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可靠性分析

工程可靠性分析

8、能力:是指飞机在自然使用环境及敌对环境下均正常连 续工作时,飞机能否完成任务(如摧毁目标),它给出的是理 想任务状态下可能的结果,代表系统纯粹的作战能力,它 受系统的机动性、武器的精度、作用距离、杀伤力及其他 设备的性能影响。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9、有效性:飞机系统的效能是其可用性、可信性及性能的 综合反映,它是系统实战能力的最终量度。有效性可写作 E=A•D•C,式中E为系统有效性。飞机的可用性、可信性及 能力是在作战任务的不同环境及不同时期中起作用的,三者 是互相依托的。若可用性不高,则在任务初期就只有很低的 出动架次率,那么成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显然就很小。类似 地,可用性高但可信性不高或者可用性、可信性均高而能力 不高等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很大的影响。
四、可靠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可靠性数学:主要研究可靠性定量描述方法;研究可 靠性理论及数学规律;研究计算可靠性各种指标的方法, 提出完善产品可靠性的方法。
2、可靠性物理:主要研究元器件、系统失效的机理、物 理原因和物理模型,提出改进措施。
3、可靠性工程:其内容包含有可靠性分析、预测与评估、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生产、可靠性维修、 可靠性试验以及可靠性数据收集处理和交换技术等。
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靠性分析 基础
10、全寿命周期费用:费用问题是飞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设计技术与设计要求的提高,各项费用均大幅度提高。 主要涉及到的费用有:研制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 费用。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第二章 电子元件及系统 可靠性分析
一、可靠性术语
故障:系统或(元件)没有完成预定功能,称其发生了故 障,也称失效、破坏等。
1、故障概率函数
(1)故障累积函数 F (t) P(T t)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T是寿命随机变量,t是某个固定寿命值。即 F(t) 是系统 (或元件)寿命T不超过t的概率,也就是在t时刻之前,系 统(或元件)的破坏概率。
(2)故障密度函数
f (t) dF (t) dt
显然
F (t)
t
0
f
(
)d
t
d. 0 R(t) 1
3、故障率(失效率)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1)区间故障率 指在一个区间[t1,t2],产品在区间点t1以前没有发生
故障,在该区间中单位时间发生故障的概率与该故障发生 总概率的比值。
P(t1 T t2 ) h(t) t2 t1 P(t1 T t2 ) 1
三、可靠性问题的分类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1、从应用的角度分: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
前者仅考虑承制方在设计和生产中能控制的故障事件, 用于描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水平,后者综合考 虑产品设计、制造、安装环境、维修策略等因素,用于 描述产品在计划的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水平。
2、从设计的角度分: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五、现代飞机设计思想涉及的主要概念及关系图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1、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是系统的设计特性。常用的可 靠度指标是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或MTTF)。
2、维修性: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 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其规定状态的 能力。维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补充,指的是系统维修的 难易程度,是设计决定的质量特性,其概率度量为维修 度。常用的维修度指标是平均修复时间(MTTR)。
产品的质量低劣,可靠性不高,耐久性很差,不仅会 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工厂信誉下降,甚至会危及人身安 全及国家的安全。例如:前苏联的“联盟11号”宇宙飞船 返回时,因压力阀门提前打开而造成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二、可靠性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1、可靠性的概念最早来源于航空领域:二战期间…… 2、40年代是可靠性萌芽时期…… 3、50年代是可靠性兴起和形成的年代…… 4、60年代是可靠性工程全面发展的阶段…… 5、70年代是可靠性发展步入成熟的阶段…… 6、80年代以来,可靠性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5、任务可靠性:系统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 能力。它反映了系统对任务成功性的要求,是在平时的自 然环境中和战时的敌对环境中,不考虑人为敌对因素的情 况下,系统完成任务的能力。
6、生存性:飞机系统避开或承受人为敌对环境的能力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7、可信性:是指整个任务期间,飞机系统持续工作的能力。 它综合了飞机的生存性及任务可靠性,是反映系统实战能 力的重要特性。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4、进入90年代后,可靠性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1991年 美国国防部指令《国防采办管理政策和程序》把可靠性 定义为“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在无故障、无退化或不要求 保障系统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对于任何一种民用产品或者武器系统,人们希望它不 但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适中,而且不易发生故障,经久 耐用。后两者就是指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保障性:系统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满足平时 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保障性包含了两个不同性质的 内容,即设计特性和保障资源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4、可用性:系统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 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它是将飞机系统R&M&S (即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特性变换成效能时的一个 综合参数。
前者考虑要求保障的所有故障的影响,用于度量产品 无需保障的工作能力,包括与维修和供应有关的可靠性, 通常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度量;后者仅考 虑造成任务失败的故障影响,用于描述产品完成任务的 能力,通常用任务可靠度(MR)和致命性故障间隔任 务时间(MTBCF)来度量。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2、可靠度函数
(1)可靠度函数R(t)是产品使用到t时刻不破坏的概率。
R(t) P(T t) 1 F (t)
1
t
0
f
(
)d
t
f
(
)d
可见 dR(t) d (1 F (t)) dF (t) f (t)
dt
dt
dt
工程可靠性分析 基础
(2)可靠度R(t) 的性质
a. R(0) 1 开始处于完好状态 b. R(t)是t的单调减函数 c. lim R(t)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