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ppt课件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ppt课件

本供学术研究,而是为了表演和娱乐。 ? 代表人物:
? 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被誉为“罗马诗歌之父” ? 奈乌斯·涅维乌斯:使罗马戏剧民族化 ? 昆图斯·恩尼乌斯:建立了古罗马悲剧,“罗马文学之父”。
? 这三位为罗马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5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 体良的翻译贡献
? 公元前30年左右,罗马帝国时期正式拉开帷幕。在屋大维及其后继者的统治 下,罗马帝国经历了长达200年左右的和平时期。
9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典籍的翻译
10
? 时代背景
? 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掀起了 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高潮。人文思想萌芽,它主张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基督教 禁欲主义和对人性的压抑,要求自由地表达自我,封建蒙昧思想遭到否定。
? 本时期翻译的两个特征:
现力方面走向成熟。代表翻译家有:
? 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共翻译出版13部莎士比亚剧作。 ?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翻译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的戏剧和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拉摩
的侄儿》
28
三、施莱格尔、歌德、荷尔德林的翻译活动 (德国)
?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是德国翻译史上的高峰期。翻译对象不仅包括纯 文学作品,还包括自然科学、医学、工程机械、法律、经济学、和其他内容。 翻译语言包括法语、英语及欧洲其他语言。代表翻译家有:
? 翻译特点:
? 翻译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诗歌、医学、农学、占星术等等。 ? 翻译主体多元:教会僧侣、传教士——宗教类文本;术士及其他人文主义者——占星
术、数学、哲学;诗人——文学、诗。
12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代表人物:
? 但丁: ? 代表作《神曲》(借鉴《奥德赛》和《荷马史诗》)
? 勒图尔诺:
? 共翻译出版20卷莎士比亚作品。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改变原文的体裁自然会影响译作对 原文风格的传递,但从内容上看,其译本还是十分忠实于原文的。
26
二、阿布朗古尔、于埃、伏尔泰等人的翻译活 动(法国)
? 19世纪,浪漫主义席卷法国。译坛转而关心各国的文学、政治、哲学、美学 等。翻译家本人多为诗人或作家,采用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代表翻译家有:
? 雨果:翻译莎士比亚 ? 夏多布里昂:翻译弥尔顿的《失乐园》 ? 波德莱尔:翻译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 ? 奈瓦尔:翻译歌德的《浮士德》
27
三、施莱格尔、歌德、荷尔德林的翻译活动 (德国)
? 17世纪的德国政治动荡,战争不断,翻译领域没有知名翻译家出现。 ? 18世纪在德国历史上是现代高地德语时期,许多翻译家通过翻译使德语在表
16
三、廷代尔、诺斯、荷兰德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代表人物:
? 廷代尔 ? 他翻译的《圣经》成为英国第一部印刷出版的版本,他的译本对后来圣经翻译的语 言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他以后所有英语圣经的基础。
? 托马斯·诺斯 ? 他的译作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是最重要也是质量最上乘的作品。译作有《希腊罗马 名人比较列传》
8
三、哲罗姆、奥古斯丁与圣经翻译
? 代表人物:
? 哲罗姆:
? 《通俗拉丁文本圣经》译者。认为正确的翻译要靠丰富的知识,靠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而不 是靠“上帝的感召”。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文本的类型:翻译《圣经》不宜采用意译, 而用直译,翻译文学更多地采用意译。
? 奥古斯丁:
? 最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他尤其强调翻 译《圣经》必须依靠上帝的感召。
? 翻译观:任何富于音乐、和谐的作品都不可能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被破坏其全部优美的和谐 感,即“不可译论”。
? 布鲁尼:
? 代表作《佛罗伦萨史》(西方第一部现代史学著作) ? 翻译观:不采用逐字翻译,而是用灵活的意译向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
13
二、多雷、阿米欧的翻译贡献(法国)
? 法国文学的丰富离不开翻译家们的贡献。他们不仅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 通过直接翻译或者模仿等不同手段引进文学新质。
2
第一节
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典籍的拉丁语翻译
3
? 古罗马文化特点:
? 实用科学发达;人文科学薄弱
? 因此,古罗马早期的翻译活动,最先也是最多翻译过来的事古希腊的人文典 籍。古罗马对希腊典籍的翻译活动一直持续到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分 为两个大的阶段:
? 罗马共和时期:
? 对象多侧重戏剧和史诗,形成了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化翻译传统
第十章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上): 欧洲各国对古希腊典籍的翻译
1
背景
