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一、重庆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一)重庆小微企业基本情况重庆市作为西部直辖市、长江上游中心城市、西部工业重镇,大城市和大农村相结合,如中国的缩影。

全市辖区广阔,各类市场主体众多,2013年全市净增长各类内资市场主体万户,累计达到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数据来自市工商局)。

另外还有大量未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式小微企业。

2014年,随着重庆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制、放宽住所登记、年度报告公示制、电子化登记等),市场主体增长迅速,一季度新增内资市场主体万户,其中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

目前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上千户市场主体。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

2013年末,全国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的占比为%,根据该比例预计2013年末,重庆小微企业总数约为万户,其中小型企业约万户,微型企业约为万户,小型微型比例约为1:。

万户小微企业不均匀分布在重庆市主城区及远郊区县,其中万州约为万户,排名第一,而巫山、巫溪、城口等经济发展落后区县小微企业不足万户。

在小微企业行业分布方面,小微企业行业相对集中,从事传统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小微企业占较大比例,分别占比约%和30%;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小微企业占比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小微企业占比约%。

(二)重庆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小微企业扶持政策。

重庆市积极通过五项措施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贷款担保费率不高于2%。

对微企、科技型小企业贷款担保收费不高于2%,其中担保公司收取1%,其余则由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补贴。

严禁向小微企业收取承诺费、账户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继续使用同一抵押物申请贷款抵押登记,距上一次登记未满2年的,登记费减半收取;评估机构收取的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评估费,不得高于现行有关规定收费标准的50%;贷款抵押物登记期满后需再评估的,评估费用按照不超过规定收费标准的30%收取。

二是“困难户”可延期缴税。

对月销售额在2万元以下的微企,将暂时免收营业税和增值税,而重庆可享受这一政策的小微企业或将超过五成。

确有纳税困难的小微企业,可申请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可延期3个月缴纳税款。

同时,至2015年底,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微企业,所得税也将减半,同时税率为20%。

我市对软件、互联网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将更加优惠。

三是给员工买社保可获补贴。

小微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未给员工买社保。

通过给予企业补贴方式,促使企业给员工买社保,增加企业人才稳定。

四是政府采购进一步向微企倾斜。

市财政将安排不低于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18%的份额面向小微企业采购。

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对非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的项目,对产品报价给予6%-10%的价格扣除。

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政府采购,其中小微企业占联合体份额达到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2%~3%的价格扣除。

此外,市财政还将为小微企业提供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服务。

五是部分企业可获租金补贴。

对创办3年内租用经营场地和店铺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

对入驻工业园区的小微企业,将适度降低入驻门槛,对小微企业租用厂房、自建厂房等给予税费优惠,支持小微企业为大企业配套。

小微企业经营状况。

根据2012年末重庆大学发布的《重庆市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和重庆市工商局发布信息,概况重庆市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如下:重庆市小微企业雇员规模主要集中在10人以下,其中,雇员数量1-5人之间的约占50%,数量16-20人之间的约占2%。

资金规模大多集中在15万元以下,仅有约10%的小微企业资金规模达到20万以上。

成长性方面,约有9%的微型企业逐步成长为中小企业。

盈利状况方面,约44%的能保持盈利,28%的收支持平,28%的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大多数的小微企业能保持不亏损,但利润率相对较低,大部分在10%左右。

在经营者的人群构成方面,主城区比例最高的三类: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

郊县地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所占比重稍大,这部分微企创业者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从事农业、加工制造、零售等行业。

(三)重庆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小微企业整体融资情况。

根据重庆银监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6月末,全市银行渠道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已达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到万户。

按同等增速预计2013年末达3700亿元。

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9万户。

完成了银监会关于小微金融"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微博)集团发布的《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重庆市约73%的小微企业需要融资,但近七成的企业借款主要途径为亲戚朋友借款。

小微企业主要通过抵押和担保方式从银行获得融资贷款,但为了尽快获取资金,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以朋友担保作为首选方式,目前在市场上担保行业的成本从原来的%上升到3%,甚至达到5%、6%,这对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根据重庆市中小企业局最新监测显示,目前重庆市仍有超三成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近两成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不完善,是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掌控放贷风险,从而拒绝放贷的主要原因。

