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主题一、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水无机盐是无机物。 2.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①糖类:人体最主要的功能物质。 ②脂肪: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 ③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 ④共有功能: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①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1人体缺乏无机盐引起的主要病症 ①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食物来源奶类、绿色蔬菜、豆类、虾皮等) ②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缺铁性贫血。(食物来源猪肝、菠菜、瘦肉,鱼、奶类,蛋类等) ③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物来源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4.维生素的缺乏症和食物来源 ①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食物来源鱼肝油、肝脏、胡萝卜等) ②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食物来源牛肉、肾脏、豆角等) 知识 ③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食物来源蔬菜水果) ④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食物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等) 考点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①消化道: 口腔:牙齿磨碎食物,舌搅拌食物。 咽: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食管:食物通道。 胃:储存食物,磨碎食物。 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②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可 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最大):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考点三、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1.1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知识 1.2消化的方式 ①物理消化: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1.3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1.4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2.营养物质的吸收 2.1概念: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2.2吸收的部位: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①多: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②长:小肠长6米左右。 ③大: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④薄: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营知识 养物质的吸收。 考点四、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全面;“平衡”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2.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营养学家建议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左右。 3.关注食品安全 ①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②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 ③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知识 主题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考点一、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考点二、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1.1血浆:①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②组成: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③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2白细胞:①形态:有细胞核,可变形.(最大、最少) ②功能:能包围、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1.3血小板:①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最小) ②功能: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 1.4红细胞:①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后无细胞核,富含 血红蛋白。(数目最多) ②功能:运输氧 考点三、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种类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2.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知识 考点四、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结构名称 特点或位置连接关系 功 能 心 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收缩,推动血液循环流动
心腔 心房 左心房 连通肺静脉 保证动脉血和静脉血不相混合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右心房 连通上、下腔静脉 心室
左心室 连通主动脉
右心室 连通肺动脉 瓣膜 房室瓣 心房和心室间 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动脉 动脉瓣 心室和动脉间 知识 考点五、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1.1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2.1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3.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2次,流经肺1次。 4.营养物质或药物要到达组织细胞,或尿素等其他废物排出体外最少需要2次经过心脏,最先到达右心房,最后一次离开心脏的是左心室。 知识 考点六、输血与血型 1.血型:ABO血型分别为A、B、AB、O四种类型。 2.安全输血原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成分输血: ①成分输血的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②大面积烧伤:只输血浆。 ③严重贫血: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④出血性疾病: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主题三、人体的呼吸
考点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②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③鼻: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气管和支气管:纤毛的摆动将尘粒、细菌和粘液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知识 考点二、人体的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和膈肌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气体运动
吸气 收缩 下降 扩大 扩张 小于外界气压 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 舒张 上升 缩小 收缩 大于外界气压 气体排出肺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肺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的数量多,表面积很大; 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 知识 主题四、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考点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①肾脏:形成尿液。 ②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③输尿管:输送尿液。 ④尿道:排出尿液。考点二、尿的形成 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肾单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组成。 1.1尿液的形成: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无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无葡萄糖)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到毛细血管,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2若尿液中还有血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病变;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小管或胰岛(分泌胰岛素)病变。 知识 2.尿的排出: 2.1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2.3意义: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考点三、人体的排泄 1.概念: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