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阅读《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这本书,使得我认识到教育儿童要多方面发展,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和充满快乐,下面是几点建议:
(1)品尝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不要乱吃不卫生的食物,有充足的运动,并且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来让他学会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将来才会有能力去创造未来。
(2)当孩子向家长讲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要有耐心地听他讲完,和他分享快乐。
不开心的事就要跟他分析原因,因为小孩都会认为什么事都是自己对的,所以首先要他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错。
(3)要多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和书写,多阅读图书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让孩子拿笔,时间长了他就会想出写什么画什么,用笔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要有一颗宽阔的新,让他感到和别人做朋友是很开心的事,高兴与有趣的事都和大家分享。
通过以上几点,认识到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就能有致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培正幼儿园大2班谭学睿家长
本人从婚前婚后,乃至孕育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满怀着虔诚的心学习如何去与孩子相处,去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过程向有经验的前辈讨教,也翻阅了许多书籍,家长教育孩子从中综合出来的经验,在此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见笑了。
《指南》是一种规范,但我更加认同因材施教,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每个孩子他来自不同的家庭,他有他的成长环境。
实际上,家庭环境跟社会环境及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比较,个人认为前者更加重要(对孩子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很多的父母都是白天辛苦地在外面工作,晚上很晚才回家的,那些母亲全职照顾孩子或者工作时间有弹性可以随时照顾孩子也毕竟是少数。
谁都想做个好妈妈,谁都想亲力亲为地为孩子的成长造就美好的环境……
更多的孩子他/她除了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回到家也可能面对的就是爷爷、奶奶、公公、外婆,或者姑妈、姑丈、叔叔、阿姨,甚至表哥、表姐、堂哥等等。
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人也是孩子的家长。
因为这些长辈的言谈举止随时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也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
如果孩子在家庭的成长环境是良好的,大人都是有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当然是好的。
反之,单靠妈妈或者爸爸妈妈去引导、教育,家里的其他人反向影响。
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是无所适从,甚至学好的难,学坏的易。
父母再优秀,素质再高,无可避免孩子不会
出问题。
首先,情绪影响,家庭氛围影响。
孩子的家里如果经常发生争吵,老前辈或者其他长辈脾气暴戾,粗口连篇,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将自己的情绪迁怒孩子,随意苛责,辱骂孩子,让孩子整天处在恐惧当中。
作为母亲,他如何去跟孩子解释及引导呢?
第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但在家里,长辈过分包办一切,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或错误引导。
第三、家里长辈不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撒谎成性。
孩子往往知道撒谎是不对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身边有一个亲密相处的长辈的过渡爱撒谎的人,孩子自然而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变成慢慢无法认知正确的行为规范,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四、不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喜欢用自己的意识和想法加诸于孩子,例如孩子画画的时候提供示范画,手把手地教,孩子画了自己的作品后又修正等等。
第五、父母引导教育孩子的时候,激励同时出现不同的声音,让孩子混淆教育理念,分不清是非。
本人非常认同“重视家园共育”。
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父母、家庭、和长辈都必须注意和重视的。
建议将《指南》普及实处,除了父母受教育,实际上如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人都要接受再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比养育更重要。
培正幼儿园小5班叶启宏妈妈
学习《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有感阅读了《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一遍又一遍,使得我了解到幼儿园的发展和学习可以多个领域,有健康、社会、语言、艺术、科学等等……其中使我有深刻影响的部分是《指南》里面学习与发展的目标部分,是对幼儿几个年龄阶段的教育,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
然而从中也使身为家长的我们得到了不少良益,心得体会。
孩子是家庭的洗碗个,祖国的未来,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指南》使我有所领悟,作为架站过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例如在平时的教育中,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绩,相反孩子的成绩有所下降时更应有足够的耐性去关心、鼓励,使得孩子更有信心、自信和开朗。
这个《指南》中有参照的标准,值得我们去学习,理解和操作。
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为孩子的未来,为了让自己成为称职优秀的家长,让孩子自信,自立,自强,让我们的孩子科学成长,必须要学习《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
培正幼儿园大5班沈诺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