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第四季度理论考试题(A卷)科室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给昏迷患者插胃管,当胃管插入()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C )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A.14cm,胸骨角B.14cm,胸骨柄C.15cm,胸骨柄D.20cm,胸骨角2.腹腔引流管用胶布(A )形固定,防止滑脱,标识清楚。
A.SB.UC.YD.T3.“ T”管引流时间一般为()天,拔管之前遵医嘱夹闭“ T”管(A )天。
A.12 〜14,1 〜2B.12 〜14,2〜3C.7 〜10,1 〜2D.7 〜10,2〜34.胸腔闭式引流时要定时挤压引流管,挤压方式正确的是( D )。
A.捏紧引流管的近端,向引流瓶的方向挤压B.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引流瓶的方向挤压C.捏紧引流管的近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D.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5.为患者洗胃时配置洗胃液的温度为(D )。
A.36 〜41°B. 36 〜38°C. 35 〜40°D. 35 〜38°6.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A )且保持平稳,保证长管没入液面下。
A.膝盖B. 胸壁引流口平面C.耻骨D.腰部7.不属于血氧饱和度监测评估内容的是( A )0A.进食时间B. 吸氧浓度C.指(趾)端循环D.皮肤完整性8.下列不需要推迟30min后测口腔温度的是(C )。
A.吸烟B. 面颊部做冷敷C. 休息D. 进食9.宜用直肠法测量体温的是(A )。
A.昏迷B. 心肌梗死患者C. 直肠手术D.腹泻10.患者剧烈活动后,应先休息多长时间后再测量脉搏与血压。
(B )A.10 —20mi nB.15 —20mi nC.15 —30mi nD.30min11.下列属于深反射的是(A )。
A.膝反射B.腹壁反射C. 提睾反射D.角膜反射12.淋巴结的检查顺序为(C )。
A.腹股沟f 腋窝—锁骨上窝〜颈部—颌下B.腹股沟—锁骨上窝〜腋旷颈咅厂颌下C.颌下—颈部一>锁骨上窝—腋窝一>腹股沟D.颌下—颈部—腋斗锁骨上窝—腹股沟13.呼吸系统听诊的顺序是(A )。
A.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上B. 由肺底开始,自下而上C.由肺尖开始,自下而上D. 由肺底开始,自上而下14.胸腔闭式引流长管内水柱波动,正常值为( D )0A.5cmB.3 —4cmC.3 —6cmD.4 —6cm15.下列情况宜测腋温的是( D )oA.腋下多汗B.腋下炎症C.极度消瘦D.有狐臭16.行PTCD术后需长期保留引流管的病是(D )oA.重度梗阻性黄疸B.胆结石C. 胆管梗阻D. 胆管恶性肿瘤17.不属于血压监测四定原则的是(B )。
A. 定时间B. 定听诊器C. 定部位D. 定血压计18.对患者急救时使用2L简易呼吸器,2L简易呼吸器挤压(B )为正确。
A.1/2B.1/3C.2/3D.3/419.不宜选用环甲膜穿刺的有(B )。
A. 上呼吸道梗阻B. 下呼吸道梗阻C. 喉部异物D. 咽部异物20 长期胃肠减压者,(D )更换胃管1 次,从另一鼻孔插入。
A.1 周B. 半月C. 有需要时D. 每月21.下列中毒可以给予洗胃的是(A )。
A. 灭草剂B. 腐蚀性药物C. 强酸D. 强碱22.电除颤时正极手柄电极应放于(C )。
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B. 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C. 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D. 左腋中线平第四肋间23.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病人血压时,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使压力升高( D )mmH,g 缓慢放气,测得血压数值并记录。
A.15 〜20B.10 〜20C.15 〜30D.20 〜3024.PICC 穿刺首选的血管为( D )。
A. 前臂正中静脉B. 肘正中静脉C. 头静脉D. 贵要静脉25.血标本采集不正确的是(B )。
A .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 B. 采血后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用力震荡几下混匀C. 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D. 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26.不属于皮内注射注意事项的是(B )。
A. 注射前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B. 用含碘消毒剂消毒皮肤C.不应抽回血D. 皮试结果要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27.下列穿刺角度错误的是(B )。
A.皮内注射:5°角B.头皮针穿刺:10°角C.静脉注射:15—30°角D.PICC置管:15—30°角28.心电监测放置电极片不用避开的部位是(B )。
A. 中心静脉插管B. 桡动脉C. 起搏器D 除颤部位29.PICC置入消毒用乙醇清洁脱脂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C )遍。
A. 1 遍B.2 遍C.3 遍D.4 遍30.不适宜用止血带止血法的部位是(A )。
A.前臂B. 左侧大腿内侧C. 右侧上臂D. 左侧上臂二、多选题(每题2 分,共20 分)1.下列属于“ T”管引流护理指导要点的是(ABCE )。
A.告知患者更换体位或下床活动时的保护措施B.指导患者其管路护理及自我检测方法C.清淡饮食D. 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气泡溢出E. 告知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2.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患者出现(ABCDE )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A. 胸闷B. 皮下气肿C. 伤口渗液D. 伤口渗血E. 憋气3. 属于术后患者评估要点的是( ABCDE )。
A. 生命体制及病情变化B. 伤口敷料渗出情况C. 皮肤受压情况D. 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E. 是否有尿潴留 4. 下列哪些情况禁忌测量口温。
( ABCD )。
