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头神仙

石头神仙

石头神仙
石头神仙
相传在古老的云南有条隔乌河。

河两岸的居民都靠着打鱼捞虾过日子。

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人越来越多,而河中的鱼虾却越来越少了。

人们单靠打鱼捞虾就无法继续生活下去,日子越来越贫困。

一天,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带着虾笆来到河里捞鱼虾,捞来捞去,竟连一个小虾仔也没有捞上来。

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地捞着。

突然,他感到虾笆沉甸甸的。

他高兴极了,以为一定是捞到了一条大鱼,便连忙把虾笆提出一水面,低头一看,却是块大石头。

这石头真有些怪,长成了一个人形。

可是,老人哪有闲心看石头呢?就把那块石头扔进水中,又一心一意地去捞鱼虾。

说来可怪了,老人左捞右捞,这块石头回回都在虾笆中。

老人有些生气了,就跑到河的下游去捞鱼虾。

嘿,奇怪的事出现了。

那块石头不知为什么又跟到下游来了,回回又都在虾笆中。

老人又带着虾笆
去了上游。

可当他提起虾笆时,那块石头又稳稳地在里头呢!
老人这回倒不生气了。

他心中暗想:在下游捞到算是水冲下去的,倒也说得过去;在上游也捞到,莫非也是水冲上去的不成?这块石头肯定有点儿神奇,就决定把石头带回到村寨去,让人们都来看一看,发表一下见解。

人们听说了老人在河边的奇遇后,都争先恐后地来看那个怪石头,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在那里议论纷纷。

正当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响亮的声音传了过来:“从前,你们的祖先都靠打鱼捞虾为生,那时这里人口少,现
在人口稠密了,鱼虾少了,你们再靠打鱼捞虾就不能维持生活了。

你们必须另外寻找新的谋生办法。


人们被这声音惊呆了,因为这声音正是从石头里发出来的。

人们马上跪在地上,向石头磕头,那神奇的石头又说:“我想,大家可以
分头离开这里,朝四面八方走,遇到有水的地方就住下来,然后开垦荒地,种上五谷。

女人则要学会织布。

这样男耕女织,你们就能创建
幸福的家园,就会有好日子过了。


人们听了神奇石头的话,便异口同声地说道:“这是神仙在为我
们指点出路,我们一定要按神说的去做。

”于是,人们一群群、一队队,先后分头离开了隔乌河,到各地去开田地,种五谷,从事农业生产去了。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居住在各地的人们都十分怀念自己的故土,就相约带上自己的物产回来看望。

可是,人们回来一看,原来的隔乌河却不见了,找遍了全山也找不到。

而且他们发现,大家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说的话各有各的音,穿的衣各有各的样,而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就更是千差万别了。

再把各自带来的物产放到一块儿,那更是形形色一色,各具特点,真是丰富极了。

老人们看到这些变化,都高兴地说:“幸亏当时那石头神仙的指点,大家各去一个地方,各自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说起了不同声音的话语,穿上了不同样式的衣服,这才使大家的生活变得这样丰富多彩。


为了纪念过去的生活,感谢石头神仙对人们的指点,有人提出了
一个办法。

在过去供俸石头的地方打一口井,以后每隔十二年的第一个“子”日,各族人们聚集在一起,以示庆祝和纪念。

这一天,要杀十二头猪,供在井边的香案上,各民族、各村寨共同推选出十二个代表,他们共饮“一交一杯酒”,击鼓敲锣,吹响芦笙。

亲一爱一的宝宝,你知道这些歇后语吗?
雨浇泥菩萨——土里土气
与虎共眠——好大的胆子
雨中挑稻草——越挑越重
雨天的癞蛤蟆——叫得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