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火灾防治ppt

矿井火灾防治ppt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返回本12节
四、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遇难者有80%~90%都是死于以CO为主的烟雾中毒。
2、引发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火灾的危害并不仅仅是燃烧放热。
3、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毁坏设备设施 ●烧毁大量的煤炭资源 据1997年新疆煤田普查结果表明,新疆5大火区的火灾面积 总计达3794公顷,其中明火面积达826公顷,烧毁煤量3113.37Mt。
4、引起矿井风流紊乱
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火风压,使矿井风量增加或减少,使矿
3
第一节 矿井火灾分类及危害
●矿井火灾的概念 ●矿井火灾的构成要素 ●火灾的类型及特性 ●矿井火灾的危害 ●防灭火研究的内容
4
返回
一、矿井火灾的概念
1、火灾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 全生产,并形成灾害的一切非控制性燃烧。
矿井火灾防治
1、矿井火灾分类及危害 2、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3、煤炭自燃理论基础 4、火灾预测与预报 5、开采技术防火措施 6、介质防灭火 7、均压防灭火 8、惰气防灭火 9、火灾时期通风 10、矿井火灾处理与控制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热源; (4)可燃物、助燃物和热源三者的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要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热源,且要满足相互之
间的数量比例,同时还必须使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则,
燃烧也不能发生。
返回本7节
三、矿井火灾的类型及特点
1、按火灾发生的地点分类
8
(2)井下火灾
发生在井下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而威胁到井下安全,
影响生产的火灾统称为井下火灾。
●井下火灾可以发生在井口楼、井筒、井底车场、机电硐室、
爆炸材料库、进回风大巷、采区变电硐室、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以
及采空区、煤柱等地点。
●井下火灾的特点:很难及时发现,井下空气供给有限,难
以完全燃烧,有毒有害烟雾大量产生,随风流到处扩散,毒化矿
井空气,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在瓦斯和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还可能引起爆炸,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9
2、按引火热源分类
(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外部高温热源(如放炮、烧焊、电流短路、明火等)
引起可燃物质燃烧造成的火灾。
发生的地点:井口房、井筒、井底车场、石门及机电硐室和
有机电设备的巷道等地点。
外因火灾的主要特点:
(1)地面火灾 发生在矿井工业广场范围内地面上的火灾称为地面火灾。 ●地面火灾可以发生在行政办公楼、福利楼、井口楼、选煤 楼以及坑木场、贮煤场、矸石山等地点。 ●地面火灾的特点:火灾外部征兆明显,易于发现,空气供 给充分;燃烧完全,有毒气体产生量较少;地面空间宽阔,烟雾 易于扩散,灭火工作回旋余地大。
下一节15
第二节 外因火灾及其预防
●外因火灾的预防 ●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16
返回
一、外因火灾的预防
1、消防工作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修订,2009年5月1 日起施行)中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就是把火灾预防工作放在消防工作的首位,从思 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及物质保障上采取各种积极措施。
●矿井火灾有两方面的含义: ▲发生在煤矿井下的火灾; ▲发生在地面但威胁到井下安全或发生在煤矿企业生产范围 之内的火灾,如井口附近、绞车房内、主要通风机房内的火灾。
5
返回本节
二、矿井火灾的构成要素
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
和发烟的现象称为燃烧。
1、燃烧的必要条件(三要素)
发生的地点: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
冒处、巷道中有浮煤堆积的地方。
内因火灾的主要特点:
①一般都有预兆;
②火源隐蔽;
③持续燃烧的时间较长,范围较大,难于扑灭;
④内因火灾频率较高。
11
3、按可燃物的类型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 日发布,2009年4月1日实施。
①发生突然、来势凶猛;
②外因火灾容易发现,早期的外因火灾较易扑灭。
矿井外因火灾所占的比重较小,占火灾总数的10%~15%,即
内因火灾占火灾总数的85%~90%。
10
(2)内因火灾
内因火灾也叫自燃火灾,是指一些易燃物质(主要指煤炭)在
一定条件和环境下(破碎堆积并有空气供给)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
化(指吸氧、氧化、发热)聚积热量而导致着火形成的火灾。
预防为主的三个重点: ①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 ②建立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③经常开展防火检查。
17
“防消结合”就是在强调做好火灾预防工作的同时,时刻做好 各项灭火准备,及时扑灭发生的火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燃物
燃烧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化学 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
燃烧三角形
(2)引火源(点火源)
凡是能为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提供所需能量的热源,
统称为引火源。
(3)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做助燃物。
6
发生燃烧除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外,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课程要求: ①了解矿井火灾特点、发生原因和分类方法; ②熟悉矿井外因火灾以及防治对策; ③掌握矿井煤炭自燃机理、自燃过程以及防治技术; ④掌握矿井火灾时期的风流紊乱形式、原因及控制原理; ⑤掌握矿井灭火原理及方法; ⑥熟悉火区管理与启封方法。
井风流方向逆转,造成矿井风流紊乱。
返回本13节
五、防灭火研究的内容
围绕一个目标和三个问题 目标:防止矿井火灾发生 三个问题: ●火灾是如何发生 ●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火灾的发生。 ●火灾发生后如何处理
14
一旦出现矿井火灾,能根据火灾发生的性质、规律、 地点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扑灭和控制火灾,减小火 灾造成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