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通信电源的综合测试

C-通信电源的综合测试

建 筑物内的总接地排;
接地引入线:建筑物内接地总汇集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 接地排:从接地总汇集线上接出到建筑物各层或各房间中的接地
装置,各机房内通信设备的接地,都接到机房的接地排上
1.1 接地系统概要

1.1.2接地电阻
通常,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尽可能地小,设备说明书上应给出对接地电阻 的要求。设备的接地电阻包括了从设备内地线排到机房总地线排连线电阻、 总地线排至接地桩的电阻、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以及彼此间的连 接电阻,通常情况下,接地桩与大地间的电阻(地阻)是其中最主要的可变 部分,除地阻外的其它部分总电阻在多数情况下总是小于1Ω。
1.1 接地系统概要

1.1.2 接地分类及其作用
a.工作接地 :使整个电子电路有一个公共的零电位基准面,并给高频干 扰信号提供低阻抗的通路,以及使屏蔽措施能发挥良好的效能 ; b.安全接地 :避免在发生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暂态电流流过建筑物的接 地系统将引起暂态地电位抬高,危及设备与人身的安全。
1.2 联合接地
第一部分:通信电源的接地与防雷
1.1 接地系统概要


接地系统组成 接地电阻 接地分类及作用
1.1 接地系统概要
1.1.1接地系统组成 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包含:接地体、接地 总汇集线、接地引入线、接地排等。

