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考研(904)真题及答案2010-2019年

西南大学考研(904)真题及答案2010-2019年

⻄西南⼤大学2010年年904真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理过程2.发散思维3.社会⾃自我4.发现学习5.教学设计6.社会助⻓长作⽤用7.智⼒力力技能8.教学评价9.教师威信10.晶态智⼒力力⼆二、分析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理由1.任何性格都有其优缺点,所以性格⽆无好坏之分。

2.根据⻙韦纳归因理理论,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可控制因素。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影响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不不同。

4.学⽣生明知故犯,管不不住⾃自⼰己的原因是道德情感冲动的缘故。

5.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为了了解学⽣生最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而实施的评价。

6.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律,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其学习动机应该⾼高⼀一些。

三、简答题1.⽓气质有哪些类型,其表现特点是什什么?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2.举例例阐述⾃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教师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措施。

3.什什么是智⼒力力?学⽣生的智⼒力力差异有哪些表现?4.教师职业有何特点,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力?四、论述题1.联系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和学习积极性不不⾼高的情况,分析其原因,论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行培养和激发。

2.当今教育⼗十分关注⼼心理理健康,请你对以下问题,提出你所知道的理理论或观点预计今后的研究取向。

(1)学⽣生⼼心理理健康内容及衡量量标准;(2)学⽣生的主要⼼心理理压⼒力力及⼼心理理障碍;(3)影响学⽣生⼼心理理健康的因素;(4)培养学⽣生⼼心理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心理理过程⼼心理理过程指⼼心理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在⼼心理理学中,⼼心理理活动和⼼心理理过程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通常把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理过程。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不同⻆角度,不不同⽅方向上进⾏行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方式。

3.社会⾃自我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担任的各种⻆角⾊色的知觉,包括对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

4.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就是把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认知表征⽅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其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部动机,从学习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强调信息的提取,⽽而⾮非存储。

5.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项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而使得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程序、环境等做系统的安排和谋划,是形成教学⽅方法和思路路的导教促学过程。

7.智⼒力力技能智⼒力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和⼼心智技能,是指⼈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力活动⽅方式。

根据认知⼼心理理学的观点,智⼒力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练习习得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利完成智慧任务的能⼒力力,它由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略组成。

(其中,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或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通过这种技能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加⼯工外在的信息;认知策略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通过它来调节,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8.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采⽤用⼀一切可⾏行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程度做出的价值判断活动。

教育评价具有评价对象的⼴广泛性、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一致性等特点;具有导向、诊断、激励作⽤用;按评价的功能划分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9.教师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理品质,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尊敬。

教师的威信是其教育影响⼒力力的重要成分,是教师知识、能⼒力力、品格和情感等因素在学⽣生⼼心理理上产⽣生的⾮非权利利性影响⼒力力,它⾃自然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自觉⾃自愿信服、尊重教师。

10.晶态智⼒力力卡特尔把智⼒力力分为液态智⼒力力和晶态智⼒力力。

液态智⼒力力是⼀一个⽣生来就能进⾏行行活动的能⼒力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晶态智⼒力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二、分析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理由。

1.任何性格有其优缺点,所以性格⽆无好坏之分。

答:错误。

性格是指⼈人对待客观事物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了的⾏行行为⽅方式。

性格关乎⾏行行为的内容,性格决定的⾏行行为及其后果可能有益于社会,也可能有害于社会,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

如公⽽而忘私、与⼈人为善是好的,受肯定的性格,⽽而⾃自私⾃自利利,冷酷⽆无情则是坏的或是否定的性格。

2.根据⻙韦纳归因归因理理论,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可控制的因素。

答:⻙韦纳归因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和评价,可归因为以下6个因素:努⼒力力,能⼒力力,身体状况,任务难度,运⽓气和其他,由此划分出三个维度:稳定与不不稳定,内部与外部,可控与不不可控。

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后继⾏行行为的动⼒力力,将成功归因于内因会产⽣生⾃自豪感,增强动机;将失败归因于内因会产⽣生羞耻感,由此激发学习动机,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会积极努⼒力力争取成就,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会继续努⼒力力,反之归因外部不不可控因素会产⽣生绝望感。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在教师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不同,学⽣生的发展也会不不同。

