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洋务运动一、选择题(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
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2、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3、把李鸿章看成时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
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CA.开办福州船政局 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C.创办开平矿务局 D.建立大生纱厂4、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A.“民主”与“科学”B.“自由”与“平等”C.“扶清灭洋”D.“自强”与“求富”5、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6、右图为李明同学记录某一历史事件的课堂笔记。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7、“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文明,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
”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民族工业的萌芽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探索。
以下的探索,属于技术层面探索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10、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 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 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11、.下列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一批近代工业,其中最大的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12、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D.设立京师大学堂13、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湖北织布局14、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1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16、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他是A.李鸿章B.左宗棠C.林则徐D.曾国藩17、“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所述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18、比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中国的哪次运动“象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A.维新运动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19、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提出“自强”与“求富”口号的运动是()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爱国运动20、.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1、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2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为“自强”“求富”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这些工业企业创办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2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A.禁烟运动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24、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创办报刊25、.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26、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7、.学习完《洋务运动》这课后,小明对知识进行了如下的整理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②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它虽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但完全没能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整理的内容符合史实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8、.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A.自强B.求富C.民主D.平等29、.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它仍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只重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0、.兴起于19世纪60年报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②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业的发展④实现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31、“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
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
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袁世凯D.李鸿章32、、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在于A.创办了新式学堂B.建立了三支海军C.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D.建立了外交机构33、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C.维护清朝统治D.为洋人服务3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5、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A.“扶清灭洋”B.“自强”、“求富”C.“科学”、“民主”D.“三民主义”36、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
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
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37、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38、19世纪下半期,洋务派为了“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
下列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大生纱厂39、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
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40、他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于1878年率军收复除伊犁之外的新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他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左宗棠D.邓世昌41、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①创办近代工业②筹建海军③兴办新式学堂④变革政治制度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4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43、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44、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B.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