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学数学测试题的命题原则方法与实践
中学数学测试题的命题原则方法与实践
(二)命制数学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二)命制数学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1.命制的新题目要保证背景的公平性,同时要特别注意语言 表述的准确性,防止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歧义,并注意条件 的相容性.
2.命制新题要立意明确,不是作些廉价的转化,机械的组合 .现在不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见过没有? 做过没有?讲过没有?而不是针对题面信息本身的,告诉 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有何联系?选择什么知识与方法? 所以,从平时单元检测起,适当引进新题、改编题,可以 更好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与思维品质.
5.合理性 难易合理,梯度合理,结构合理。难易 合理,梯度合理,结构合理是命题又一个原则。 一道题若有几个小题,一般要求由易到难、互相 关联。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
6.简洁性 叙述简洁,运算简便,思路简捷,解题书写方便,批阅 方便 叙述简洁——不要让题目的文字篇幅过长。 运算简便——繁琐的运算、复杂的数据应摒弃。 思路简捷——灵活、意想不到的思路是提倡的,但不等于繁琐 复杂的思路。 书写方便——便于学生书写、陈述。 批阅方便——老师最头痛批阅试卷时像看作文一样冗长,像看 天书一样费劲。
的一项准则.在平时单元检测、期中或期末考试等命题中 若坚持以课本题为源命制测试题,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课本,学会看数学书.源于课本的改编题,选题背景更贴 近学生的实际.
二、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方法
2.以学生作业中的错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3.以中考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最激烈的竞争是中考,最优秀的命题是中考题. 以中考题为参照命制试题,作为中考复习的模拟题 是明智之举. 4.以数学竞赛中一些内容和方法为背景进行命题
2.明确性 叙述、概念、含义、图形清楚明白。命题的语言叙 述、概念、含义、图形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这是对命 题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但是许多老师命题时没有再三推敲, 使得命题的题意不清,理解困难,甚至无法解题。
3.确切性 切忌叙述不确切,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含义不清 、语言不规范是命题之大忌。有失确切性的命题也可以认为 有科学性的错误。
7.新颖性 尤其是压轴题,不要陈题,要体现新理念、新内容、新 要求。题型要新,考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是计算题,可以是证 明题,可以是作图题,可以是画图题,可以是叙述题等等。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
8.适应性 不超范围、不用已被淘汰的题。命题要适应当前 的内容、要求和习惯,不超范围、不用已被淘汰的题,更 不能用已被删去的定理、公式和方法。
二、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方法
9.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的图形作为问题的背景 让学生通过对较为熟悉的图形的观察,找出
图形间的相互关系,图形本身的特征,然后加以 归纳和猜想.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 、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10.以陈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有一些很平常、很常见的题,学生通常习以为 常,解题往往已形成了习惯性思维,但可以改编 成一道全新的题,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
(二)命制数学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3.命制的新题不仅包含有“亮点”的精彩题目,还应该包 含似曾相识的常规题,新题目常常有两类:一类是新而不 难,一类是新而难.第一类题目往往由于新面孔而吓倒一 批学生,难在题意的理解上,就数学的知识或方法而言却 并不难,学生只要多看几遍题,弄清题意,努力一把,往 往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时是选择努力还是放弃,实际上就 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对学生个性意志品质的考 查”;第二类题目往往是真正的难题,是拔尖用的.所以 一份好的试卷里也不能出现太多的新题难题,更多的还应 该是改编后的常规题(不是陈题).
和信息处理能力,自学能力,同时既能开阔数学视野,有利 于完成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和谐接轨,又能有效地考查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
8.以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经验作为问题的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
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从 实际材料出发,通过抽象、概括的数学化过程建构数学知识 ,建立数学模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数学测试试题的 命制原则、方法与实践
目录
01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 02 二、试题命制的方法 03 三、试题命制的操作实践与注意 04 四、试题的变革与创新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
1.科学性 条件和结论不违反基本数学原理。违反了科学性就 是假命题、错题,是不能解的题,有些老师编题时因考虑不 周,导致题目条件不够或互相矛盾。
9.公平性 所出的题不能让一些人占便宜,另一些人吃亏。 命题要适应当前的内容、要求和习惯,不超范围、不用已 被淘汰的题,更不能用已被删去的定理、公式和方法。
10.公认性 题目不能有歧义,要考虑公众的认识。问题的 叙述,概念的表述以及问题的结果都不能有歧义,要考虑 公众的认识。也就是不能以为自己的想法可以代替所有人 的想法。
6.以课题学习为背景进行命题
作为考查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不适宜用未学的 “高一级”知识,而是用“同级”的但不是太熟悉 的知识;以课题为背景的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对课程 教材的开发,还是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方法
7.以与高中内容紧密联系的数学知识为背景 以高中数学知识为命题背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竞赛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照搬照套;但它的视 角,它的立意,它的方法,它的情景却是值得我们 平时命题时借鉴和模仿的,改编时要特别注意学生 的实际能力.
二、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方法
5.以古典数学名题作为问题的背景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 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 成过程.以古典数学名题作为问题的背景的主要有 杨辉三角、蝴蝶定理、七桥问题、色环问题等,以 这些问题为背景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试题命制的方法
有教育就需要有测量,数学教育水平的测量与选拔, 离不开数学问题的创造性命题,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 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 ,结合教学实际,下面介绍数学检测中命制试题的常用思 路方法,供参考.
(一)初中数学试题命制的方法
1.以教材中典型的例、习题为背景进行命题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已成为全国及各地中考命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试题命制的原则
4.实际性 符合生活实际情形。新课标的一个理念 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也就是数学要联系生活实 际。结果编写的教材,新课引入都要与生活实际 相联系,大量的与实际问题有关的题涌现,这当 然是好事。但是,许多所谓的实际问题一点也不 实际,完全是为了编题而凭空杜撰。也只能说明 某些编题者缺乏生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