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成本性态分析

企业成本性态分析

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固定制造费用处理) 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P65
(六)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将全部生产成本 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 成本
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 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一 样作为期间成本,
一、变动成本法概念及其理论前提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三、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变动规律 四、变动成本法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区别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三)销货成本及存货水平不同 (四)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
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
销货中的变动生产成本
❖ 在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变动性三项期间费用
=固定生产费用+固定非生产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三项期间费用
❖ 在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下
本期销货成本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毛利
❖ 1、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式 2、预测在直接人工为40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
高点坐标(46,60),低点坐标(14,28)。 b=(60-28)/(46-24)=1 a=y-bx=28-1*14=14 成本模式 y=14+x 当x=40时,维修费总额=14+40=54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 如果某期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 固定性制造 费用与期初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相同,就意 味着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的数额相同,一定会使两种成本法的当期营业利润 相等
差额简算法
❖ 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差额
❖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 期末存货应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
变动 固定
2、同步分析程序 (单步骤)定性、定量同步进行
将全部成本直接一次性分为固定成本总额 和变动成本总额
❖ 方法: 技术测定法(工程技术法)
直接分析法(个别确认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
高低点法的程序
高低点坐标的选择必须以一定时期内的 业务量的高低来确定,而不是按成本的 高低即是以自变量X为标准。
营业毛利-结论:1、编制的利润表格式不同P63 2、两者计算的营业利润不同,存在营业利润差额
营业利润差额
概念:
某期广义营业利润差额 = 该期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该期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广义差额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零。 狭义差额是指不等于零的差额。
产生原因:
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 异,而这种差异又具体表现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 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3)低坡式混合成本 (4)曲线式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 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最终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 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 是管理会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 程序:1、分步分析程序(多步骤)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
固定 变动 混合——固定
❖ 特殊情况下的简化算式: 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增(减)量
v 04-05第二学期计算 4 .已知某企业1999 年只生产一种产 品,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
v 要求:( 1 )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 2 )对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异进行分析。
广义营业利润的差额 =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
推论:P71+72
❖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只要某期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吸收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释放的固定 性制造费用水平不同,就意味着两种成本法计入当 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额不同,一定会使 两种成本法的当期营业利润不等。
2、变动成本
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特征: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 内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混合成本
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种类:(1)阶梯式混合成本 (2)标准式混合成本
☺财务会计中的成本--实际发生的历史成本
成本的不同分类P29 ——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
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就是不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
1、固定成本:
有特征的时间与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特征: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分类: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 内容:固定性的制造费用、销售管理费用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的定义: 二、成本的不同分类 三、成本性态及成本按习性分类 四、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定义
❖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 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 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可能发生的机会成本 成本时态可以是过去时、现在完成时或将来时
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一变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26250 一22500 =3750 。 是由于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了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所致。
15000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1500* ——— =3750 (3分)
1、选择高、低两点坐标 (x1,y1)、(x2,y2) 2、计算b值。 b=(y1-y2)/(x1-x2) 3、a=y1-bx1 或 a=y2-bx2 4、将 a,b 代入
y=a+bx
❖ 02-03第二学期已知某企业00年1月-6月份维修费(为混合 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人工小时)的历史数据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