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概念、联系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概念与联系,艺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概念、联系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概念与联系,艺术欣赏的方法
教 具 和
媒体使用
教材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程介绍(20分钟)
课程的主要内容、学时、考核方式等
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2、艺术形象
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
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
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艺术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二者相互区别而又密切联系。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1.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2.艺术是人的精神粮食,是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审美精神生活需要,是人自然全面发展的需要。
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享受与创造、娱乐与教育密不可分地包含在艺术活动之中,艺术欣赏就是实现着种反作用的必要环节。
艺术新撒谎能够在本质上看是对审美主题的提高,属于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
首先要明确的是两者的含义,艺术欣赏在上面已经说道了,现在先明确艺术创造的含义。
▲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
掌握几个名词的意思。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5、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
使用
教材
教材名称《艺术欣赏教程》
作者: 杨辛 谢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第三版
主要参考
资料及指定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作者:邱振亮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08
《外国美术史》作者:宋玉成编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9-1
3、艺术典型
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
4、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它是一种艺术境界。
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审核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1 年 9月 3 日
周 次
第 1 周
日 期
2011年8月30日
节 次
第1-2节
授课内容
第一章:引论
授课学时
2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教学重点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等等。
重点: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再创造。
艺术欣赏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创造,它虽然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它实际上并不创造新的物化的艺术作品,而只是以艺术作品这种创造物为前提进行想象中的创造。艺术欣赏者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对象,通过体验、玩味、沉吟等欣赏行为展开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把作为物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接受者头脑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并不是艺术作品的被动反映,它已经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所以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创造性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创造世界上并不存在的新事物,而艺术欣赏的创造只存在于欣赏者自己的脑海当中。正因如此我们把艺术创作称为第一次创造,而艺术欣赏是相对于艺术创造的“再创造”。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
教 案
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
分院(系、部):
理工学院软件学院
教 研 室:
多媒体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中外优秀作品欣赏
授 课 班 级:
10图形图像
主 讲 教 师:
郑莉
职 称:
助教
使 用 教 材:
艺术欣赏教程
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制
教 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中外优秀作品欣赏
讲授新课(75分钟)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
▲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对某种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缺的过程。
这里我们要理解的两点:
开课教研室
多媒体教研室
学 分
2
授课教师
郑莉
职 称
助教
课程性质
学位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
授课对象
专业、层次和班级: 2009级图形图像处理专业一个班与多媒体专业两个班
课程学时
32学时
周学时
4学时
起止周
9-16
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32学时; 实验:0学时; 上机:0学时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
6、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这些艺术派别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这些艺术派别有的局限于一种艺术门类或体裁,有的则包括不同艺术门类或体裁的艺术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