政府融资支持政策。

积极支持股权出质等方式融资方式,2013年全年共办理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债转股”登记5696例,帮助各类企业融资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庆2013年全年为微企融资50亿元,积极设立小额贷款(截至2014年2月末有227家)、担保公司(截至2014年4月末有476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为向全市银行申请15万元创业扶持贷款的小微企业提供政府贴息;人力社保部门为微企通过房产等抵押物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名义可贷8万元,企业名义贷款可高达100万元,政府全额贴息;小微企业可在微企创业平台发布贷款需求;市工商局进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偷逃资金,信用不佳的小微企业将纳进“黑名单”,并予以公告。

金融机构融资支持方面。

重庆农商行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微型企业,推出了“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推出了“小企业便捷贷”;对已处于调整发展阶段的企业,推出了“小企业发展贷”;对生产经营良好,现金流稳定,缺乏有效抵押的企业逐步推开“小企业无抵押贷款”;对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门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和“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个人最高可贷200万元,利率可优惠5至10个百分点,并纳入再就业贷款贴息范围,可获得80%到100%的财政贴息。

该行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0亿元,微企账户万余户,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微企开户数量居全市金融同业首位。

农业银行针对中小微企的融资产品有简式贷、智动贷、厂房贷等。

而满足小微企业主的个人融资产品包括个人助业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建设银行创立“速贷通”、“成长之路”两大品牌,前者适合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精简了传统信贷业务的评级、授信等环节,突出方便快捷,后者适合经营相对规范的企业,突出产品齐全。

在产品种类上,除普通的抵质押贷款和供应链融资外,针对专业市场内的联保企业,通过市场方增信的方式,为市场内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互助通”。

招商银行强力推出“生意贷”,产品包括:POS商户贷、配套贷、市场贷等,担保方式和还款方式都比较灵活。

重庆银行“微企通”是重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它的特点通俗地归纳为“12345”,即:“1”是一张表格完成申请调查审批全部;“2”就是两个主体即微型企业或股东都可申请;“3”就是三个贷款条件:工商局认可的微型企业,有良好信用记录,有真实的创业活动和资金需求;“4”是四种担保方式可选:信用、保证、抵押、质押;“5”就是五天放款。

二、重庆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情况小微企业大多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人才不足,市场信息不畅,经营管理经验欠缺,因此加入各种行业组织加强交流、通过合作抱团取暖很有必要。

目前小微企业抱团有四种形式: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同行业内抱团、企业融资抱团、以商会为组织形式的抱团。

目前,重庆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意识较强,成立了各种商协会、联合会和合作公司,抱团取暖,共谋发展。

(一)重庆小微企业行业组织情况截至2014年4月末,在重庆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计497家(不含区县登记注册的商协会、联合会),其中协会453家,商会30家,联合会14家。

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181家,与小微企业有密切关系的行业性协会150家,包括商贸服务、农林牧渔、机械机电、仓储物流、公共服务、汽摩汽配等22个行业,各行业协会数量如下表所示。

地方商会。

共计30家,其中地方商会27家,包括浙江、江苏、福建、陕西、上海、山东、新疆、温州、宁波等商会。

工商联合会。

共有14家,以商业、企业、工业经济等联合会为主。

在与我行合作的46个行业组织中,合作较为密切的商协会26家,一般合作商协会20家,除百货超市、孕婴童用品、医疗卫生、汽摩机加外,其他22个规划方向均有覆盖。

(二)重庆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情况除了加入行业商协会、地方商会抱团,重庆民企、小微企业成立合作公司,共同参股抱团已蔚然成风。

2013年末,全市民企抱团组建知名合作公司达30多家,具备相当规模的合作公司包括渝商集团、民商集团、餐投集团、旅商投集团、涪商集团、南商集团、足商集团、浙商集团等。

渝商集团由69名股东发起,投资者涵盖了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汽摩制造、金融、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等,股东包括宗申、力帆、隆鑫、华宇等涵盖三大产业的重庆多家民企,以及在渝的各商会和个人。

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股份)董事会主席黄红云担任渝商投资集团的董事长。

集团出资30亿元建设重庆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

餐投集团由陶然居、孔亮、菜香源、五斗米、大队长等我市19家知名餐饮企业联合成立。

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力争五年内上市,前期目标为三年内打造多条具有中国传统院落式涉外酒店、客栈,特色餐饮旅游美食街。

民商集团由重庆市民营经济(私营)协会发起成立的重庆民商投资控股集团正式挂牌。

作为重庆市最大规模民企抱团企业,民商投资集团目前已有实质性动作。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该集团在香港设立的投资公司很快会投入运行,届时将开展投行、资产、基金管理等事务。

旅商集团由31个民企股份共同组建的新型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注册资本20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