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篱后面的父亲》1.贫苦的出身养成了父亲极度节俭的习惯(1分);童年时,父亲让我和两个哥哥自己打零工挣零花钱(1分);乘长途车回家,车站离家远,可父亲从没接过我们(1分);父亲其实总是站在树篱后面注视“我”平安回家(1分)。
2.父亲始终关心“我”,他的爱陪伴着“我”,(1分)如果有天堂,他会像生前一样,在山坡上种上树篱(1分),站在树篱后(1分),引领着“我”注视着“我”(1分)。
3.(1)“似乎”是好像的意思,表明这是“我”的感觉,也许并非事实。
(2分)(2)“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速度很快,动作很轻,表现了父亲不想让女儿察觉自己关心的心理。
(2分)4.动作描写(1分)、语言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当时是故意摆出来给女儿看的,表现了父亲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在树篱后面守候女儿平安回家的心理。
(1分)5.父亲(节俭)严厉(1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1分),爱孩子(1分),但总是默默关心孩子不让孩子察觉(1分)。
二、《韭菜饺子》1.为了儿子随口说出想吃韭菜馅饺子的一句话,父母包饺子一夜未眠。
(2分)2.①线索②暗示文章中心,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共3分)3.细心,体贴,为孩子着想,不辞辛劳,甘心付出,关爱孩子。
(答出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4.①因父母默默付出、无私的关爱而感动②为自己不能长时间陪在父母身边而感到愧疚③因父母整夜未眠为自己包饺子付出的辛劳而感到心疼(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5.答题要点: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经历(1分)能围绕父母(亲人)关爱孩子或孩子理解父母(亲人)来谈感受(2分)。
(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三、《第一条红领巾》1、.第一条红领巾(2分)。
2、.“我”第一次没有得到红领巾——回忆“我”渴望得到红领巾——回忆“我”因没有红领巾而不愿去照相——回忆奶奶为我做的第一条红领巾——回忆“我”戴上奶奶做的红领巾照相——回忆“我”戴上真正的第一条红领巾。
(满分4分,答对其中4条即可得满分)3、比喻。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
(3分)4、.“我”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1分);成绩好(1分)、为人诚实(1分)、自尊心强(1分)、荣誉感强(1分)。
5、(开放题。
既可肯定,亦可否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1.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意近即可)②有意蕴,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
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
(共2分,答对一点得1分).2.线索一:→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也拦腰截断)线索二:→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
(每空1分,意近即可)3.示例: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
“团团簇簇”写出了槐花开得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
(指出其中一处的修辞,并能结合内容或情感作答即可。
修辞1分,内容或情感1分)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
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定的意思,体现了我不知道回故乡是否会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
(每词1分,意近即可)4.①对槐树经受磨难重获生机的敬佩(或感动)之情;②对自己因伤痛一蹶不振的羞愧(或自责)之情;③受槐树的启迪幡然醒悟的振奋(或喜悦)之情。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5.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同时,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
(意近即可,3分)五、《克隆快乐》1(2分。
每框1分,字数不超15字意思对即可)孩子们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表达不凡的心声2.(3分,意思对即可)杰作是指我非常满意的学生作文(1分,意思对即可),要表现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遭受毒打的痛苦表情和悲惨死去的场面(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看到学生作文时产生了很多自己难以解释的疑惑,又渴望找到答案(1分,意思对即可)(2)使用“凝固”一词,语含比拟(1分),表明孩子们美丽的心灵十分可贵,劝诫人们要珍惜,不要扼杀、伤害。
(1分,意思对即可)4. (3分)孩子们希望和苦难中的凡卡共享自己的快乐,使他不再痛苦。
5. (3分)开放性题。
符合原文大意,不超过60字即可,有创意给满分示例:同学们,你们的解读富有创意,作文和发言表明你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们温暖了凡卡,更感动了老师,我为你们骄傲和自豪!六、《摘棉花》1.(4分)回忆上初中时,跟表姐摘棉花;梦里摘棉花;表姐和庄稼把式们嘲笑我摘棉花的丑态;带学生欣赏画作,赞棉花。
2.(4分)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1分),如“左右开弓、轻轻一抠”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姐摘棉花动作的娴熟、轻巧、利落(2分)。
3(4分)“饱饱”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棉花以人的情态(1分),形象地写出了棉桃的饱满(1分),传达出作者对棉花的喜爱(1分);运用了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4. (3分) 这句话写出了棉花的朴实和对人类的贡献,这是对棉花的赞美。
