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中家长意见反馈表

(新)高中家长意见反馈表

高中家长意见反馈表根据中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关于对家委会建议收集的主要意见及建议(相同意见或建议归纳为同一条):(一)关于家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及建议1. 增加家长对家委会的了解,公布家委会全年希望工作规划,让家长提前了解和参与,有效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2. 希望家委会公开其选举方法,成员名单及联系方法。

具体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多收集及咨询全体家长的意见,多和全体家长互动,以取得全体家长的支持。

3. 希望了解家委会的工作计划、情况和家委会成员4. 对家委会的工作要形成制度化,工作内容要多样化,希望家委会工作能形成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品牌工作5. 建议家委会可组建一个网站、博客、q群,方便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6. 建立各班级q群,方便家长间的联络7. 针对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自理能力欠缺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做的应是限定于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较好,或者是小组形式更佳。

建议家委会采取小组制。

8. 家委会与其他家长的沟通交流有待加强、透明度不高,对家委会了解不多9. 愿每个班都能有多几位家长共同参与家委会工作。

10. 家委会工作是辛苦并不容易受理解的工作,建议选家长方面,选热心且时间充裕的家长,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

幼儿园不同小学,孩子的活动能力受年龄限制较大,一些大型活动要分年级、分班级、同时允许各班级办有自我特色的主题活动。

11. 最好找一些工作不忙的、专职的、长期性的提供专业的家委会,便于工作的开展12. 坚持办下去13. 让更多的家长能积极和参与家委会的工作,成为家委会的成员;让机关幼的家委会成为幼儿园的一面旗帜,应加强对外宣传。

14. 要抛开私心或功利,本着一颗对孩子的爱心,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孩子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且不要有“扎堆“现象,有些孩子因为自小一起玩,上学,家长之间也是好友,几个聚在一起,别的小朋友就难融入,希望家委会是开放、无私、纯洁的家委会。

15. 期待有更多的家长参与,不限于班委会少数人,希望多些家长参与。

16. 有心、有力、有时间者参与,各家委会成员需齐心、工作积极,愿意付出。

17. 家委会的工作需要家长们的配合,那他们才能有信心的做下去,期待家委会下次更有意义的活动。

18. 感谢你们对孩子无私的爱,一切为了孩子,希望家委会办得更好,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二)关于家委会工作的意见及建议1. 家委会是幼儿园组织,家长选举产生,他寄托了双方的信任,希望能架设家校联系的桥梁,发挥育人的功能。

既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幼儿园,关心幼儿园,协助老师,配合工作,又能让家长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架设平台,并让他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幼儿园今后更完善,更好服务家长和幼儿。

2. 家委会应及时、经常、多途径(比如不定期听课等)和幼儿园沟通,了解幼儿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如何配合,并把最新信息向所有家长分享,以便能更好的做到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统一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另期望家委会和幼儿园能多举办像这次这么有意义的家庭教育讲座。

对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所有家长都没有经验,只能多看、多听、多学习。

3. 幼儿园的工作虽然有园长和老师们来主持和进行,但相信也跟家长在家里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互动和有效沟通将对幼儿的成长大有裨益。

我认为家委会的主要工作便是做好这种育儿工作的沟通和互动。

4. 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对全体教职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映广大家长的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

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5. 希望家委会组织更多的活动,举办更多有关于教育孩子的讲座,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活动,更希望家委会越办越好,全力支持。

6. 希望家委会多组织亲子活动、家庭聚会、讲座报告及育儿经验报告,定期组织家长们一起讨论交流育儿心得7. 建议最好各自班级的家委会组织活动。

各班选举班委会成员,由成员牵头带领大家组织活动。

8. 建议由家委会牵头,组织以班为单位的户外、郊外、体验性活动,如到农庄等地的亲子活动,家庭聚会,或寒暑假组织有兴趣的家庭成团到外地旅游。

9. 希望家委会参与的人更多。

在活动的前一周出示公告,可以给其他家长参与本次活动的建议;希望学校有更多类型的活动能让孩子参与。

比如:陶艺、园艺等。

10. 希望家委会的工作可以帮助家长们学会怎样教育孩子,令小朋友既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培养孩子爱阅读、热爱学习的兴趣,以及小朋友能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的意识。

11. 希望能有通讯录多沟通交流12. 建议出外学习参观周边城市优秀幼儿园,提高个人幼教素质和能力。

协助幼教老师工作。

13. 希望组织活动时关注以下几点:1)会否给本班老师加重工作负担,周末及放假期间的活动不要太麻烦老师;2)动员家长的时间最好在非上班时间。

14. 除班内小孩、家长的互动沟通外,亦可建立信息平台,是家委会与家长们的交流扩宽空间,如班与班之间、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加强文化互动,如读书漂流可在班与班之间继续互动交流。

15. 家委会的活动不能太密,家委会成员都有各自的工作在身,时间不容许;间隔时间长点,组织者参与者都会有兴趣,太多了会引起审美疲劳;各个家长的需求不同,如果活动太多,参加与不参加很难对待,参加呢,家长不一定有空,不参加呢,孩子又不乐意。

