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期《形势与政策》课后思考题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Ok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对于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向世人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方向性的时代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和壮大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
中国:①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
②我国宏观经济面临双重压力: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二是国内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的同时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货币存量依然较大,形成通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提高服务业比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趋向于多极化四、全球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五、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3、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Ok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人找岗位”,也存在“岗位找人”的现象。
当前,较突出的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问题。
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4、我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
海洋立法;海洋执法;主权属我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媒体,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宣传钓鱼岛、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历史依据、法理依据,使国内民众形成“主权属我”的共识,积极营造国际舆论对我有利的态势。
针对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曲解和违反国际法,援引发现和占领、时效等作为主要的所谓法理依据的行径,必须在国际政治、外交中各种合适的场合,对其法律借口进行反驳,澄清历史和法理事实。
力争和平解决但不排除武力方式;“搁置争议”需要各方共同遵守;“共同开发”必须落到实处5、当前大国关系的调整及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大国关系调整:1、美俄关系在起伏跌宕中重新走向较量2.中美在相互适应中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3、欧美盟友关系在复杂演变中重新获得动力4.中俄关系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趋势性影响1、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进一步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进程,突出表现在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国际体系面临变革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特别是大国力量对比朝相对均衡方向发展,国际体系变革进入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的时期。
一是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出现突破。
二十国集团(G20)取代七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主要平台。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机构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上升,二是国际政治安全体系酝酿重要变化。
联合国及其安理会作为国际政治安全体系的基石,在国际多边机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三是国际规则之争空前激烈。
四是区域和跨区域机制蓬勃发展。
金砖国家异军突起,迅速成长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在重大国际政治安全和经济金融问题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大国关系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旧的格局难以维系,新的格局尚未形成。
未来一个时期,大国关系将继续在博弈、调整、协调中发展前进。
6、我国周边地区安全形势。
Ok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韩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我国南海之争等。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当代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并行,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困难与希望相辅相成的国际安全环境下,我国的周边安全也处在比较复杂、不断变化的时期,总的来说与缓和的国际大趋势相一致,但也面临着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情况和问题,不排除发生较大动荡和曲折的可能性。
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天下仍不太平。
7、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乱局中的惨败对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教训和启示。
一是不顾本国国情盲目搞西方民主,容易引发政治内乱乃至国家分裂。
二是千万不要把国家命运寄托于别人身上。
国家命运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会成为大国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三是打着什么样旗号搞民主都不能破坏民族团结的底线。
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搞什么样的民主,都要遵循维护民族团结这个底线,民族矛盾一旦被挑起,轻则动荡持续经年,重则国家四分五裂,甚至战火连绵、国无宁日。
8、“斯诺登事件”的影响及启示。
影响:美国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斗士”的形象会有所影响。
启示:斯诺登事件也暴露了中国网络系统的软肋,计算机的核心硬件(芯片)及技术(操作系统)仍然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中,这对我国家安全及个人隐私都是个严重的隐患。
中国政府必须尽早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对于斯诺登事件中一些跨国企业,比如谷歌、苹果、微软等巨头充当美国政府刺探隐私及技术的角色,北京也应该加以防范和打击,从技术和制度上保证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这也是斯诺登事件给我们的一个提醒。
9、2014年地区热点问题(乌克兰乱局、中东局势等)的发展形势及影响。
Ok中东:发展形势:1、因为美国对贝岩气的开发,美国已能实现能源自给,也就不需要再去讨好中东石油大国。
所以,美国人认为不值得再在中东投入重兵,伊朗、叙利亚随他们自给折腾去吧。
美国现在的政策就是从中东撤军,转移注意力到世界第一经济区-东亚,对付中国和俄国。
2、因为美国人的撤走,中东形成了权力真空,沙特联合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组成联盟,想领导整个中东事务,而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就成了沙特联盟的最大竞争对手。
所以,伊朗就是沙特联盟的最直接对手。
3、因为美国人的抽身,以色列自觉安全不保,美国人对这个干儿子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如以前,今后以色列必须在沙特联盟和伊朗之前周旋。
尽量不明显支持某一方,也不明显反对某一方,坐山观虎斗。
4、伊朗的科技和教育实力远远强于沙特联盟,又有俄罗斯撑腰,将来称霸中东只是时间问题。
就像和与沙特联盟在叙利亚的较量,伊朗在叙利亚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5、将来沙特联盟和伊朗必有一战。
作为中国来说,道义上必战在俄罗斯支持的伊朗一方,但沙特和伊朗都是中国的能源供给国,所以中国不会直接和任何一方为敌。
影响:中东地处欧亚之间,战略地位重要。
再加上现在中东出口大量石油,所以是世界工业的发展根基就是依靠中东的石油。
假若中东大乱,必然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
这是欧美国家及亚洲发展中国家不允许的。
所以必须保证中东问题尽快尽早解决。
否则世界必定大乱。
还有中东的战略位置,地处欧亚之间,两方势力必定在此角力。
原因:1·重要的战略地位2·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匮乏的水资源3.宗教民族冲突4.历史因素:土耳其人看不起阿拉伯人,因为他们统治过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则看不起波斯人,因为他们在全盛时期统治过波斯人5.大国为谋求政治经济利益而做出的干预6.中东问题是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殖民统治的恶果,也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10、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及加强依法治国对推进反腐工作的意义。
Ok①一般来说,凡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腐败。
②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a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
b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有所下降,从信访情况看,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举报逐年下降。
c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是认可的。
d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③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a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
一是极少数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人位高权重,出了问题影响很坏。
二是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手段更加隐蔽,涉案金额大,案情复杂。
b领导干部作风不正。
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等问题。
c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d反腐倡廉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④充分认识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a当前我国消极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多发的历史阶段。
b反腐倡廉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历史过程。
c反腐败斗争是复杂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