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

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

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内容简介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出版以来,笔者还收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了答谢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在法律出版社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笔者以《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为基础进行了修改和重新写作,删除了不痛不痒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常发的和新增的风险点,调整和完善了框架结构,最终得以《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面世。

相比于《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这本新作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具有很大的亮点。

在内容方面,不但根据2009年2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偷税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风险进行了修改,还针对实践中常发的合同诈骗罪、串通投标罪、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非法传销罪等风险增设了“市场运作中的刑事法律风险与防范”一章的内容。

作者简介娄秋琴,1979年9月生,江西上饶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现系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一执业领域为刑事辩护,主要涉及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等案件。

著有《公司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与防范》(法律出版社2008年)、《从政警示——国家公务人员不可忽视的66种刑事法律风险》和《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法律出版社2009年),曾多次给中央党校国资委分校、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等机构及大型企业进行国企人员刑事风险防范方面的讲座和授课。

经办的典型案例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外资金利用司助理巡视员何某某受贿案;首都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某某受贿案:北京市某质量监督检验站单位受贿案;江苏赣榆县反贪局刑讯逼供致该县供电局副局长梁某某死亡案;北京首起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等。

第二执业领域为企业法律顾问,主要涉及刑事、劳动及合同等法律服务。

曾为海尔集团,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从事与企业相关领域的法律研究。

著有《这样做HR最有效——最新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全书》(法律出版社2009年),主编《企业法律顾问实务全书》(全国律协审定教材,待出版)等。

目录公司、企业设立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设立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设立中的风险分析一、虚报注册资本的风险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风险第三章设立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公司、企业人员治理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人员治理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人员治理中的风险分析第一节侵占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职务侵占的风险二、贪污的风险第二节挪用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挪用资金的风险二、挪用公款的风险第三节贿赂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风险二、受贿的风险三、单位受贿的风险四、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风险五、行贿罪和单位行贿的风险第四节背信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风险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的风险三、为亲友非法牟利的风险第五节失职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滥用职权的风险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的风险第六节瓜分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的风险二、私分国有资产的风险第七节其他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风险二、隐瞒境外存款的风险第三章公司、企业人员治理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专题国家出资企业中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一、国家出资企业的概念和范围二、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三、国家出资企业最易引发风险的环节公司、企业劳动用工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劳动用工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劳动用工中的风险分析一、强迫职工劳动的风险二、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的风险三、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的风险第三章劳动用工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公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税务管理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税务管理中的风险提示一、缴税类犯罪的风险二、发票类犯罪的风险第二节缴税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偷税的风险二、抗税的风险三、逃避追缴欠税的风险四、骗取出口退税的风险第三节发票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四、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五、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发票犯罪的风险第四节税务管理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一、缴税类犯罪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二、发票类犯罪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第二章财会管理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财会管理中的风险提示第二节财会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一、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风险二、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风险第三节财会管理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第三章财务运作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财务运作中的风险提示第二节财务运作中的风险分析一、逃汇的风险二、骗购外汇的风险三、洗钱的风险第三节财务运作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公司、企业融资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证券融资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证券融资中的风险提示第二节证券融资中的风险分析一、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风险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的风险三、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风险四、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风险五、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的风险六、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的风险七、操纵证券市场的风险第三节证券融资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第二章贷款融资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贷款融资中的风险提示第二节贷款融资中的风险分析一、贷款诈骗的风险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的风险三、高利转贷的风险第三节贷款融资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第三章其他融资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其他融资中的风险提示第二节其他融资中的风险分析一、集资诈骗的风险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第三节其他融资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公司、企业市场运作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市场运作中的风险分析第一节合同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合同诈骗的风险二、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的风险第二节宣传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虚假广告的风险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风险第三节经营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非法经营的风险二、非法传销的风险三、强迫交易的风险四、串通投标的风险第三章市场运作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金融机构中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金融机构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金融机构中的风险分析第一节存贷业务中的风险分析一、违法发放贷款的风险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风险第二节票据业务中的风险分析一、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的风险二、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的风险三、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风险第三节其他业务中的风险分析一、背信运用受托资产的风险二、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的风险第三章金融机构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矿山企业中特有的刑事法律风险与防范第一章矿山企业中的风险提示第二章矿山企业中的风险分析第一节采矿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非法采矿的风险二、破坏性采矿的风险第二节事故类犯罪的风险分析一、重大责任事故的风险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的风险三、消防责任事故的风险四、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的风险第三章矿山企业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前言娄秋琴律师又将出版新作,并请我为这部新作写几句话。

在读过本书书稿之后,我当即又想起了律师的功能这个话题。

在我看来,律师的功能大致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解释功能或翻译功能,这是一个律师的看家之本。

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律师首先就要考虑的是要把晦涩难懂的法律翻译成明白如话的法律,把毫不相干的法律解释成完全为我所用的法律。

如果一个律师在15分钟之内还不能把当事人(包括潜在的当事人)絮絮叨叨讲了半天的事实听清楚,或者在15分钟之内还不能跟当事人把法理讲明白,那就说明这位律师的看家本领还有差距。

如果一个律师连当事人介绍的情况究竟是属于故意还是过失,是属于违约还是侵权,是应该打证据还是可以攻程序,是需要权利救济还是必须履行义务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还分不清讲不明,那就真是对不起当事人了。

二是预警功能或保健功能,这是一个律师的护驾之能。

一个人有事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病人请医生看病,要找律师。

那么,请律师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单纯地为了打官司?在法律人看来,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看法。

实际上,请律师主要是为了不打官司,而打官司则是最后的办法。

一个律师就相当于一个保健医生,他会告诉你如此而行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应该如何规避那些风险。

三是主张功能或指控功能,这是一个律师的取胜之道。

对一个律师来说,不管你的当事人面临什么样的争议和事实,是打诉讼还是非诉讼,你都有责任有义务代表你的当事人去主张他的权利,去维护他的权利,去请求法律支持你的主张,去依法要求对方承担法律责任。

媒体评论身处商界,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已经开始逐渐意识到刑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但大多却苦于无法识别自身潜在的风险,无法辨别刑事风险与其他风险的界限。

《商界警示:企业管理人员不可不知的88种刑事法律风险》一书。

解决了企业管理人员困惑的难题,无论是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刑事风险防范,还是对于法律学习者研习经济犯罪以及公众了解法律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曲新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娄秋琴律师作为一位专门研究刑法的硕士毕业生,将主要精力和执业重点领域都投入到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一部研究刑事法律风险的范本之作,又是一部首推商界警示的探索之作,更是一部充分发挥律师预警功能的代表之作。

——刘桂明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原《中国律师》杂志总主编精彩书摘第二章财会管理中的刑事风险与防范第一节财会管理中的风险提示财务会计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物的管理,一个是对人的管理。

这里的物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它们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资料,是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人了解公司、企业财产状况、经营概况和发展前景的重要途径,也是股东和社会公众作出是否投资的意向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公司、企业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公司、企业及其人员违反了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故意隐匿或者擅自销毁以上财会资料,不但会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可能使自己面临刑事风险。

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我国专门制定了《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并赋予会计人员抵制违反会计法行为的职权。

如果公司、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为了个人的私利和小团体的利益,不但违反会计法,还无视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对他们的抵制行为进行打击报复,也可能会构成犯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