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参考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供参考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编制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建设规模 (1)1.3建设内容 (1)1.4项目总投资 (2)1.5资金筹措 (2)1.6建设期限 (3)1.7项目效益 (3)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4)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2.1项目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2.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10)第三章建设单位概况 (12)3.1建设单位科技优势 (12)3.2建设单位人才优势 (13)3.3建设单位管理和设备使用情况 (13)第四章市场预测与产品方案 (15)4.1市场预测 (15)4.2产品及营销方案 (16)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7)5.1项目选址 (17)5.2项目建设条件 (17)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1)6.1建设内容与规模 (21)6.2技术措施和路线 (22)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等筹措方案 (24)7.1投资估算的依据 (24)7.2投资构成 (24)7.3资金来源 (24)7.4资金运用 (24)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25)第九章项目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6)9.1项目建设期限 (26)9.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26)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7)10.1项目组织管理 (27)10.2项目建成后生产管理和形式 (27)10.3生产岗位人员设臵 (28)10.4人员技术培训 (28)10.5劳动安全保护与工业卫生 (28)第十二章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30)12.1财务评价 (30)12.2效益分析 (32)第十三章结论 (35)附表:附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费估算表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费估算表附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7: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8:农业综合开发效益估算表(二0一一年度)附表9: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二0一一年度)附件:附件1: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2:土地使用证明复印件附件3:松粳9号、松粳12号品种权证书附件4:松粳9、10、11、12、13、松粳香1号品种说明书附件5:拟扩繁品种的省级以上审定证书彩色复印件及品质分析化验单附件6: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五常综合实验站任务书附件7:单位基本帐户开户行出具的资信等级证明附件8:单位基本帐户开户行出具的存款证明附件9:事业单位2009年度财务报表附件10:现有固定资产明细附图:附图1: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内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位臵图附图2:“松粳号”原原种基地现状图附图3:“松粳号”原原种基地规划图附图4:“松粳号”原原种基地生产布局图附图5:拟建工程平面图、剖面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1.1.2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1.1.4法人代表:张广柱1.1.5技术负责人:牟凤臣1.1.6项目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1.1.7建设地点: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1.2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化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15公顷,建立原种扩繁基地100公顷;年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原原种2.5万公斤,原种60万公斤;建设成黑龙江省南部检验加工仓储设施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集科研,原原种、原种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原原种生产基地。

1.3建设内容1.3.1基础设施建设(1)永久性育秧大棚:建设面积1500 m2,用于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育秧,保证秧苗素质。

(2)混凝土晒场:建设面积4000 m2,用于水稻原原种晾晒。

(3)种子检验室改造:对现有160 m2种子检验室进行修缮和改造,确保水稻原原种、原种质量。

(4)考种室、挂藏室:建设面积600平方米。

1.3.2田间工程建设(1)混凝土灌溉水渠:干渠1200m、支渠2400m。

(2)田间道路修缮:铺设砂石干路1000m,田间步道2500 m (3)土壤改良:改良原原种、原种繁殖田15公顷。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增施农家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改良土壤环境,增强水稻原原种、原种生产的抗灾能力和稳产机制,确保优质水稻原原种、原种质量和数量。

1.3.3辅助设施建设(1)原原种扩繁基地围栏建设,1000延长米。

(2)变压器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1.3.4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机械: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作业机械1套;插秧机1台。

1.3.5检验仪器设备(1)、植物冠层分析仪(2)、土壤养分速测仪(3)、鼓风干燥箱(4)、水稻茎杆强度分析仪1.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180万元。

1.5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100万元,省财政匹配资金5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30万元。

1.6建设期限项目批复后,建设期限1年1.7项目效益1.7.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松粳9号、松粳10号、松粳11号、松粳12号、松粳13号、松粳香1号等“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2.5万公斤;扩繁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每公斤原种以销售价格4.0元计算,年销售收入240万元,销售利润106万元,营业利润87万元。

1.7.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生产提供“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 2.5万公斤,扩繁“松粳号”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年可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1500万公斤,以销售利润0.5元/公斤计算,可创社会效益750万元;同时可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面积30万公顷,按公顷增产稻谷450公斤,每公斤稻谷1.90元计算,“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年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年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增加社会效益1.8亿元人民币,三项合计增加社会效益4.44亿元人民币。

同时能够带动黑龙江省南部及吉林北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1.7.3生态效益“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对提高稻米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等优势,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降低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同时由于优质水稻品种和优良栽培模式的大面积示范推广,给精米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稻谷原料,提高了该品种适宜区域内稻米的整体品质和市场价格,增强了产品知名度,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该区域稻米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奠定了基础。

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

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原原种基地每年生产2.5万公斤“松粳号”优质水稻原原种,扩繁“松粳号”优质水稻原种60万公斤,销售收入240万元,实现利润58.3万元。

种子部门利用60万公斤原种,年可生产“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1500万公斤,以销售利润0.5元/公斤计算,可创社会效益750万元;同时可带动适宜区域稻农种植“松粳号”优质水稻良种面积30万公顷,按公顷增产稻谷450公斤,每公斤稻谷按1.90元计算,“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可为农民年增收2.565亿元人民币;30万公顷“松粳号”优质水稻,年生产优质稻谷180万吨,每吨优质稻谷增收100元,增加社会效益1.8亿元人民币,三项合计增加社会效益4.44亿元人民币。

水稻种子质量标准按GB-4404.1-1996的规定执行,其中:原原种生产纯度达到100%,种子水分不超过14.5%,出苗率85%以上,净度99.9%以上,无任何检疫对象,加工后实行精量包装,统一标识,专库贮藏,专人管理。

原种生产纯度达到99.9%,种子水分不超过14.5%,出苗率85%以上,净度98%以上,无任何检疫对象,加工后实行精量包装,统一标识,专库贮藏,专人管理。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背景我国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年产稻谷近2亿吨,是世界稻谷第一产量大国。

黑龙江省稻作区就全国稻区而言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就北方稻区而言有其广泛的代表性。

北方粳稻以其品质好、商品性好等优点倍受青睐。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稻谷优质优价,以及国家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使得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生产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受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的限制,水稻的单产水平一直不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是今后发展水稻的着眼点。

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科技提升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水稻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规模,现有的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优质稻米品种的市场需求,如何使优质水稻品种的原原种、原种能够标准化规模生产,满足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主要辐射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区以及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区域,辐射面积65万公顷左右,黑龙江省的第一、第二积温区又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黑龙江省最早发展优质稻米和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实施优质优价的稻区,该区域是黑龙江省种稻历史较早,栽培水平较高的优质米水稻最重点产区,其中“五常大米”,“响水大米”以其米质优,食味好,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目前生产上却出现了品种退化混杂现象,直接影响到优质大米的高品质生产。

因此,加强“松粳号”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尤为重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该项目建设是缓解我国水稻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粮食安全实际就是稻米安全。

稻米和小麦是我国居民主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比小麦高,所以说稻米安全了粮食也就安全了。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高低对国家粮食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水稻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第二位,并且全世界多数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均以大米作为主食,尤其是我国粮食能否自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

全国粳稻的重点产区在东北,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占50%以上。

据统计,全国60%以上的人口是以大米为主食,2009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4.45亿亩,总产为1.96亿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