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诗三首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同步练习:诗三首

诗三首
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芙蓉(fú)譬如(pì)呦呦鹿鸣(yōu)
B.羁鸟(jī)吐哺(bǔ)鼓瑟吹笙(shēng)
C.三匝(zā)暧暧(ài)何时可掇(duó)
D.枉用(wǎng)樊笼(fán)越陌度阡(mò)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仿徨守拙溘死视死如归
B.樊笼缤纷灵修夙兴夜寐
C.羁鸟青袊马鞍信誓旦旦
D.驱谴窈窕鸳鸯载笑载言
【答案】B
3.下列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暧暧(昏暗)
B.枉用相存(问候,怀念)越陌度阡(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C.山不厌高(满足)俗韵(本性,气质)
D.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性本爱丘山(天性、本性)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答案】A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B.汝岂得自由
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A.名余曰正则兮B.乌鹊南飞
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
【答案】A
7.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蚓无爪牙之利D.狗吠深巷中
【答案】C
8.下列对《短歌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创作的《短歌行》艺术性很高,全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来表情达意,形象生动。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诗人慨叹时光易逝、人生无奈的消极思想。

C.诗歌在最后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D.该诗抒发了曹操渴求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答案】B
9.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B.《求贤令》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C.《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真可谓阳奉阴违。

D.希望厘清责任,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两方教育互补所缺,而不是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让家长越俎代庖,弄出虚假的“成果”来。

【答案】C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隐逸文化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觉。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①③②⑤B.④⑤③②①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
【答案】A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由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曹操是汉魏时杰出的诗人,其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C.陶渊明是晋末的伟大诗人,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其诗“恬淡自然,蕴藉深厚”。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多表现离别相思之情、失意飘零之感以及人生短促的悲叹和世事不公的怨嗟,带有较浓厚的感伤色彩。

【答案】A
12.根据下面的内容和要求,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10分)
《归园田居》里,陶渊明由“官场”转“田园”,感叹人生。

在古今文人咏叹人生的诗文里,既有感伤之辞,更有闲适之句。

感受他们的辞章,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对人生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请以“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头,写一则感悟。

要求:引用名人名言,运用对比和排比修辞方法。

【答案】充实人生,谱写生命的华章,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曹操在低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同时,又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李白虽呼“人生在世不称意”,却仍然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钱钟书说过“目光放远,万事皆悲”,而又感慨“目光放近,则自应乐观,以求振作”。

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些杰出人物在经受人生局限的同时,依然努力谱写着瑰丽的生命华章。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9分)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选自《乐府诗集》,有删改)1.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远道不可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B.谁肯相为言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C.遗我双鲤鱼深追先帝遗诏
D.书中竟何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答案】D
2.“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案】这两句以沿河的青草连绵不断作为起兴,领起下文,引出下文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奠定了全诗忧愁思恋的感情基调。

3.“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3分)
【答案】对比。

梦中丈夫在“我”身旁,这是“我”一直期盼的,梦中的“我”感到的是甜蜜;但梦醒后发现自己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仍远在他乡。

这里通过梦中情景跟梦醒后的现实的对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我”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如答“虚实结合”等,言之成理亦可)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苦寒行①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②诘屈③,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④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⑤,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⑥诗,悠悠令我哀。

【注】①《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

②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西南。

坂,斜坡。

③诘(jí)屈:盘旋曲折。

④罴(pí):一种大熊。

⑤怫(fú)郁:忧虑不安。

⑥《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1.诗歌开头两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答案】交代了行军的地点。

用“艰”“巍巍”写山的高大难行,为下文抒写行军的艰辛做铺垫,照应题目。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的内心波动,登攀险坡的慨叹、瞻念故乡的怀思、担薪做饭的悯伤。

这些真情实感与诗人安定天下的壮怀密切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