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优秀课件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优秀课件


词眼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愁绪?
明确: ①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字 、
满月、西楼、落花、流水 ②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上阕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 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
红藕香残玉簟秋
《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 《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 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 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 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 家三李”。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写作缘由——赠远游丈夫
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 载:“易安结婚未久,明 诚即负笈(ji,书箱)远游 。易安殊(很、特别)不 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 》词以送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一句中哪些意象指向离别 相思?
锦书 雁 月 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象征思念。

空 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
回 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
, 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红 藕 视觉 香 嗅觉

客观环境:荷花凋谢,荷香惨 淡,点明时节,透露秋景的冷 落、萧条,渲染凄凉的氛围;
主观感受:心中凄凉,亦含有 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 。

客观环境:借竹席生凉来表达

触觉 秋的到来。

主观感受:含有“人去席冷”的
寂寞冷清之意。
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上——下——”:李清照对愁的描写极其 形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 ,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才——却——“”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 可见的眉间藏到不可见心头,更使人领略到 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遐想。
去,青春难再。体现词人的愁绪。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移情于物 借景抒情
花漂水流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物之无情,愁更难解

凄凉 伤感 无奈
花落水流之景+两个“自” → 更添凄凉
花自飘零水自流
无可奈何花落去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
水流无限似侬愁 水流花谢两无情
——崔涂
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 哪里看出来的?找出一个关键 字。

一个人的世界, 牵挂的是远方。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 遣寂寞的方法,其正面意 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 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 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 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 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未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圆 清秋。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倒装句
•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 —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赵明诚 •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书 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无 有
回雁——鸿雁传书
; 明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月 月满——明月千里寄相思 (反衬、 乐景写哀情)
自 满 ,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人 却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深情吟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视频欣赏


你看懂了什么?

请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词眼。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何谓“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从中我们能看到女词 人与丈夫之间什么样的爱情?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足见两心பைடு நூலகம்印。
词人排遣 孤独寂寞的方 式是什么?她 排遣掉寂寞了 吗?
排遣方式——百般排解
上兰舟 望雁阵 赏月光 看流水 惜花残 ——用尽心机和方法
无“计”消愁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 • “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红藕香残玉簟秋
赏 析
红藕香残
• 以点代面, 点明时节,透 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
• 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 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 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 寞。

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
红颜易老之意。
玉簟秋
• 暑退秋来,竹席也 凉了, 不止是说天气变 凉.其实,也含有“人去 席冷”之意,跟她独守 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 ,衬托出词人冷清与 孤寂。
一剪梅李清照优秀实用优秀课件
一代词宗
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才女、 美女、 多情女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 说。
所作词,以宋室南渡为 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
善用白描,语言清丽。
• 李清照的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 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 家,人称“易安体”。 “易 安体”雅而不难,易而不俗 ,生活气息浓厚,是宋代婉 约派的典范。
花自飘零水自流
赏 析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
——崔涂《旅怀》
这句与前边哪两句相呼应? 如何理解这句的深层意蕴?
•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 “独上兰舟”相照应。
•花落水流:借景抒情––韶光易逝,年华逝
——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 方始休。月明人依楼。”
——白居易《长相思》
上阕侧重写闺中独居生活,夏末秋 初,易安欲泛舟解愁,却见残荷雁字 ,月满西楼,心中倍加愁闷。寂寞相 思苦,可知一二矣。
赏析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 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