A. 婴幼儿 B. 呼吸困难患者 C. 口鼻手术 D. 5. 下列哪些情况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ABCDE )。
A. 涂抹指甲油 B. 贫血 C. 体温过低 D. 偏瘫 E.6. 给患者进行电除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D )A. 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B. 除颤时电极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 1.5cm 以上C. 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
D. 用酒精清洁并擦干除颤部位皮肤E. 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7. 为中毒原因不明的患者洗胃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E )。
A. 温开水B.2% 碳酸氢钠溶液C.1:5000 高锰酸钾溶液D. 肥皂水E. 等渗盐水8. 对于止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B. 四肢的外伤出血应采用止血带止血法C. 头、面、颈部出血应采用按压止血法D.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全部四肢部位的止血E.止血带结扎时间〉1h ,每30min 放松1次,每次30〜60s 9. 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前 3 天内禁食( ABCD),按要求采集标本。
A. 肉类食物 B. 肝类食物 C. 血类食物 D. 铁剂 E. 面食 10. 属于一般药物管理内容的是( ABCDE )。
A. 储存药品容器的标签清晰B. 各类药品必须分开放置C. 专人管理,专柜保存D. 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E. 药品存放、使用、管理应有相应规范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1•“T ”管引流袋位置应低于(切口平面),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打折成角、(扭曲)、(受压)。
2. 插胃管时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出现(呛咳) 、(呼吸困难)、(发绀) 等情况,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3. 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液体引导至体外,引流的护理旨在保证引流的(有效 性),防止(术后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
4.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 ( 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 开始,直至 (基本康复 ) ,包括手术前、 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5. 口腔测温时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 ,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 ( 3min )后取出读数。
6. 脉率异常时应测量(1min );如发现患者有心律不齐或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和 (脉率)。
7. 测量肢体血压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腋中线) ,坐位时平(第四肋) 8. 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时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松时手掌不能离开 (胸壁),按压频率至少( 100/min )。
9. 为患者洗胃时,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取(左侧)卧位,每次灌洗胃液( 10. 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 。
标本应隔绝 空精神异常 E. 上感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300〜 500) ml 。
气, 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
11.抽吸药液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药品配伍)要求。
12.静脉注射时,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以适当速度注入药物,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反应。
13.用手按压患者的甲床末端,如见到红、白交替的节律性血管舒缩现象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
14.肌肉注射选择侧卧位时,指导患者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15.SPO监测报警低限设置为(90%),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怀疑(CO中毒的)患者不宜选用脉搏血氧监测仪。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采集血气分析的注意事项。
1.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min再采血。
2.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
3.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min。
4.采集标本后30min 内送检。
2.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的注意事项。
1 .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
2.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 , 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
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
4.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