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学习题1

中药炮制学习题1

第一章绪论1 .“秫米汤”中的治半夏是经修治过的半夏 ( )2 .清代是在 1645 年至 1915 年 ()3 .《素问·缪刺论》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当今的血余炭 ( )4 .用五倍子制备百药煎的方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 ( )5 .学习研究中药炮制,应牢记“继承是手段,发扬是目的”和“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 )6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 )7 .“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始载于《本草经集注》 ( )8 .《炮炙大法》是我国古代第三部炮制专著 ( )9 .古代炮制十七法就是雷公炮炙十七法 ( )10 .汉代五药之有毒者是指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 ( 磁 ) 石 ( )1 .√2 .X 应改为:清代是在1645 年至1911 年。

3 .√4 .X 应改为:.用五倍子制备百药煎的方最早记载在《本草蒙筌》。

5 .√6 ,√7 .X 应改为:“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始载于《本草蒙筌》。

8 .X 应改为:《炮炙大法》是我国古代第二部炮制专著。

9 .√10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改错题1 .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 ( )2 .味辛甘的药物属阳,作用升浮 ( )3 .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温转寒,功能由补转清 ( )4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还与气味厚薄有关 ( )5 .“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是《神农本草经》记载 ( ) '6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雷公炮炙论》记载 ( )7 .“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修事指南》记载 ( )8 .《炮炙大法》是张仲岩所撰 ( )9 .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修事指南》 ( )10 .“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焦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 )1 . X 应改为: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畏为制。

2 .√3 . X 应改为: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

4 .√5 . X 应改为:“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此话出自张仲景。

6 . X 应改为:“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修事指南》记载。

7 . X 应改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医学源流论》记载。

8 . X 应改为:《炮炙大法》是缪希雍所撰。

9 . X 应改为: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徐灵胎归纳的。

10 . X 应改为:“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土炒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第七章净选加工三、改错题1 .“芦头”一般是指药物的根茎、叶基等部位 ( )2 .风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体积大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 ( )3 .中药去毛主要是因为其生长的绒毛能刺激人的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 ( )4 .朱砂衣的作用是为了使药物表面美观 ( )5 .漂的主要目的是使中药材吸附一定量的水分,便于切制 ( )6 .动物或昆虫类药物去头尾足翅的主要目的是分离不同的人药部位 ( )7 .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要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位 ( )8 .石斛、荆芥、马齿苋、龙胆、威灵仙和秦艽均需去残茎 ( )9 .枳壳、山茱萸、乌梅均需去核后应用于临床 ( )10 ,药物经制绒、拌衣和揉搓等简单加工处理后,便于调配和煎熬 ( )11 .枳壳,通常用果肉不用瓤,但据研究认为瓤可不去,随果肉一起人药 ( )1 .√2 .√3 .√4 . X 应改为:拌朱砂衣的作用是为了增强药物宁心安神的作用。

5 . X 应改为:洗、漂的主要目的是使中药材洁净。

6 . X 应改为:动物或昆虫类药物去头尾足翅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

7 .√8 . X 应改为:石斛、荆芥、马齿苋均需去残根,龙胆、威灵仙和秦艽均需去残茎。

9 . X 应改为:山楂、山茱萸、乌梅均需去核后应用于临床。

10 . X 应改为:药物经制绒、拌衣和揉搓等简单加工处理后,便于调配和制剂。

11 .√第八章饮片切制三、改错题1 .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全草类药材的切制 ( )2 .段的长度为 8 ~ 15mm ( )3 .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 )4 .色泽类药材宜采用日晒法和烘焙法进行干燥 ( )5. 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 50 为一宜()6 .饮片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 )7 .薄荷宜采用泡法进行软化处理 ( )8 .不规则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以指掐法为佳 ( )9 .全草类和叶类药材饮片的固定包装量为 10 ~ 15kg 一件 ( )10 .翘片是因为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分过少所致 ( )1 .√2 . X 应改为:段的长度为 10 ~ 15mm 。

3 . X 应改为:黄芩应采用蒸润法软化。

4 .√5 . X 应改为:人工干燥的温度以不超过 80~C 为宜。

6 . X 应改为:饮片一词最早见于《伤寒六书》。

7 . X 应改为:薄荷宜采用淋法进行软化处理。

8 . X 应改为:不规则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以手捏法为佳。

9 .√ 10 . X 应改为:翘片是因为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分过多所致。

第九章炒法三 . 改错题A .清炒法1 .苍耳子炒后易于去刺 ( )2 .决明子应炒至断面深黄色 ( )3 .火麻仁“性生走熟守,生用破血利小便,捣汁治难产胎衣不下,熟用治崩中不止。

( )4 .使君子仁炒至表面焦黄色 ( )1 .√2 . X 应改为:决明子应炒至断面浅黄色。

3 .√4 . X 应改为:使君子仁炒至表面黄色有焦斑。

B .炒焦法1 .山楂炮制后可以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挥发油含量降低 ( )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黄或黑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焦香气味 ( )3 .槟榔质地坚硬,传统方法加工饮片浸泡时间长,宜切厚片 ( )1 . X 应改为:山楂炮制后可以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有机酸含量降低。

2 . X 应改为: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焦香气味。

3 . X 应改为:槟榔质地坚硬,传统方法加工饮片浸泡时间长,宜切薄片。

C .炒炭法1 .炮姜和姜炭均具有温经止血作用,因而可视为一个炮制品应用 ( )2 .荆芥、丹皮、乌梅、白茅根的处方应付均为单写付生品 ( )3 .炒炭操作时,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中火,质地疏松的片、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可用文火 ( )1 . X 应改为:炮姜偏于温经止血,姜炭偏于固涩止血。

