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一、指导思想以高效课堂改革为中心,以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问题研究为切入点,以主题课例研修为载体,坚持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思路。
立足课堂教学,务本求实,重常规,抓落实,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国家提出的“在职教师每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目标要求落实好,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陕教师〔2013〕31号)、安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安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安教发〔2013〕1 80号)、《旬阳县2014-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旬教体发〔2014〕2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2014—2018年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实施细则。
二、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校长领导小组副组长:主管教学校长领导小组成员:校委会成员、学科教研组长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公负责人:教科室主任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公人员:教科室副主任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学科组成员:1.语文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2.数学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3.综合组:学科组组长、备课组组长三、校本研修内容校本研修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落实专业标准提升学科素养、改进研修实践提升研修能力”为核心任务,以“目标先导”有效课堂教学实施与探究为主要内容,以主题式课例研修为主要载体,引领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素养、学生发展、教学基本功提升、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模块研修任务。
主要开展以下研修活动:1.校内的常规业务学习和教科研活动:如校级、组级业务学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校内课堂教学、说课及素养比赛活动,校内外交流观摩活动等。
2.教材培训、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和基本功培训活动。
3.校内的外派参观学习活动。
4.教师自主研修内容:教师自主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成果总结、学生观察记录和教育反思笔记、教育案例、研修论文等。
5.课题研究:教师参加的省市级课题研究。
6.教师指导学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7.艺术教育活动开展。
四、校本研修学时转换及认定标准(一)校本研修学分换算。
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基本单位是“单元”,研修活动半天4小时或4课时为1单元,1单元计0.75学时0.25学分。
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先认定单元数,再换算成学分学时数。
教师每年须修满10学分30学时即40单元。
(二)研修活动(每年认定不超过20单元)。
1.培训活动。
学校和片区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主讲人交讲稿及培训活动记录(如样例1),参培者交培训活动记录(样例1),按4小时或4课时计1单元,主讲人与参培者按2:1计算。
教师根据自己的研修主题进行自主学习,交自主学习记录(样例2),按4小时或4课时计1单元。
2.教研活动学校和片区组织的教研教改活动,参与教师提交听课或教研活动记录(样例3),半天4小时或4课时计1单元。
承担公开课者,一次完整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设计、实施、研讨、反思四个环节,提交教学设计与反思(样例4),计1单元;在片区承担公开课者,提交教学设计与反思(样例4)计2单元。
(三)研修成果(每年认定不超过60单元)教师研修成果共分两类八项内容。
同一成果多级获奖的只认定最高级别奖项1次,同一成果既获奖又发表的只认定最高级别一次。
教师申请认定时填写“研修成果登记表”(样例5)。
第一类研修成果指在学校及以上级别获奖或发表的成果。
1.认定标准(认定系数)认定系数:校级成果指校级获奖或学校筛选后装订成册的成果,认定系数为1。
县、市、省、部级获奖的成果,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教育学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文件或证书为准,认定系数为:县级三、二、一等奖为1.2、1.4、1.5;市级三、二、一等奖为1.6、1.8、2.0;省级三、二、一等奖为2.4、2.6、3.0;部级三、二、一等奖为3.4、3.6、4.0。
在《安康教育》发表,按市级系数为2.0;在《陕西教育科研》及正式刊号的期刊发表,按省级系数为3.0。
2.认定基数基数乘以系数得出认定的单元数。
(1)教学案例。
教师提交独立完成的教学案例,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一篇1000字以上。
基数为2单元,每学期认定1例。
(2)教学课例。
这是经过一课多上至少是“一课二上”主题研修活动之后叙写的“课例”。
教师提交课例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改进设计、二次实施、再次反思、存疑或困惑等,一篇1500字以上。
基数为3单元,每学期认定1例。
(3)论文、报告。
教师独立完成的论文、报告,一篇2000字以上。
基数为5单元,每学期各认定1例。
(4)其它成果。
如辅导学生、课件、课堂实录、自制教具及其它研究成果。
基数为3单元,每年各认定1例。
第二类研修成果是直接认定单元的研修成果。
(5)单元(章)教学设计。
指经县师训教研中心审定的资源整合的教学设计,以审定文件为准。
每例认定10单元,每学期认定1例。
(6)校本课程。
教师自主研发、学校正式使用的校本课程,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8课时以上,字数8000字以上,主笔认定10单元,内容每增加1课时同时字数增加800字以上,认定增加1单元。
(7)研修报告册。
《校本研修报告册》(如样例6),为教师个人完成一项校本研修(课堂教学研修类、教育活动研修类)任务的完整记录。