16. 能够组织更高水平、更专业的讲座17. 期望下次有更多身体健康方面包括饮食健康的交流会。

18. 针对性的总结和交流孩子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组织亲子活动和小范围的家庭聚会;适时组织孩子之间才艺比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9. 每年希望计划好每季一次的活动,并向全园公布,以便了解将会参与活动的人员、需要经费、如何解决经费、募集经费等。

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设置相对固定的宣传栏及时通报家委会的工作和活动情况,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透明度,利于家长对家委会工作活动的支持力度。

20. 召集家长对孩子成长及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听取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特别是孩子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便于父母对症下药,矫正育儿缺点。

21. 以周或月总结,以短信息等形式通知各家长收取家长的意见22. 园的家委会和班级的家委会都会开展活动,为协调好各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建议常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而园的家委会组织大型的活动,频率可稍间隔长一点时间(如两个月一次)。

23. 建议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多提供小孩子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开设网络论坛平台,交流经验,增进了解。

以重要节日为契机组织亲子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双休日,增进感情。

还可设周好宝贝、日好宝贝的评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24. 不一定是办讲座和聚会,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网页平台,由家委会牵头在市机关幼儿园论坛,期待家委会成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25. 组织家委会成员到兄弟幼儿园家委会学习经验;家委会成员要了解本班学生家长的一些简单情况,做到工作有的放矢。

26. 了解家长和小朋友的需求,多沟通、指导,要有前瞻性。

多介绍一些新信息,对资料可收费。

(三)对幼儿园建议1. 更新幼儿园的主页(能有新信息或上载相关内容可供阅读)2. 关注幼儿园的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饮食3. 关注幼儿在校的安全防卫工作。

就幼儿安全、教学等问题与学校加强沟通。

4. 召开家长沟通会,按分工征求意见,更好利用家长资源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5. 多组织集体活动,如出游(短线)、运动会、游戏比赛6. 希望可以开展家长义工活动,让家长到幼儿园协助老师工作,既可以了解教学情况,又能体验小朋友在园的生活。

7. 希望能坚持举办各类活动,有家长也有小孩参与。

能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分享经验,更好地教育好孩子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8. 幼儿园多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班,如星期六、星期天让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加强亲子关系,部分课程可以让家长观摩。

9. 把讲座与家长会分开。

10. 能否把视频上传幼儿园网站,让大家自由选择观看11. 举办亲子课外活动,活动时间避开上班时间12. 最好有幼儿在园日常生活、学习的视频、录像,让孩子更能了解孩子与同伴交往、自理、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

13. 搞活动最好是在小孩的节日里举办和比较合适的节日里(六一节、圣诞节……)。

也许这样孩子对节日的认识比较深刻。

活动举办太多对孩子和家长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二、关于希望选听讲座主题收集的主要意见及建议(相同意见或建议归纳为同一条):(一)家庭教育方面1. 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该如何处理幼儿教育2. 父母应该如何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如何相互配合教育孩子3. 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父爱对孩子今后的影响;父亲应如何直接参与家庭教育4. 如何做智慧的母亲5. 如何分配好家庭成员在家中的教育行使职权6. 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方法;世界各地的优秀育儿个案、孩子的成长故事7. 关于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方面的主题8. 如何营造有利于孩子个性成长的家庭氛围9. 幼儿在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家长该怎样协助他(她)们10. 3-6岁幼儿各阶段的成长特点及针对性的教育方法、11. 3-6岁幼儿各阶段常见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12. 儿童阅读图书的选择13. 亲子阅读的方法14.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包括:如何尊重孩子;如何与孩子互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怎样在给予幼儿自由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规则(二)家园教育方面1. 学校(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如何有效结合2. 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幼儿教育3. 幼小衔接、幼儿学前教育4. 幼儿园老师向家长介绍教学与育儿经验(三)幼儿心理专题1. 幼儿心理学;2. 3-6岁幼儿成长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应注意事项和方法3. 当代儿童心理及各年代儿童心理分析对比4. 如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5. 如何控制好孩子的情绪;在孩子闹情绪时应该如何处理6.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如何教会孩子处理好自己的情绪)7. 孩子成长过程中常遇的问题及其对策8. 幼儿性教育9. 如何识别幼儿的反叛期以及反叛期的教育10. 幼儿挫折教育(如何正确提高现今孩子的承受挫折能力)11. 关于儿童关键期或敏感期的关键帮助12. “宁做快乐的农民,不做忧郁的知识分子”,如何避免城市孩子成为“文化的巨人,知识的矮子”,“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四)幼儿性格、素质培养的专题1.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2. 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独立、勇敢、乐观、积极向上)3. 如何培养不同性格的孩子4.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5. 中国孩子的素质教育6.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7.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8. 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9. 如何培养成有礼貌、守纪律、懂规矩的孩子10. 如何培养孩子的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受挫折能力、适应能力等11. 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懂得获取快乐,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12. 如何培育孩子乐于助人的习惯;学会体谅别人、有宽容的心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