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典历史神话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历史神话故事精选5篇

中国经典历史神话故事精选5篇历史神话故事精选篇1听人家说,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

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

他从小喜欢学画,但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教师,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

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教师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能够吗?”教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样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一天用心苦练。

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

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

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

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

他的窑洞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

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

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

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明白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

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先是个梦呢!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喊喊喳喳地唱起歌来。

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

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大财主的耳朵。

这财主,就派两个家了来把他抓去,逼他画画。

马良年纪虽小,却生来是个硬性子。

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任凭财主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个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

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马厩里,也不给他饭吃。

傍晚,雪纷纷扬扬地落着,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

财主想,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也准冻死了。

他走过马厩门口,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

他觉得奇怪,凑近眼去,往门缝里一张,啊!马良不但没有死,而且还烧起了一个大火炉,一面烤着火,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财主明白,这火炉和饼子,必须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要他们把马良杀死,夺下那支神笔。

十多个凶猛的家丁,冲进了马厩,却不见马良,只见东面墙壁上,靠着一架梯子。

马良趁着天黑,攀上这梯子,走了。

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没爬上三步,就摔下来了。

原先,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历史神话故事精选篇2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管它叫“年”。

“年”长得硕大无比,而且生性凶残。

只要谁惹恼了它,它必须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给吃掉。

同时,“年”也很懒,它喜欢睡大觉,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当它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总是感觉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

这时候,它就下山来到村子里,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就连那些住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等肚子填饱以后,它才会满意地一摇一摆地走回家去继续睡大觉,然后在下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后醒来,继续下山找东西吃。

就这样,这只“年”兽,年复一年地来到村子里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阿宝住的村子年年都被“年”兽袭击,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就在上一次“年”下山的时候全被吃掉了,所以阿宝个性痛恨这只凶残的野兽。

这年除夕,阿宝村里的人们扶老携幼上山躲避“年”兽。

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向拖到了地上。

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去关照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呢?人们只是匆忙地看那老人一眼,就赶紧离开了。

当老人走到阿宝家的时候,阿宝从屋子里走出来,给了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跟随大家上山躲避“年”兽。

没想到乞讨老人听后,捋着他的胡须,笑眯眯地说:“小兄弟,你能让我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借宿一晚吗?”阿宝吃惊地望着这位乞讨老人,说:“老人家,难道你不明白这天晚上可怕的‘年’兽要来吗?此刻大家都携老带小,打点好行装到深山里避难去了,你也就应跟着他们一齐去。

”那位乞讨的老人听后,只是微笑,什么也不说。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进来吧。

”阿宝对老人说道。

“谢谢你,好心的年轻人,有我在,今晚你什么都不用怕了。

”说着,老人从肩上放下袋囊,又从里边抽出两张长长的红纸,“来,你把这两张红纸贴在门上。

”阿宝不明白这两张红纸有什么用,于是就问:“贴这两张红纸做什么呀?”乞讨老人捏着胡子,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说:“你只管贴上去就行了,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阿宝按照老人的吩咐将两张红纸对称地贴在了门的两边,然后搀扶着那位乞讨老人进了屋子。

“我那里还有两支蜡烛,一会儿天黑了你就把它们点燃吧。

”老人递给阿宝的是两支红色的蜡烛。

阿宝接过那两支红色的蜡烛,又问:“我家里也有蜡烛,可不是红色的,为什么你要我今晚点它们呢?”乞讨老人微笑着又指了指院子里堆放的那些竹子:“好心的年轻人,我感觉有些冷,不如把那些竹子烧起来给我取个暖吧。

”老实的阿宝这次并没有多想,他立刻就动手生起火来。

天色渐渐黑下来,“年”从深山里蹿了出来,它大摇大摆地走进村子,东看看,西瞧瞧,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只堆着一些芝麻秆,街上一个人影儿也没有。

“怎样今年这村子连一个人也没有?”“年”皱起了眉头。

在村子里转悠了大半个晚上,“年”一无所获,于是只好去啃那些芝麻秆充饥。

它大口地嚼着那些干巴巴的芝麻秆,心里一点也不高兴。

这时,它突然闻到了风中夹杂着的一股鲜美的人肉味:“哇,真香!嘿嘿,看来今晚我还能够尝尝鲜,此刻我要找到这个人,然后好好地饱餐一顿。

”想着那些鲜美的人肉,“年”的口水就滴答滴答地流个不停,人肉可比那些芝麻秆可口多了。

馋嘴的“年”在村子里东闻闻、西嗅嗅,最后,它惊喜地发现味道是从阿宝家里飘出来的。

于是它飞奔着朝阿宝家扑去,但它才刚蹿到门口,就突然停了下来。

“这户人家可真奇怪,他家门上贴的那两张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看得我头晕晕的。

”“年”向后倒退了一步。

之后,它透过院墙看见屋子里闪烁着两点红光,那红光一跳一跳的,就像一只怪兽的眼睛,“年”浑身一颤,发出一声怪叫:“哎呀,那是什么怪物呀!眼睛发着红光一眨一眨的,个头比我还大呢!”原先“年”错把点着红蜡烛的房子看成了比它还大的怪兽。

就在这个时候,院内又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起来,再也不敢往前凑了。

它转身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妈呀,怪兽发怒了,太可怕了!怪兽来啦,怪兽来啦!”不一会儿,“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乞讨老人和阿宝看见“年”惊慌失色逃跑的模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这只吃人的野兽竟然会害怕红色和炸响声。

但是,老人家,你是怎样明白它的这个弱点的呢?”阿宝问乞讨老人。

“年轻人,”老人乐呵呵地笑着,“我是天上的神仙,这次我是专门下凡来帮忙你们对付‘年’的。

此刻这只野兽已经被吓跑了,你们以后每年都用这个方法来驱赶它,然后开开心心地过个快乐除夕吧!”说完,老人化做一股青烟,不见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阿宝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向大家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话。

大家一齐拥向阿宝家,只见他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啪”炸响,屋内两支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历史神话故事精选篇3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齐,药物和百花开在一齐,哪些粮食能够吃,哪些草药能够治病,谁也分不清。

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

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

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

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

神农立刻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

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向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

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之后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那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

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样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

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样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

之后,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

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

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传说,之后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

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

为了在那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

之后,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