2 . X 应改为:荆芥、丹皮、白茅根的处方应付均为单写付生品,乌梅单写付醋乌梅。

3 . X 应改为:炒炭操作时,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片、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可用中火。

本页位置:首页--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习题--第九章(2)-------------------------------------------------------------------------------- 第九章第二节加固体辅料炒一、填空题1 .麸炒,麦麸用量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麦麸——。

2 .麸炒苍术增强了——作用,麸炒僵蚕疏风解表力稍减,长于——。

3 .麸炒枳壳可缓和其——,偏于—— .4 .米炒用 ---- 火,米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S 药物,用米——。

5 .党参生用擅长于——,米炒党参气变清香,能增强——作用。

6 .红娘子米炒后能——、——,可供内服。

7 .山药生用以——、——为主,土炒山药以 ---- 为主。

8 .白术生用 ---- 、利水消肿,土炒白术 ---- 力胜,麸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增强 ---- 作用。

9 .鳖甲、龟甲炮制的方法一般采用——法,其共同的炮制作用是——,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并能——。

10 .豹骨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除去腥味,还能增强 ---- 作用。

11 .砂炒醋淬后的穿山甲成品形状为全部 ---- ,呈黄色,质地 ---- 易碎,有醋味。

1 . 10 ~ 15kg2 .健脾和胃化痰散结3 .峻烈之性理气健胃消食4 .中火 20kg5 .益气生津和胃、健脾止泻6 .降低毒性除去腥臭气味7 .补肾生津益肺阴补脾止泻8 .健脾燥湿补脾止泻健脾消胀9 .砂炒醋淬法质变酥脆矫臭矫味 10 .止痛 11 .膨胀呈卷曲状酥脆 12 .健脾消积疏肝助脾 13 .鳞片 14 .砂炒油炸 15 .祛风湿利关节、补肝肾、强筋骨 16 . 30 %~50 % 17 .骨胶原水解 18 .抗凝血 19 .韧性 20 .滑石粉烫12 .鸡内金炒制能增强——作用,而醋鸡内金则有 ---- 作用。

13 .砂炒骨碎补,质地酥脆,易于除去 ---- ,便于调剂和制剂。

14 .马钱子常用的炮制方法是——和一 --.15 .狗脊生用作用是——,砂炒狗脊则以 ---- 为主。

16 .蛤粉炒药物时,蛤粉一般用量为—— .17 .阿胶成分多由——及其部分 ---- 产物组成。

18 .水蛭具有破血逐瘀的功能,与 ---- 的药理作用有关。

19 .滑石粉炒适用于——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20 .滑石粉炒又称为——。

二、选择题( 一 )A 型题1 .下列哪项不是麸炒的目的 ( )A .增强疗效B .缓和药性C .破坏酶D .矫臭矫味E .便于服用2 .苍术中对人体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为“燥性”的成分是过量的 ( )A .苷类B .生物碱类C .挥发油类D .鞣质类E .有机酸类3 .麸炒枳实能缓和峻烈之性,减少对肠道平滑肌刺激的原理是 ( )A .黄酮苷含量减少B .挥发油含量降低C .辛弗林和 N —甲基酪胺含量降低D .产生香味E .麦麸的协调作用4 .米炒党参的作用是 ( )A .增强益气生津B .增强补中益气养阴C .增强和胃健脾止泻D .增强补脾益肾E .增强补阴生津5 .米炒斑蝥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其原理是 ( )A .斑蝥素分解B .斑蝥素氧化C .斑蝥素还原D .斑蝥素升华E .斑蝥素中和6 .用低浓度的药用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斑蝥,其原理是使斑蝥素在虫体内转化成 ( )7 .土炒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强补中益气B .增强健脾补胃C .增强补阴生津D .增强健脾止泻E .增强滋阴降火8 .白术经炒制后可缓和燥性,减少对胃肠的刺激作用,是因为炒后使 ( )A .挥发油含量降低B .内酯类含量降低C .有机酸含量降低D .脂肪油含量降低E .鞣质含量降低9 .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 ( )A .协同作用B .中和作用C .中间传热体作用D .吸附油性作用E .吸附毒性作用10 .制鳖甲的作用是 ( )A .养阴清热,潜阳熄风B .人肝消积,软坚散结C .补肾健骨,滋阴止血D .活血止痛,通经下乳E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11 .龟甲煎液中,总氨基酸含量和总含氮量顺序为 ( )•砂炒醋淬品 > 砂炒品 > 生品B .砂炒醋淬品 > 生品 > 砂炒品C .砂炒品 > 砂炒醋淬品 > 生品D .砂炒品 > 生品 > 砂炒醋淬品E .生晶 > 砂炒品 > 砂炒醋淬品12 .具有疏肝助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痛的鸡内金是 ( )A .鸡内金B .炒鸡内金C .焦鸡内金D .砂炒鸡内金E .醋鸡内金13 .砂烫马钱子最佳条件是 ( )A . 200 ℃~ 250 ℃, 3 ~ 4 分钟B . 200 ℃~ 250 ℃, 5 ~ 12 分钟C . 230 ℃~ 240 ℃, 3 ~ 4 分钟D . 230 ℃~ 240 ℃, 5 ~ 12 分钟E . 240 ℃~ 260 ℃, 3 ~ 4 分钟14 .砂烫马钱子水煎液中哪种元素含量大大降低 ( )A .锌B .锰C .钙D .磷E .汞15 .砂烫狗脊的作用是 ( )A .祛风湿,利关节B .接骨,强骨C .补肝肾,强筋骨D .补肾纳气E .通络,散结止痛1 . C2 . C3 . B4 . C5 . D6 . E7 . D8 . A9 . C 10 . B 11 . A 12 . E 13 . C 14 . E 15 . C 16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