(大意对即可)七、《每个人心里一亩田》1.(3分)田在文中比喻为心灵空间,文题指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3分)示例:“细细地打量,踟蹰不前”,人们对花何其喜爱,父亲的花不仅浪漫了自己的心田,也灿烂了他人的心田。
3.(3分)反衬父亲对花的珍惜,表现父亲种花是为了收获快乐、幸福,也表现了父亲的善良、宽容、热爱生活。
4.(4分)种什么(1分,内容要求积极向上),理由表述。
(3分,理由充分,表达清楚。
)5、每个人对待人生,都应心怀希望,心中有爱,宽容、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快乐、幸福,这才是有价值的人。
八《没有发芽的种子》1、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
(2分)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
(2分)(说明:每点2分,第①点只答“没有种完”或“遗忘”给1分)2、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2分)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
(2分)(说明:只答“铺垫”,没有具体说明只给1分)3、⑴“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
(2分)⑵“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2分)4、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说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5、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
(2分)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
(2分)九、《一双皮鞋的秘密?1.(3分)想要皮鞋——(卖葱得鞋)——(发现鞋假)——(揭秘假鞋)(跟小说情节后三个部分对应,意对即可。
每空1分,意思错或超字数不给分。
)2.(3分)B3.(2分)①爸爸的心理:对于“我”帮助拉车,担心“我”半途而废,期待“我”坚持到底;②“我”的心理: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买鞋的强烈渴望(意对即可,每人的心理1分。
)4、.(3分)共有三个秘密:①“我”的秘密:知道了皮鞋是革的而没有告诉爸妈。
②妈妈的秘密:从爸爸那儿知道皮鞋是革的,却替爸爸掩饰而没有告诉“我”。
③爸爸的秘密:捐钱救助病危老人,然后买了假皮鞋。
(每一点1分,语言简洁,意对即可。
)5、.(2分)①那双鞋见证了“我”和爸爸卖葱买鞋的辛苦过程。
②那双鞋让“我”懂得了做人的艰难:要想获得,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③对父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爸爸虽然尽力满足了“我”少时虚荣的愿望,但不忘对“我”进行做人的教育。
(每点1分,答出两条即可;结合原文分析,意对即可。
)6、(3分)①爸爸是一个吃苦耐劳、寓教于行、淳朴善良、无私助人的普通的农民。
②刨葱卖葱,可见爸爸的吃苦耐劳精神;带“我”一起去卖葱买鞋,体现了对“我”的爱,同时,用具体的事情对“我”进行教育;伸援手帮助路遇的垂危病人,体现了爸爸无私助人的高贵品质。
(概述品质1分,答出两点即可;对应分析2分,一点1分。
意对即可。
) 十《榕树下的瘦女人》1.答案: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结尾的景物描写照应开头,衬托了人物悲戚的心情。
评分:开头和结尾各2分,共4分。
2答案:①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
②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
③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④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
⑤那枯井似的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能指出她分不清“我”和骗子不是一个人也可)评分:答出一处2分,共6分。
答出任意三处即可得满分。
3答案:瘦弱、贫困,而又单纯、善良。
评分:每个要点1分。
共4分。
意思接近即可。
4.答案:对瘦女人生活的处境深表同情,也为社会风气的败坏感到悲哀和愤懑。
十一、《竹篾》1. 修辞手法:比喻。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篾的情形,突出了竹篾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
(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满分3分)2. 要点: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
(每点1分,满分3分)3. 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
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
(性格特点2分,描写人物的方法1分,满分3分)4. 不好。
因为最后两段:①在结构上照应前文;②在内容上表现“我”的反思与自责,突出中心;在表达效果上,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每点1分,满分3分)5. 要点: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每点1分,满分2分)十二、《雪一化就有路了》1.(3分)胆怯怀疑怀疑动摇平静释然2.(3分)这里是指搬弄是非、给|“我”造成心灵伤害的人,但也是可以原谅的人。
3.(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4.示例一:夜深了,大雪慢慢地停了下来。
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
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示例二:雪慢慢地小了,雪片儿像春天的落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
5.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充满阳光的心灵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十三、《罗圈腿的小狗》1.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3分,意思对即可)2.“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