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ppt课件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ppt课件


高收入人群的普遍心理。 会“仇富”心态的失望。
2.自动(内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
财政工具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 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 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
调节经济波动 的第一道防线, 适用于轻微经济 波动。
(1)税收 自动变化
(2)转移 支付自动变 化
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 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 需求下降的少些。 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 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
平。 只有物价上升,而实际GDP不变。
2.货币政策基本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


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

发行后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


(2)贴现政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币
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
对年薪超过 100 万欧元的 纳德·阿诺特去年9月被曝
个人征收“特别富人税”。 已申请加入比利时国籍,
❖ 总统奥朗德执政以来,经 济政策的最大特点无疑是
分析家们一致认为,赶跑 他的元凶是“富人税”。
借助提高税收来减少政府 ❖ 有人是出于纯粹的经济原
财政赤字,令富人们怨声 因,也有人是对奥朗德税
载道,“逃命”或许成了 收政策所体现出的法国社
宏观经济政策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 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因素 利率 挤出效应
机制
b+ k+
+ 影响到乘数。乘数越大,利率提高 多,投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的 多。
+ 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交易 需求多,投机需求少,利率大。
h

-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越小 越敏感,利率变动越大。
d
+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直接
影响到投资。
[案例] 国债发行的“挤出效应”
[视频] 僵局美政府停摆
[视频] 僵局美政府停摆
❖ 众议院不会批准没有附加条件的“干净的” 开支提案,并要求减支。
三、货币政策
1.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
货币政策的 直接目标:利率。调节货币量是手段。
最终目标: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
货币量增加的效应: 短期效应:既增加实际GDP,又使物价上升; 长期效应:物价进一步上升,实际GDP回到原充分就业水
❖ 由经济学家 迈克尔·帕金 提 出的,指政府采用扩张性的 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 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带动 产出或就业总量增加。
❖ 挤进效应不是通过以利率为 中介变量来实现的,而是来 源于外部经济性使企业增加 自主投资,经济萧条时公债 资金的挤进效应较大。
[案例] 越战升级对利率的影响
[案例] 越战升级对利率的影响
[案例] 国债发行的“挤出效应”
❖ 如无法支付利息和本 金,购债者对新债券 利率将越来越高。
❖ 到时候政府将被迫大 幅削减其它领域的开 支,以便为进一步销 售国债挤出空间。
❖ 导致对联邦承包商支 出减少,最终影响到 社保和其它福利。
[资料]“Crowding-in Effect”
[资料] “Crowding-in Effect”
凯恩斯区域
y
LM曲线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 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 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正面)
r% IS1 IS2
LM1 LM2
r0
y1 y2
y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此时,
r%
货币政策能够
改变利率,
但对收入没有
r0
作用。
r1
IS
LM1
LM2
y0
y
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三、货币政策效果
1.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
r%
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
总需求的影响。
以定量税为例。 IS曲线公式变为
y aedrgbtrbT 1b
aegbtrbT dr
1b
1b
1b
如果利率r不变,政府支出乘数=1/(1-b)。 在横轴上,截距增加了△g /(1-b)。
如果利率r变,为财政政策乘数。 实际上的财政政策效果小于政府支出乘数的作用。
3.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t
工具: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严格 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
[案例] 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案例] 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
❖ 2010年 12月 3日, 中央 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 2011年实施积极财政政 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增 强调控的针对性。
❖ 非常时期的非常货币政 策是不可持续的,核心 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到常 态,保证银行体系能释 放适度的流动性。
r1
IS2
IS6 IS5
IS1
y1 y2 y3 y4 y5 y
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效果
5.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
LM曲线越平坦,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货 币政策效果越小。
政府增加支出和减 少税收的政策非常 有效。
r% IS1 IS2
LM1 LM2
私人部门资金充足, 扩张性财政政策, 不会使利率上升,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 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商品交易。 (2)政府收入: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财政收入手段。
[案例]“Tax the Rich”
[案例] “Tax the Rich”
❖ 2013年10月18日,法国国 ❖ 法国首富、路易威登奢侈
民议会投票批准在两年内 品集团(LVMH)董事长伯
+

收势 入变 增化 长 率


· 认识时滞
识 采A

t行 动1


决策时滞 实
· B 施
t2
政 策
· C
生效时滞
t3
内部时滞
外部时滞
政 策 生 效
时间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回顾
r% r%
r1
r2
y IS曲线
E E
IS2
IS1
IS3
IS4
y0 y1
y3 y
y0
y 2 y3 y
IS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大。利率变化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 IS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小。利率变化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
画在一个图上
r%
IS1
IS2
LM
IS4 IS3
y 0
y2 y1 y3 y
扩张财政政策下不同IS斜率的挤出效应
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移 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自动变化。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
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资料] 货币政策的作用领域
[资料] 货币政策的作用领域
金融领域
生产领域
政策 工具
准再公 备 金贴现开市场 率率业

操作 目标
超基 额础 准货 备币 金
变换 媒介
商 业 银 行
中介 指标
货利 币率 供 给
调控 受体
厂居 商民
利 率
反馈 信号
价 格
调控 目标
供 求 均 衡
四 大 目 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 1898年, 戊戌变法的 《明定国是》诏有 “改 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 公共财政古已有之, 财政的“公共性”特 点是与生俱来的。
❖ 财政最初就是在经济 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集 团的分配活动。
❖ 统治集团的“集体性” 或 “公共性” 赋予 了财政有别于一般财 务的“私人性”。
调控 主体
中 央 银 行
[资料]“神秘的四角”
[资料] “神秘的四角”
[视频] 意政府面临难题
[视频] 意政府面临难题
❖ 尽管执政联盟各党派许诺为国民减税,但 如何协调各方的立场仍是难题。
四、财政政策
1.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 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 会需求和购买力。
提供公共产品。 维持政府系统运行。 直接投资。
不产生挤出效应。
r0
y1 y2
y
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为水平、IS垂直时,货币政策 完全失效,财政政策非常有效。
IS垂直:投资需求的 利率系数为0,投资不 随利率变动而变动。
货币政策无效。
LM水平时,利率降 到极低 ,进入凯恩斯 陷阱。这时货币供给量 增加不会降低利率和促 进投资,对于收入没有 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