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试讲教案【篇一: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各学科面试试讲模拟题】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各学科面试试讲模拟题古人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要让学生信任,要让学生亲近,首先就要把真挚的爱奉献给学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各学科试讲模拟习题,欢迎学习!【小学语文试讲题目总结】1、鸟的天堂(四年级)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3、石榴(苏教三年级)4、西湖(苏教三年级)5、去年的树(四年级)6、蟋蟀的住宅(四年级)7、小露珠(三年级) 8、落花生(五年级) 9、第八次(苏教三年级) 10、牧童(五年级古诗 ) 11、金色的蒲公英(三年级) 12、海底世界(三年级) 13、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年级) 14、钓鱼的启示 (五年级) 15、老人和海鸥(六年级) 16、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 17、爬山虎(四年级)18、蟋蟀的住宅(四年级)19、卡罗纳(四年级)20、金色的草地21、清平乐村居2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23、观潮(四年级)24、触摸春天 (四年级) 25、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 26、长城(四年级) 27、翠鸟(三年级)【初中语文试讲题目总结】1.陋室铭(就学生认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是虚度年华的表现展开讲解)2.星星变奏曲3.在山的那边4.《口技》文言文题目讲解5.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上尉的信(要求品味语言)6.安塞腰鼓7.就《故宫博物馆》上一门写作课8.乡愁9.紫藤萝瀑布 10.采薇 11.陈涉世家12.春望13.醉翁亭记14.论诗15.狼16.背影17.江城子密州出猎18.夸父逐日【高中语文试讲题目总结】 1、故都的秋的一道课后思考题,示范赏析一首关于秋的诗文 2、荷塘月色3、劝学4、采薇5、迢迢牵牛星6、越中览古7、和苏台览故的对比8、祝福【体育试讲题目总结】 1、双手胸前投篮 2、武术 3、队形的变换【政治试讲题目总结】 1、公司的主要形式【美术试讲题目总结】1、网页设计2、手工3、电脑绘画【篇二: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模版】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面试模版目录《散步》 (2)《我有一个梦想》 (7)《最后一课》 (9)《观舞记》 (13)《我的老师》 (17)《乡愁》 (21)《济南的冬天》 (25)云南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科目测试复习资料,仅供大家复习下载,切莫错过说课试讲测试公告和测试时间以及网上报名。
《散步》—说课试讲测试复习资料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所以,(教育)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育)教学目标为:知识和技巧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教育)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育)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育)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
所以,确定本课的(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为:4.(教育)教学重点: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教育)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育)教学,有利于扩大(教育)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育)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育)教学过程(一)如何导入结合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和大家共享。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和生活,作者和读者以及教师和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据有关人士分析,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和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效果相差9倍,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和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听”和“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和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过程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a.散步的人有哪些?b.散步的季节呢?c.散步的地点?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e.结果如何?(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四)研读课文探究主旨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我”听母亲的:(2)母亲听孙儿的:(3)妻子听“我“的:(4)儿子听“我”的: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
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五)探究课文,品味语言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1.同学们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1)写景的句子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
“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朗读课文,加深体会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着人性美、语言美的文章,这么优美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朗读一下?(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1.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2.“我”的语气、语调应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我”是个中年男子。
(2)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篇三:第二单元教案】金盏学校(小学部)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师:日期:编号 5-1 23金盏学校(小学部)教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