? 17世纪到19世纪是西方文化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各国自身的发展、各种 文化运动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通过翻译,西方各国互相学习,在 丰富自身的同时影响着他人。
? 从整个西方翻译史的发展趋势来看,圣经翻译逐渐退潮,古典作品的翻译也 开始退潮,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等成为翻译关注的焦点,其根本原因在于 人们的阅读兴趣发生了变化。
18
第三节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文学、哲学著作的互译
19
? 17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形成期。此期间,战争、启蒙运动、浪 漫主义运动使欧洲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文学、哲学、人文 科学等方面的互译逐渐成为主流,拉丁文的古典作品翻译和圣经翻译构成近 代300年翻译史的另一条线索。
20
? 阿布朗古尔:
? 翻译的作家包括西塞罗、修昔底德,最知名的译作是塔西陀的《编年史》; ? 他的翻译原则是按照法国文学的审美标准对原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合本土读者的口味,
很是成功,但也有读者指出,他的译作是“不忠的美人”,翻译太过自由。
? 于埃:
? 因翻译朗古斯的作品而成名,译作风格优美,能传达出原作所具有的精神,在翻译方法上, 他比较倾向于灵活的翻译,强调译作的效果要等同于原作的效果。
? 这个世纪的翻译家中,蒲柏是翻译实践领域的杰出代表:
? 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最著名的古典主义诗人; ? 蒲柏古典注意的审美立场促使他投身于古希腊作品的翻译; ? 译作有《伊利亚特》《奥德赛》
22
一、德莱顿、蒲柏、加尼特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19世纪,即文学史上所谓的浪漫主义时期,英国译坛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翻译 家,其中包括卡莱尔和加尼特。
? 法国本时期翻译特点:
? 随着民族语古法语的逐渐成熟,从希腊语、拉丁语及阿拉伯语翻译成古法语的作品逐 渐增多;
? 翻译题材多样; ? 古法语和其他民族语也有部分翻译交流。
14
二、多雷、阿米欧的翻译贡献(法国)
? 代表人物:
? 艾蒂安·多雷 ? 翻译选材内容十分广泛,提出“翻译五原则”,也因翻译亵渎了灵魂不朽的信念,被 判死刑。“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殉道者”
?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 ? 罗马帝国初期最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大量希腊文学、政治和哲学著作
? 昆特乌斯·贺拉斯 ? 屋大维时期最著名的抒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翻译和文学批评。
? 马库斯·法比乌斯·昆体良
? 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是创作
6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 体良的翻译贡献
? 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共同点:
? 1、他们翻译的对象都以政治和哲学文献为主; ? 2、他们都生活在帝国的强盛期,对演说术、修辞、法律特别感兴趣,翻译显然满足了
他们涉足政治生活的需要; ? 3、他们对翻译的主张都强调翻译的效果,以便打动读者,这一主张与他们的知识背
景——演说术——有着密切关联。可以说,他们的翻译实践和主张都与现实政治保持 着积极的互动关系。
? 1、翻译的对象是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 ? 2、这一时期的主流仍然是从拉丁文到各个民族语言的翻译,但各民族之间也开始了翻
译的交流。
11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复兴古典文化离不开翻译。翻译成就了文艺复兴的名与实,而文艺复兴为翻 译提供给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翻译是从希腊语译成 拉丁语,后来才译成意大利语。
? 菲尔蒙·荷兰德
? 生前被称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总翻译家”
17
四、德语翻译活动
? 特点:翻译对象以世俗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为主,翻译方法也各色各样,如 逐字翻译、意译、改编等。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翻译家有维勒以及路德等。
? 维勒:
? 最早翻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德国人。
? 路德的翻译思想
? 翻译必须使用人民的语言 ? 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 ? 翻译必须遵守七原则
? 2、英国翻译对象发生了新变化。18世纪之前,英法文学互译多;19世纪英 德交流多。
? 3、译者身份多样化。译者可能是职业翻译,也可能是业余爱好者,也可能 身兼数职。不同的译者身份带来了翻译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翻译对象的不同。
24
二、阿布朗古尔、于埃、伏尔泰等人的翻译活 动(法国)
? 17世纪法国翻译以古典作品为主,古典主义成为主导性诗学标准,确立了 “三一律”等文艺理论体系。其翻译对象为古典作品,翻译方法自由,译者 比较随便地对原文进行修改和补充。代表翻译家有:
25
二、阿布朗古尔、于埃、伏尔泰等人的翻译活 动(法国)
? 18世纪法国译坛对古典作品的兴趣逐渐退潮,德国文学和英国文学流行。倾 向于忠实原文的翻译。表示“不忠的美人”的时代已经结束。除了大量的译自 英国的译作外,还有少量译作来自德语和意大利语,代表翻译家有:
? 伏尔泰:
? 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将英语翻译成法语,翻译方法强调要忠实于原文作者。 原因是伏尔泰觉得通过忠实的直译可以展示出莎士比亚原文所具有的缺陷,进而证明自己对 莎士比亚戏剧成就的判断(对莎士比亚评价不高)是有根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