接地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也就是通常所
称的地网 ;
接地总汇集线:建筑物内各种接地线汇接的地方,可以理解为
传感器在电源监控中的应用
2.3 常见监控硬件介绍
变送器
功能:输出为标准信号的传感器。这个术语有时与传感器通用。
变送器除有传感器的功能之外还有放大整形的功能,输 出为标准的控制信号.如:4-20mA
协议转换器
功能:协议转换器也就是网关,它能使处于通信网上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 主机仍然互相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它工作在传输层或更高. 现有的协议转换器主要分为E1/以太网系列和E1/V.35系列. 协议转换器是一种将以太网信号或V.35信号转换为E1信号,以E1信号形式 在同步/准同步数字网上进行长距离传输的设备.主要目的是为了延长以太网信 号和V.35信号的传输距离,是一种网络接入设备.
第三部分:通信电源系统日常维护测试
3.2 交流参数指标的测量
检测标准:交流220V:187V~242V;交流380V: 323V~418V(部标)。
3.3 温升、压降的测量
检测标准:1000A以下,每百安培≤5mV;1000A以上,
每百安培≤3mV;节点温升不超过40℃。
3.4 整流模块的测量:
检测标准:各模块超过半载时,整流模块之间的输 出 电流不平衡度低于5%。
3.5 直流杂音电压的测量
检测标准:衡重杂音:不大于2mV;峰-峰值杂音: 不大于200mV
第三部分:通信电源系统日常维护测试
3.6 蓄电池组的测量
检测标准:蓄电池电流和负载电流的检测精度为±1%; 蓄电池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检测精度为±0.5%。
3.7 柴油发电机组的测量 3.8 接地电阻的测量:
检测标准: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
2.6 远程实时图像监控
监控单元对整个电源系统实施监控,系统按内部预置参数或用户设置的 参数进行工作。用户命令可通过监控单元上的按键、后台PC 机下达,系统工 作状态及参数在监控单元液晶显示屏、后台PC 均可以图像方式显示。电源系 统可通过串口与本地近端PC 机相连,实现本地监控,也可通过调制解调器、 电话线或其它传输通道(如微波设备、光传输设备的辅助通道)来完成集中 监控。
联合接地概念:机房内通信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应采用联合接地的方 式,即工作地、保护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
变压器地网 铁塔地网 机房地网
联合接地系统组成
1.3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1.3.1雷电的分类以及危害
雷电种类:直击雷、感应雷和球雷。 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 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
合理设计及配置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电信运营商可以做到对设备 故障、环境情况及安全性的迅速、准确反应和有目的性的维护,提高网络 系统的维护管理质量,降低系统维护费用,同时保证系统运行处于良好的 工作状态,降低运行成本。目前电信运营商均面临的问题包括设备运行环 境要求高、机房多、人员配备少等,智能化的环境动力集中监控系统可为 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保障。监控的主要对象为可以为:动力与环境监控 、 图像监控
告警采集原理图
2.5 电源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集散式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系统采用三级测量、控制、 管理模式。最高一级为电源监控后台,电源监控后台通过RS-232或RS- 485及MODEM通讯方式与电源系统的监控模块连接;电源系统监控模块构成 电源监控系统的第二级监控;电源监控系统的第三级监控由各整流模块内的 监控单元、交流配电监控单元和直流配电监控单元等组成。
3.9 机房专用空调测试
第二部分:通信电源与环境集中监控
2.1 集中监控实施的背景及意义
对通信网上供电系统的监测和早期预警,因此监控系统最和最 重要的功能是故障告警和实时监测。属于从属地位,主次不能颠倒。 监控系统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它能否长年不间断、稳定、可靠、实 时地对网上电源空调设备进行监测与预警。
2.2 通信电源系统集中监控的功能
警等.
告警采集原理图
2.4 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2.4.3 交流配电的监控单元
交流监控单元除测量交流电压外,还要检测空气开关是否跳闸、防雷器 是否损坏等。同时对电网出现的如电网停电、电网电压过高、电网电压过低, 给出具体指示,并发出声光报警。当电网停电时,交流监控单元还将接通照 明接触器,以提供紧急照明用电。
1.3 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
1.3.2 常见防雷元件
SPD(Surge Protect Device):浪涌保护器的英文简称,也叫做 防雷器,用于保护设备接口免受雷击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损坏。
1.3.3 防雷保护措施
通信设备的防雷包括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两个部分; 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它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防雷电波侵入以及提供人身安全, 它是指除了外部防雷系统外的所有附加措施。
2.7 集中监控系统日常使用、维护以及告警处理
影响集中监控系统输出的告警的处理
第三部分:通信电源系统日常维护测试
3.1 日常维护测试概述 电源设备维护涉及电池、交直流配电设备、油机发电机、开关电源设备、 空调照明设备、动力环境监控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每种设备维护又包括 许多项目。 测量操作的基本要求 误差控制:1.温度测量精度:不大于±1℃。 2.交流电压的检测精度为±1%。 3.蓄电池电流和负载电流的检测精度为±1% 4.蓄电池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检测精度为±0.5% 防雷地: 防雷地线采用截面积为16mm2 以上的铜芯线,要防止弯曲过多 造成线路电感增加; 工作地: 工作地连接线的线径与最大的负载分路线缆的截面积相同,建 议最小截面积不小于16mm2。 保护地: 组合电源系统保护地和防雷地在设备出厂前已连接到一起。保 护 地的连接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交流输入相线截面积的一半, 最小截面积应该为16mm2
2.3 常见监控硬件介绍
传感器
功能:对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功率因数等电参量进行高速、 高精度的隔离测量和变换,也可以对微弱的电参量信号进行高速、高精度的 隔离放大和传送,将其变换调理成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电压、电流、频率等 模拟信号输出,或将其变换成数字量输出、开关量状态输出、RS485/232输 出等。
雷电危害 : 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 kA/μs)、 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千安至数千千安)的特点。其特点与其破坏性有紧 密的关系。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火灾 和爆炸、触电、毁坏设备和设施、大规模停电等极为严重的后果。
2.4 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2.4.1 整流模块的监控单元数据采集:
采集的报警量有交流输入过低报警、交流输入过高报警、电压不平衡报
警、模块过热报警、输出电压过低报警、输出电压过高报警、输出过流报警;
告警采集原理图
2.4 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
2.4.2 直流配电的监控单元
采集的报警量有各直流配电输出熔断器通断状态、二组电池熔断器通断 状态、电池充电电流过大预报警、电池充电电流紧急报警、电池电压欠压预 报警、电池电压欠压紧急报警、电池电压过压预报警、电池电压过压紧急报
实时图像监控系统方案
2.7 集中监控系统日常使用、维护以及告警处理
系统发生故障时,监控模块将视故障情况给出告警信号,所有故障均有 声光告警及文字提示。告警时,监控模块上的红色告警灯亮,蜂鸣器发出报 警声,并向远端监控中心发出告警信息。系统的整流器、监控模块均有可靠 的内部保护设计,在单个模块发生故障时不影响系统运行。各整流器出现故 障时,将自动退出工作;监控模块发生故障时,整流器一直维持在浮充状态 工作,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当系统有告警产生时,监控模块会立刻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维护人员应 立即根据监控模块提示的告警信息检查相应设备,确定故障类型及位置,并 采取相应对策。 若有交流输入过压、欠压、整流器产生限流、蓄电池组电压低(与蓄电 池电压过低不同)、市电停等不影响负载设备用电的故障出现时,监控模块 也产生相应的告警信号。维护人员应根据监控提示信息检查设备,确定故障 类型及位置,并采取相应对策,保证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防止故障扩习通信电源接地系统和防雷技术、通信电源和 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通信电源日常维护与测 试等内容,学习通信电源的综合测试和日常维护 所必要的基础知识。 对象 动力维护部门技术岗位人员 时间 1天,每天两个单元,每单元三个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