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工作项目 1.4工期要求 1.5对外交通条件1.6本工程施工中重点、难点及对策措施 第二章 施工总布置2.1布置依据 2.2布置原则 2.3施工临建布置 2.4施工交通2.5施工用水 2.6施工用电2.6.1 施工供电 2.6.2 防雷及接地 2.6.3 施工安全用电 2.7施工排水 2.8通讯 2.9仓库系统2.10生活、办公设施场地规划 2.11其它施工辅助设施 2.12砂石料加工 2.13混凝土拌和系统 第三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3.1编制原则3.2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 3.3 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章 施工组织管理4.1 施工组织管理系统 4.2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 4.3 各部门职责4.4进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 4.5进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第五章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工程 5.1概况5.1.1 工程概况 5.1.2 施工顺序 5.2施工测量 5.2.1平面控制 5.2.2高程控制 5.2.3施工测量放样 5.3土方工程 5.3.1挖方工程 5.3.2土方回填 5.4 钢筋砼工程 5.4.1工艺流程 5.4.2 模板工程 5.4.3 架子工程 5.4.4 钢筋工程 5.4.5混凝土浇筑 5.4.6混凝土修补5.4.7 埋件、排水孔等施工 5.4.8 混凝土雨季施工 5.4.9施工质量控制 5.4.10质量检验措施 5.5 砌体工程5.5.1 适用标准和规程规范 5.5.2 砌砖工程 5.6 建筑与装修 5.6.1 楼地面工程 5.6.1.1不发火混凝土地面 5.6.1.2地砖地面 5.6.1.3金属骨料耐磨地面5.6.2 吊顶工程 5.6.3墙面工程 5.6.4屋面防水工程 5.6.5外墙外保温工程 第六章 钢结构厂房工程6.1概况6.2钢结构制作6.2.1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6.2.2制作前准备6.2.3 钢结构制作6.3钢结构涂装6.3.1涂装工艺流程6.3.2 涂装主要机具6.3.3 涂装方案6.3.4 涂装技术及质量要求6.3.5 涂装方法6.3.6 成品保护6.4高强螺栓施工工艺6.4.1 高强螺栓安装工艺流程6.4.2 材料选用6.4.3 高强螺栓连接副的储运与使用6.4.4高强螺栓连接扭矩系数复验6.4.5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检验6.5 质量管理措施6.6 钢结构吊装方案6.6.1 吊装工程概况6.6.2 吊装准备6.6.3 吊装流程6.6.4 吊装顺序6.6.5 屋面梁、托架和檩条安装方法6.6.6 吊车梁吊装方法6.6.7 制动系统吊装方法6.6.8 起重机轨道安装6.6.9 屋面彩钢板制作、安装6.6.10 施工安全措施第七章给排水安装施工7.1给排水工程概况7.1.1给水工程7.1.2排水工程7.1.3消防工程7.2给水工程施工方案7.2.1材料要求7.2.2工序交接及工艺流程7.3排水工程施工方案7.3.1材料要求7.3.2工序交接及工艺流程7.3.3雨水管的配合施工要点7.3.4卫生器具及给排水配件安装工程7.4消防工程施工方案7.4.1材料要求7.4.2工序交接及工艺流程第八章电气安装8.1工程概况8.2准备及工序交接8.2.1施工准备8.2.2 资源配置8.2.3 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8.2.4 工序交接确认8.3电气安装施工工艺8.3.1 总施工流程8.3.2施工方法8.4调试、测试8.4.1接地装置试验8.4.2等电位联结导通性的测试8.4.3绝缘电阻的测试8.4.4干式变压器试验8.4.5 10KV高压开关柜试验8.4.6 通电试验8.4.7 消防系统调试8.5施工配合与成品保护8.5.1 施工配合8.5.2成品保护及文明施工8.5.3质量与安全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目标9.2质量保证体系9.2.1质控组织机构体系9.2.2质量责任制9.2.3 技术交底和工程质量交底9.2.4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9.3质量管理计划及质量管理流程9.3.1质量管理计划9.3.2 质量管理流程9.4质量保证措施9.5质量管理措施9.5.1 加强质量意识9.5.2贯彻技术管理制度9.5.3坚持质量检查制度9.5.4质量总结9.6质量控制措施9.6.1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9.6.2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第十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0.1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防范重点10.1.1安全生产目标10.1.2安全防范重点10.2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10.2.1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0.2.2 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0.3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0.4主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0.5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10.6主要施工项目安全保证措施10.6.1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10.6.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6.3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10.6.4 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措施10.6.5 金属结构的制作、安装及高空作业安全措施第十一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1.1环境保护的范围及项目11.1.1噪声11.1.2大气污染11.1.3水污染11.1.4固体废弃物污染11.2环境保护措施11.3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11.3.1 文明施工的目标11.3.2 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第十二章相关附图表12.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12.2施工总平面布图12.3临时用地表12.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2.5拟分包项目表电气安装8.1工程概况1、2、本工程设置5座车间变电所,变电所内设置干式变压器和低压配电柜、电容补偿柜。