一项校本研修的内容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一年内完成,内容包括:研修方案、研修过程记录(自学记录4份、听课或教育活动记录4份、教学课例或教育活动案例2份)、教学或教育论文、研究总结报告等。
学校评审合格认定20单元。
(8)课题研究(含小课题)。
指县级以上有立项及结题文件的课题。
提交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之年,部、省、市、县级课题主持人(执笔)认定30、20、12、10单元。
获得“结题证书”之年,部、省、市、县级课题主持人认定50、40、28、20单元;参与人提交研究任务、研究过程、研究总结,减半认定;小课题参与人提交研究任务、研究过程、研究总结,按1/4认定。
五、校本研修学时登记及认定要求1.加强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组织领导工作。
此项工作关乎教师切身利益,我们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要在县教体局和县师训教研中心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旬阳县2014-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办法(试行)》(旬教体发〔2014〕27号)文件精神,由学校校本研修组织机构组织实施,做好初审工作。
2.要深入学习领会文件精神。
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特别是深入领会认定标准。
一是每位教师要按照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和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针对认定标准制定个人年度研修计划。
教师个人的年度研修计划是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基础依据,否则,不能认定研修学分。
二是各位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校本研修活动,其中参加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必须要呈现在教研组活动记录上。
同时结合研修计划完成自主研修任务。
三是教师校本研修材料均属原创完成,如果抄袭,网上下载,不计学时,并通报批评。
四是教师要提供完整的校本研修纸质文本材料,并装订成册,无资料的不予认定。
3.同一活动、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
如提交同一论文,会议交流又正式发表,只能记一次;参加各种竞赛获多级奖励,也只能记一次。
其它可能出现重复的活动或成果的学时登记办法类推。
4.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组织实施。
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工作在学校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领导小组下组织实施,要按照“有方案、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资料”的五有策略进行学分认定,同时要把学分认定工作纳入个人年度校本研修考核中。
六、校本研修学时登记及认定程序。
(一)认定时限校本研修学分以自然年度为一个登记年度。
每年认定时距为当年1月至12月。
(二)认定程序1.教师申请。
教师每年12月填写《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申请表》(附件1),将申请学分认定的原始材料装订成册交学科教研组验收。
然后上报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接受审核。
2.学科组初审。
学科教研组组织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学科组成员验收教师提供的原始材料及学分认定申请表,并填写意见。
学科组在每年12月20日之前查验完教师申请的材料,在验收材料时要查阅教研组活动记录和教研活动签到册,查看研修活动和研修成果的真实性,发现弄虚作假的取消学分认定申请。
3.学校审核。
学校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领导小组组织教研处审核学科组初审的材料。
每年12月底完成教师校本研修学时审核,建立“校本研修学分登记”专项档案,填写《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登记表》(附件2)报县师训教研中心。
4.县级认定、登记。
次年1月,县师训教研中心要派员到我校审核材料、认定学分。
学校将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交到县师训教研中心师训部登记校本研修学分,县局审核后,统一报市局核定验印,录入学分管理系统。
(三)校本研修报告册认定程序1.教师选题申请。
(1)根据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目标,自拟课题名称。
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
(2)申请教师要在每年3月份填写校本研修主题研修方案并上报学科教研组。
(3)申请教师每年只需申请一项校本研修任务(课堂教学类和教育活动类二选一)。
(4)校本研修报告册申请者为一人。
2.评审立项。
(1)立项申请的初审由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学科教研组负责,主要审核研究内容是否属于校本研修领域,申请材料形式是否符合规范等。
(2)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立项申请进行复审。
(3)立项申请经评审后,报送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审批,确定立项。
(4)课题立项以立项批准书上的名称为准,实施研究,如不愿调整,立项申请人可书面向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放弃立项。
3.过程管理(1)研究周期:校本研修报告册每年3月底前为申报立项阶段,5--11月中旬为研究阶段,12月上旬前完成总结提升,12月中旬为结题评审阶段。
校本研修报告册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能延期。
(2)研修活动:报告中所有项目都要围绕研修主题展开,研究要严谨,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
研修报告册中的研修过程记录要真实,必须在教研组内组织和实施的,要切实发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真正完成听评课记录和反思式教学案例,学科教研组要有此项活动的记录。
如果没有组织研修活动而编撰的听评课记录和反思式教学案例将不予认定。
(3)阶段要求:研修报告册要按照研修活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阶段任,要做好统筹安排,切忌临时抱佛脚。
本办法自二0一四年十月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