的,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由B可知,1~3s内加速度方向都相同,因此2~3s内加速度方向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C正确;D、由v﹣t图象可知,前3s内的位移s=2×1+×(2﹣1)×2﹣×(3﹣2)×2=2m,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运动图象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图象的斜率、面积、截距等的物理意义,基础题.1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 BC>a OA>a AB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掌握:1、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2、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由斜率的正负确定加速度的方向.【解答】解:A、由图知,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可知,第1s内的加速度小于第5s内的加速度.故B错误.C、由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看出,a BC>a OA>a AB.故C正确.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即可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判断加速度的方向.1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2<t<4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位移的正负表示物体是在出发点正方向上还是在出发点的负方向上;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是沿正方向运动还是沿负方向运动.【解答】解:A、B、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于0~2s内物体的速度v<0,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2~4s内物体的速度v>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B正确.C、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在前2s内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后2s 内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则t=2s时,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距离出发点的位移为x==﹣20m.t=2s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在t=4s时物体的位移s=0,即物体回到出发点,所以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在2<t<4s的时间内,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方向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速度、位移的正负的含义,理解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的含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本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1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