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评价(噪音污染&光污染)
环境评价(噪音污染&光污染)
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
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 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 它系统带来危害。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 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长期在高噪声 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 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 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此外,噪声对视觉器官、 内分泌机能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等方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在高噪声 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一般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减 弱,诱发一些疾病,但也和个人的体质因素有关,不可一概而论。
光污染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 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声污染与水污染、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 物理上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环保的角度 上,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 为噪声。 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 体、气体)中进行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为空气声。一般情况 下,人耳可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称为可听声;低于 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我们所听到声 音的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高频声听起来尖锐,而低频声 给人的感觉较为沉闷。声音的大小是由声音的强弱决定的。从物理 学的观点来看,噪声是由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声音杂乱、无 规律的组合而成;乐音则是和谐的声音。 判断一个声音是否属于噪声,仅从物理学角度判断是不够的, 主观上的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美妙的音乐对正在欣 赏音乐的人来说是乐音,但对于正在学习、休息或集中精力思考问 题的人可能是一种噪声。即使同一种声音,当人处于不同状态、不 同心情时,对声音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判断,此时声音可能成为噪 声或乐音。因此,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无法忍受:150dB~130dB 感到疼痛:130dB~110dB 很吵:110dB~70dB 较静:70dB~50dB 安静:50dB~30dB 极静:30dB~10dB 无 ★ 20~40分贝相当于轻声说话。 ★ 40~60分贝相当于室内谈话。 ★ 60~70分贝有损神经。 ★ 70~90分贝很吵。长期在这 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人 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 ★ 90~10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 ★ 100~120分贝使人难以忍受, 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
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 包括机动车辆、船舶、地铁、火车、飞机 等发出的噪声。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 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工业噪音: 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业噪声的 声级一般较高,对工人及周围居民带来较大的影响。 建筑噪声: 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建筑噪 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 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 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虽然不高,但由于 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使人们在休息时得不到 安静,尤为让人烦恼,极易引起邻里纠纷。 家庭生活噪声污染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 蔡博文
城市环境污染的概念
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 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 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 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 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 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城市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的内容全面性
2、污染的范围广泛性 3、污染的时间长期性 4、污染的危害严重性
空气污染 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仍为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和烟尘 水域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种类有:有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污染物; 植物营养污染物;病源微生物;放射性污染物等。我国城市及其附近河流仍以有机 污染为主,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固体废物污染 包括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噪声污染 我国多数城市的噪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 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防 治 噪 声 污 染 的 一 些 办 法
①声在传播中的能量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的,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 达到降噪的目的。 ②声的辐射一般有指向性,处在与声源距离相 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声强度也就不 同。不过多数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 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强。因此, 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包括改变声源的发射方 向)是降低噪声尤其是高频噪声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 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 挡噪声的传播。 ④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 声能转变为热能等。 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的城市防噪声规划。 此外,对于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采取隔振措施, 以减弱噪声的传播。
噪声对动物的影响
噪声能对动物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内脏器官及中枢神经系 统造成病理性变化。噪声对动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失 去行为控制能力,出现烦躁不安、失去常态等现象,强噪声会引起 动物死亡。鸟类在噪声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产卵率等。
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实验研究表明,特强噪声会损伤仪器设备,甚至使仪器设备失效。 噪声对仪器设备的影响与噪声强度、频率以及仪器设备本身的结构与安 装方式等因素有关。当噪声级超过150dB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 晶体管等元件。当特强噪声作用于火箭、宇航器等机械结构时,由于受 声频交变负载的反复作用,会使材料产生疲劳现象而断裂,这种现象叫 做声疲劳。 一般的噪声对建筑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噪声级超过140dB时, 对轻型建筑开始有破坏作用。例如,当超声速飞机在低空掠过时,在飞 机头部和尾部会产生压力和密度突变,经地面反射后形成N形冲击波, 传到地面时听起来像爆炸声,这种特殊的噪声叫做轰声。在轰声的作用 下,建筑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出现门窗损伤、玻璃破碎、墙壁 开裂、抹灰震落、烟囱倒塌等现象。由于轰声衰减较慢,因此传播较远, 影响范围较广。此外,在建筑物附近使用空气锤、打桩或爆破,也会导 致建筑物的损伤。
噪音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噪音环境中癌细胞的 生长速度会减慢。这一发现可能将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佛莱堡医学院肿瘤 科在海德堡德国音乐疗法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成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实验。科学家 们将试验皿中培养的肺癌细胞置于微型扬声器发出一定规律声音的环境中,结果发现, 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条件下慢了20%。为了验证试验的可靠性,科学家们还通过 使扬声器不发出声音而只是借助其磁场,对另一组试验皿中的癌细胞进行影响,实验 表明,这一组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没有减慢。通过实验科学家们还发现,能抑制癌细 胞生长速度的并不是含有某种意义的音乐,而是“拥有一定音色、音量、速度、声脉 冲和时间间隔的普通声音”.目前,德国有关的科学家也在考虑进行利用可控声音刺激 法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大规模实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的价值。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温度计,能够利用噪音测量温度。发表在最新 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这种仪器能够在室温和摄氏-272.15度之间 进行准确的测量。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中间隔有一段氧化铝的两层铝制成了这种温 度计。对仪器施以电压,产生的电子穿过中间的隔层,从而形成了电流。电压磁场和 噪音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磁差,在电流中是根据温度改变的。因此,只要知道所加 的电压,这个被称为采集噪音温度(SNT)的仪器就能够测出温度。研究人员说, SNT在摄氏-272.15度时能精确到千分之一,精确度是现在用于测量接近绝对零度的温 度计的5倍。这个新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原始温度计:不需要外部校准。这 是因为电压、噪音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只依赖于最基本的物理恒量。此外,这个仪器的 准确测温范围还比其它温度计大得多。因此研究人员说,他们研制的SNT“可能比现在 常用的直接温度计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 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 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 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但是,如果人们长 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 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若 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 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 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有研究表明,噪声污染是引起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 外,听力的损伤也与生活的环境及从事的职业有关,如农村老年性 耳聋发病率较城市为低,纺织厂工人、锻工及铁匠与同龄人相比听 力损伤更多。
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睡眠影响极大,人即使在睡眠中,听觉也要承受噪 声的刺激。噪声会导致多梦、易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等,突然的噪声 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突出。噪声会干扰人的谈话、工作和学习。实验表 明,当人受到突然而至的噪声一次干扰,就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 据统计,噪声会使劳动生产率降低10~50%,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 率上升。由此可见,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容易疲 劳,工作效率下降,差错率上升。噪声还会掩蔽安全信号,如报警信 号和车辆行驶信号等,以致造成事故。
噪音的分类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气体扰动产 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 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音。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400Hz的低频噪声 、 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 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音等。 噪声有自然现象引起的(见自然界噪声),有人 为造成的。故也分为自然噪声和人造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