答:正确。

期望效应亦称⽪皮格⻢马利利翁效应,即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发展的效应,产⽣生这⼀一效应的⼼心理理动机如下: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来⾃自于总体印象,在总体印象的基础上,教师的希望不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会影响品德发展的其他⽅方⾯面,这种希望将直接对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保持影响;这种期望将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若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是积极的期望,那么学⽣生就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为消极影响,这种期望的稳定性会导致这种效应⻓长时间存在。

4.学⽣生明知故放,管不不住⾃自⼰己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情感冲动的缘故。

答: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题⼲干中的明知故犯,管不不住⾃自⼰己属于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道德意志指为了了达到某个道德⽬目标,⾃自觉组织⾃自⼰己的⾏行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过程,故⽽而题⼲干错误。

5.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为了了解学⽣生最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况⽽而实施的评价。

答:形成性评价是指为使教育⽬目标更更好实现,⽽而及时调整教育活动,提⾼高活动质量量,修正教育不不⾜足所进⾏行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了了解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明确活动运⾏行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以期望获得更更加理理想的效果,题⼲干中所述的是总结性评价,⽽而⾮非形成性评价,固⽽而错误。

6.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律,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其学习动机强度应该⾼高⼀一些。

答: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律,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关系密切,以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为最佳学习动机,当学习动机低于最佳学习动机,学习效率随着动机的增加⽽而上升,超过最佳动机学习效率则降低。

学习动机与学习任务难度也有很⼤大关系,学习任务难度⼩小,最佳学习动机⽔水平为较⾼高的学习动机,反之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则下降,故⽽而题⼲干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1.⽓气质有哪些类型,其表现特点是什什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答:⽓气质是指⼼心理理活动在动⼒力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的特点,常⻅见的⽓气质分为4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胆汁质。

此种类型的⼈人感受性弱,耐受性,敏敏捷性和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

⾏行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力旺盛,情绪易易激动,⼼心境变化剧烈烈,具有外倾性。

兴奋⽽而热烈烈是其主要特⾊色。

(2)多⾎血质。

此种类型的⼈人感受性强,有较强的耐受性,敏敏捷性和可塑性,外向。

⾏行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敏捷,反应迅速,热情,喜欢与⼈人交往,兴趣易易变换,具有外倾性。

敏敏捷⽽而好动是其主要特⾊色。

(3)黏液质。

此种类型的⼈人,感受性敏敏捷性和可塑性均弱,唯独耐受性较强,内向。

⾏行行为表现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不易易外露露,注意稳定不不易易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

缄默⽽而沉静是其主要特⾊色。

(4)抑郁质。

此种类型的⼈人感受性强,耐受性,敏敏捷性和可塑性均弱,内向。

⾏行行为表现为孤僻,⾏行行为迟缓,情绪深刻,善于观察细节,对事物的细节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敏感性,外表温和,常常带有抑郁的⾯面容。

呆板⽽而羞涩是其主要特⾊色。

基于上述学⽣生⽓气质的个体差异,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因材施教:(1)教师要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

尊重每个学⽣生的⽓气质特点,才可能使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2)在了了解学⽣生⽓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对于不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不同的教学⽅方法;(3)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控制⾃自⼰己⽓气质的能⼒力力,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发扬其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促进其⽓气质⼈人格的健康发展。

2.举例例阐述⾃自我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措施。

答:⾃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水平,⼼心理理状况,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情感和由此产⽣生的意向系统。

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生理理、⼼心理理和社会关系的⾃自我概念,结构上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意志。

内容上分为⽣生理理⾃自我、⼼心理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人格是以先天素质为前提,在实践的作⽤用下,通过教育和环境中形成的,已经形成的⼈人格,以⾃自我意识的形式不不断调节和评价着⼈人格。

因此,⾃自我意识在⼈人格中具有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1)⾃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素质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作⽤用;是造成⼈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2)⾃自我意识可以认识和评价已有的⼈人格,引导⼈人格朝着更更⾼高⽔水平发展;(3)⾃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人格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4)⾃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自我意识障碍是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