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等)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表述中,体现了古代雅典教育特点的是()。
A.强调政治道德灌输B.培养强悍的军人C.培养有文化修养的政治家D.教育内容单一2. 西欧中世纪最受重视的教育是()。
A.教区学校B.僧院学校C.骑士学校D.宫廷学校3.1939 年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教育家为()。
A.凯洛夫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4. 下列关于度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教育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民主水平B. 教育可以决定舆论C.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D. 教育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5. 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力决定领导权B.决定受教育权C.制约教育结构变化D.决定教育目的6.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7. 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过程D.教育目的8.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9. 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10.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荀子B.墨子C.孔子D.孟子11. 教师职业是加快个体()的职业。
A.现代化B.社会化C.自然化D.自由化12.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的关系为()。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13. 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B. 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C. 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D. 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14.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20 世纪()。
A.50 年代B.60 年代C.70 年代D.80 年代15. 下列表述中符合教科书编写要求的是()。
A. 教科书的编排主要考虑教师教的方便B. 教科书的编排对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可以忽略不计C. 教科书的篇幅可长可短,图表可以五花八门D.教科书的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16. 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A.学生掌握的方法B.学生的学习经验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D.学习内容17. “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 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成果评价18. 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兴趣小组B.社会实践C.课外活动D.教学19. 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赫尔巴特D.20. 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1. 下列教具中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标本B.图片C.图表D.模型22. 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可夫23. 学校文化是一种()。
A.制度文化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D.组织文化24. 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5.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26. 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是指()。
A.先行组织者B.最近发展区C.教育与教学D.解决问题27.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 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B. 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C. 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D. 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28. 提出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是()。
A.皮亚杰B.班杜拉C.彼得•麦克费尔D.罗杰斯29. 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班级B.年段C.学习小组D.个体30. 我国目前班级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比较多的领导方式是()。
A.集体中心B.教师中心C.学生中心D.教学中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31. 古印度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A.背诵经典B.军事化教育C.体育教育D.钻研经义32.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强调的是()。
A.以教师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教材为中心D.以课堂为中心33.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组织文化的有()。
A.校园的总体结构B.校园规章制度C.学校的图书D.角色规范34. 下列关于《学记》的教学思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主张C.主张启发式教学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35.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按活动水平可以分成()。
A.行为程序水平B.社会水平C.心理水平D.生理水平36.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C.发展人的精神力量D.37.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是()。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教师的权威38. 我国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出规定的相关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39.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耐心周到B.过分挑剔C.有责任心D.有幽默感40.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 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D.操作性41. 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将练习法进一步分成()。
A.口头练习B.书面练习C.实际操作练习D.独立性练习42.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废科举兴学堂B.《钦定学堂章程》C.《奏定学堂章程》D.六三三学制的实行43.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 目标评价模式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D. 虚拟评价模式44. 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政治教育D.社会德育4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级制度的执行者D.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三、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46. 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47. 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48. 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49. 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德育策略。
四、论述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50. 试述班主任应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51. 有人说“教学中学生应该完全听教师的安排,因为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请从教学规律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平析。
答案:一、单选题1-5:BBACD 6-10:CDAAC11-15:BAABD 16-20:DDDCB21-25:ADCDD 26-30:BCCAC二、单选题31.AD 32.ACD 33.ABC 34. ABCD35.BCD 36.ABCD 37. B 38. ABD39. ACD 40.ACD 41.ABC 42.AB 43.ABC 44.ABC 45. ABD三、简答题46. 答案:(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47. 答案:(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6)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8)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48. 答案:(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收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49. 答案:(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收比自己原有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50. 答案: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在确定奋斗目标时,班主任要结合本班的情况和特点,从实际出发,针对薄弱环节,提出适当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制定目标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活动紧密联系。
让学生在一个个成功体验中,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班主任要深入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选择品学兼优、办事认真、乐于奉献、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让其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职位。
班主任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充分支持,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
要在各项活动中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的纪律是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秩序、规章和制度,是班集体成员的行为准则。
纪律对于维护和巩固班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在班级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而形成的。
班级的纪律教育要具有引导和约束的作用,既要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使其能够自觉的遵守。
班主任要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班集体纪律的习惯和作风。
同时要注意坚持公平原则,对班集体的全体成员都应一视同仁,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一样,都要遵守班级规章。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学生参与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有了集体活动,就会使学生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相互间的团结,体现集体精神。
学校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活动的作用,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鼓励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要进行精心组织和设计,使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地,一个有较强的凝聚力、乐观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就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