容量分别为4台2000KVA、3台1250KVA。
烟风机联动控制系统。
8.2准备及工序交接8.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可以保证电气安装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减少施工中的无序混乱,实现合理安排、部署,材料、设备物资、劳动力的均衡调配。
在技术方案的指导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杜绝浪费、减少成本,缩短工期。
1、施工依据2、作好施工图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从施工角度对图纸进行全方位熟悉和提出存在的问题,使问题在施工前得到妥善解决。
施工图纸资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规范和规定。
电气安装图纸之间及与其它土建、给排水、暖通等专业图纸之间不应有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电气图纸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按图施工不应出现无法实施的问题。
8.2.2资源配置1、劳动力计划(不含管理人员及临时搬运工)预埋预留期间:20人(其中电工10人,电焊工4人,辅助工6人)。
安装阶段:60人(其中电工48人,电焊工4人,辅助工8人)。
2、施工机具配置8.2.3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1、用于本工程的电气设备,材料必须具有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检测合格证书(3C认证),必须满足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供电产品、消防产品应具有入网许可证;主要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确认符合规范规定,项目专职质检员要认真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签认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2、高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柜及箱、照明配电箱应有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随带的技术文件必须完备,作好外观检查和记录。
3、干式变压器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技术资料。
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应查验合格证并且部件齐全、表面光滑、无变形、涂层完整、无锈蚀。
4、照明灯具应有合格证和安全认证标志,外观涂层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内部接线为铜芯绝缘电线,芯线截面不小于0.5mm2,绝缘层厚度不小于0.6mm,批量进场时要对其绝缘电阻,内部接线等性能进行现场抽样检查,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 Ω,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
5、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安装前应作冲放电检查,其放电时间应达到设计和消防规定。
6、电线、电缆均应有合格证。
电线、电缆的包装完好,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松卷。
现场抽样的绝缘层厚度和线芯的直径误差值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7、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光滑。
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
8.2.4工序交接确认7、防雷接地及等电位施工程序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需在施工完检查确认后并经检查验收合格,才能浇注混凝土或覆土回填。
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或焊连后,达到规范要求方能支模。
屋面敷设避雷网时要从作为引下线的柱内主筋焊连引出钢筋并与明设的镀锌圆钢或钢屋面(接闪器)可靠焊接,女儿墙上当土建施工压顶时,应将支撑避雷带的支撑铁件预先埋设好,需与压顶内钢筋连接的要可靠连接。
当接地装置和引下线施工连接完成后,要作好接地电阻测试工作,并作出记录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再作屋面避雷带安装,最后进行系统测试。
8、所有设备施工完毕后,须经过测试、调试且均达到通电条件后,方可送电。
8.3电气安装施工工艺8.3.1总施工流程8.3.2施工方法1、防雷接地及接地保护系统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2)接地装置施工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其隐蔽部分在覆盖前应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签认;接地体敷设完毕应立即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埋设于建筑物基础外土壤中的镀锌扁钢,基础主筋、及相交位置断开处进行焊连构成的钢筋接地体网均用Φ12或-40×4镀锌扁钢搭焊牢固,形成电气的良好通路。
施工中,要将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柱或构造柱内主筋的位置、方向作出标记在施工图上明确或用醒目油漆标识以保证防雷引下线不造成漏焊和错焊,既方便隐蔽工程的检查又能控制工程质量。
(3)利用钢筋砼内的钢筋外的接地体、引下线、避雷带(网)必须采用热镀锌,焊接处须做防腐处理。
(4)接至配电箱、电气设备的接地分支线必须直接与接地干线相连,建筑物钢筋砼内作为接地线和防雷引下线的钢筋,采用焊接方法,并保证其通长成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5)接地体(线)、避雷带(网)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应牢固、紧密、有防松措施。
(6)等电位联结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应进行热镀锌处理,等电位联结线应有黄/绿相间的色标,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上刷黄色底漆并标以黑色向下指向的箭头记号。
LEB线如果采用抱基础接地体(轴线主筋焊接连接)施工连接土壤接地体施工连接接地电阻测试防雷引下线施工避雷网、带、均压带施工强、弱电装置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箍与管道联结,其接触表面须刮拭干净,安装完毕后刷防护漆,抱箍内径应与管子外径相同。
(5)明配管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多根明管排列敷设时,在拐角处可使用中继接线箱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