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物质】1、物体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 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 带正电, 带负电。
原子模式类似于 。
2、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或含有分子的多少)。
3、质量的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t 、kg 、g 、mg 1t =103 Kg 1Kg =103g 1g=103mg 。
4、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150 、一头大像约 6 、 一只鸡约25、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 的一种基本属性。
6、质量的称量用 ,左物右码时m=砝码 游码,右物左码时:m=砝码 游码。
7、当砝码缺损时称量结果偏 ,当砝码沾有杂质时结果偏8、质量的求法m= = =【知识点二:密度】 1、密度定义: 叫做密度。
2、公式:V m ρ= 变形:m=ρv ρm V = 3、单位: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1.0×103kg/m 3= g/cm 3 物理意义: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换算1g/cm3= t/m3Kg/L单位换算:长度的相邻进率为一次方,面积的相邻进率为二次方,体积的相邻进率为三次方。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状态的同种物质密度,m与V成正比;物体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
5、比较密度的方法(1)利用图像:越靠近轴代表密度越大;通过坐标直接计算密度来比较(2)利用浮沉关系:上浮ρ物ρ液悬浮ρ物ρ液下沉ρ物ρ液【知识点三:测量密度】1、测体积——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体积;间接测量体积(排水法、针压法、悬挂法等)2、特殊物质体积测量(1)易溶于水的物质(如药物颗粒等)测体积时,用细铁砂代替水的作用。
先将细铁砂放入量筒测出体积V1,将药物颗粒放入装有细铁砂的量筒充分搅拌均匀后测出体积V2,则药物颗粒的体积为 。
3、固体密度测量——排液法(1)当ρ物>ρ液时,如石头○1用天平测出小石子质量m ;○2石子放入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 1;○3石子放入后量筒中水的体积v 2 ○4小石子密度ρ=12V V m 。
(2)当ρ物<ρ液时 如木头,为使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可使用法或 法。
○1用天平测出木块质量m ; ○2用细绳将一重物挂在木块下面,先只将重物放入水中测出体积v 1;○3再将木块和重物一起放入水中测出体积v 2 ○4木块体积v= ; ○5木块密度ρ= 。
4、测液体密度(倒出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 。
5、密度的特殊测法(1)只用天平测固体密度器材:天平、溢水杯、烧杯、水 ρ水已知 原理:等体积法V 溢水=V固步骤:①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1 ② 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 2③将固体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④称出溢出水的质量m 3 ⑤求出溢出水的体积V ⑥求密度(2)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器材:塑料小盒子、量筒(量筒)、水G 玻璃=ρ液gV 排。
原理:漂浮时F 浮=G 浸没时V 排=V 物步骤:①用量杯装适量的水,并将小盒子轻轻放在水面上,使其漂浮,记下此时的示数V 1;②将物体放入小盒子,让其继续漂浮,记下此时的示数V 2;③ 将小盒子中的物体全部倒入量杯中,记下此时的示数V 3。
④ 求密度 水水浮ρρρ131213)1213(g g g V V V V V V g V V V V F V G--=--=-== (3)用测力计测固体密度(ρ物>ρ液)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浸没时V 排=V 物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G ;②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拉力F 。
③求密度 231231m m m m m m -=-=水水ρρρ水水ρρρF G G g F G V -=-==g G g G(5)只用天平测液体密度器材:天平、烧杯、水 ρ水已知 原理:等体积法V溢水=V 固 =V 杯步骤:(1)测出空瓶质量m 1(2)测出装满水的杯子的质量m 2(3)测出装满液体的杯子质量m 3(4)求密度水水ρρρ12131213m m m m m m m m --=--= 【知识点四:密度的应用】1、主要应用⑴鉴别物质种类: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种类。
⑵求质量:对不便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可测出体积,再用公式m =ρV 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对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可测出质量,再用公式V = 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物体空心或实心。
(1)先求实心部分体积材料总实ρm V = (2)求空心体积V 空=V-V 实2、求比值因m=ρv , 故212121V V m m ⋅=ρρ; 1221212121V V m m V V m m ⋅==ρρ; 故1221212121ρρρρ⋅==m m m m V V 3、求平均密度:2121m m V V m V ρ++==总总(1)等体积的不同物质混合 22m m 21212121ρρρρ+=+=++==V V V V V m V 总总(2)等质量的不通物质混合 21212121212m 2m m ρρρρρρ+=+=++==m m V V m V ρ总总 4、密度计算中应注意的典型情况(1)质量不变问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2)体积不变问题,瓶子装满不同液体(3)密度不变问题,如样品问题。
5、密度与温度(1)物质的通性:(2)水的特性: , ℃时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 。
【针对训练】1、质量为1.5×105g 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牛B.一只鸡C.一本书D.一头大象2、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30dm3B.60 dm3C.100 dm3 D.120 dm3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cm3,液体的密度是kg/m3.4、黄河水”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A.35g B.3.5g C.3.5×10-1g D.3.5×10-2g5、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某单位需要横截面积是5毫米2的铜线2500米,需购买这种铜线千克。
6、国家标准打印纸为每包500张,小丽同学家里新买一包打印纸,她想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测出了打印纸的长和宽分别为29cm和21cm,总厚度为5cm,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累积法算出一张纸的厚度为cm(外包装厚度忽略不计).在测量过程中,他发现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她以为这就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帮小丽算出打印纸的密度为g/cm3.7、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 5:2B. 2:5C. 5:4D.4:59、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 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 g/cm 3.(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 10、老师讲了“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14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14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____g ,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 3,则柑橘的密度为__________kg /m 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____ (选填 “偏大”或“偏小”),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
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11、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甲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为151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体积为________ cm3,密度为kg/m3.13、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 0.16mg / cm3,“0.16mg / 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____g。
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 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_______N。
(g取10N/ kg)14、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西岭雪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2)小王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m= kg.(3)接着他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矿石;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往量筒中加了100ml水,然后往烧杯中加,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3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 kg/m3.15、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