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质,无法像一般商品那样以价格作为消费配置的依据。

2,会。

自发性消费即居民个人或家庭在收入为零时仍会进行的消费,与收入水平无关。

但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自发性消费可能会发生变化。

比如当城市居民去了大沙漠生活,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本来在城市的自发性消费如衣服、粮食等,因为沙漠资源贫瘠,不能得到相应商品,于是自发性消费就会发生变化。

3,>0dc dY表示消费函数的导数大于零,因此消费C 为收入Y 的增函数,即收入增加消费会增加,与人们的经验相符。

其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

4,a 是自发性消费,b 是边际消费倾向。

基于人们的经验,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增加,但增加额不会超过收入的增加额,所以0<b<1。

5,非线性消费曲线凹向横轴是因为Y 对C 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经济学含义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6,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

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

凯恩斯认为这是人们的天性,由此决定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由于MPC 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所以平均消费倾向有递减趋势。

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没有递减倾向,因为长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固定为一常数。

7,因为收入增加后,消费也会增加,但不会超出收入增加量。

平均消费倾向也在0与1之间,因为消费不可能超出收入。

8,因为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所以储蓄就是收入减去消费剩余的部分。

假设给定一个消费函数f()C Y =,则储蓄函数就是f(Y)S Y =-。

9,非线性储蓄函数凸向横轴是因为储蓄对收入的二阶导数大于零。

经济学含义是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10,MPC+MPS=1。

因为,=Y C S Y C S Y Y Y∆∆∆∆=∆+∆∆+∆∆∆两边同除以Y,有,即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1。

11,因为区分投资和净投资意义不大,所以假定折旧为零。

如果折旧不为零,则总供求与总需求中的I 将减少,因为净投资=投资—折旧。

12,因为存货占用企业资金,存货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并不是当期消费的。

存货中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其规模会直接影响厂商的投资决策。

如果本期的非意愿性存货投资过大,对厂商来说就意味着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这是一个缩减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信号。

13,首先,证券投资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没有产生新的资本。

它要么是现有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要么是虚拟资本的交易。

其次,这类投资的目的一般不是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而是注重资产的短期升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买卖之间的差价。

在一个社会货币投放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生产性投资和投机性投资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居民购买大量证券,则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就少,从而影响宏观经济。

14,d <0I dr 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两者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与人们的实践相符。

15,r αββ表示自发性投资,表示诱致性投资,是投资系数,>0β成立,<1β不成立。

因为投资会随着利率变大而减少,所以>0β成立,而利率对投资量的影响不确定,不能保证<1β。

β。

事实上,通常>116,其经济学含义是如果利率水平不变,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投资量变动。

原因主要有厂商预期变化,风险偏好不同,政府投资量变动等。

17,根据厂商实际投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厂商首先投资收益较高的项目,资金变大时投资收益次之的项目,所以投资边际效率递减。

另外,在竞争的市场中,一旦某种产品的生产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许多厂商都会增加对该部门的投资,结果使该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从而导致投资收益率的降低。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详见P54。

随着投资规模扩大,MEI不会趋于无限小,因为当投资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时,投资者就会停止投资,即投资收益最终趋向于银行利率。

第三章货币流通二、分析与思考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之前理论的区别在于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引入了他的分析框架。

这一因素在之前的货币理论中都是被忽略的,其原因在于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投机活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2,如果利率低到一个可以令人忽略的地步,投资者宁可把所有的货币持有在手,以保持货币的充分流动,以备在投机市场上获取高额回报,这时流动性陷阱就产生了。

货币需求处于流动性陷阱时,会出现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无穷大的情况。

3,L1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和,是总产出的增函数。

L2是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假设L=KY-hr,则货币需求曲线应该是如下形状:YL=KY-hrL其中垂直于横轴的部分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因为它不是总产出的函数,所以平行于纵轴。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L1,表示与总产出呈同方向变化。

4,对。

因为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给机制与一般商品无太大区别。

作为货币的贵金属首先是一种稀缺性的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它具有一条U型的边际成本曲线。

对每一个提供货币的人来说,需求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货币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

只有在边际成本曲线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部分时才会提供金属货币。

所以题目中的话正确。

5,对每一个货币供给者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因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提供货币的人是价格接受者。

对整个货币市场来说,货币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因为金属货币和一般商品一样,满足供求定理,即价格升高,需求量减少。

6,不对。

因为现代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包括现金货币与存款货币,而且存款货币占其中的大部分。

7,因为有货币供给乘数效应,商业银行在收到存款时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剩下的存款可以贷出。

贷出的货币又被厂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进行下去,可以产生多于现金存款规模的货币。

8,因为货币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当初始存款增加时,货币供给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扩张;反之,当初始存款减少时,货币供给同样会依据准备金率的倒数进行收缩。

如果银行的资产质量不好,则会面临债务危机,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为降低危机风险,国家的中央银行会制定法定准备金率。

,其中的基础货币投放量H和法9,因为在现代货币制度下,M=H*1r定准备金率r都由中央银行控制,所以这时货币供给是一个独立于市场利率水平的变量。

10,因为货币供给由政府控制,而货币需求是关于利率的函数。

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控制了均衡时的货币需求量,从而控制了利率水平。

三、计算解:因为1M H=⨯,所以(1)r,,则(亿元)。

5000r=15%H=M r=750M=⨯(2)5005000,r=10%,则。

==H M第四章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二、分析与思考1,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均衡时经济运行最一般的规律。

无论是一般商品还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或劳动力,只要有一个合适的价格水平,供求之间总是能够取得均衡的。

商品、货币或劳动力供大于求只是市场由不均衡向均衡过度的暂时状态。

凯恩斯主义认为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的规模决定,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率递减和流动性陷阱,社会常处于一种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导致大量失业。

2,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

总产出是指一段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格总和。

两者都是衡量产出的量,区别在于有效需求是指均衡时的产量,而总产出并不包含这一含义。

3,错误。

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但充分就业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资源、包括人口资源的状况等因素。

4,错误。

充分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但是在充分就业时,仍可能存在自愿失业或摩擦性失业。

5,因为收入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取得,体现了总供给。

而支出是因为消费产品或劳务,体现了需求。

6,企业的利润将用于之后的投资,被纳入到投资需求中。

7,从总产出核算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当期的投资与储蓄总是相等的。

因为投资中包含着存货投资,尤其是非意愿存货投资。

而投资与储蓄不等,是从动态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8,第一章与第四章的总支出、总收入公式都对总产出和总需求进行了衡量。

不同的是,第一章中的总支出和总收入都是指本国国内的产出与需求,不考虑外国的产出和需求。

而第四章中的总支出包括了外国的产出和需求。

9,当G和X处于左边时,只能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而它们处于右边时,可以发现政府的财政活动以及外贸顺差可以对宏观经济起调节作用。

10,不完全一样。

政府购买的影响是短期的,而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是消费者或企业的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决定的,有长期影响。

11,相对动态模型通过计算乘数来表现投资或消费变动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似乎这种效应是一次实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