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目的】1. 熟悉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的综合知识2. 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位-性-构”的关系【学习过程】1. 原子是由和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和构成的。
质子带电荷,中子电荷。
质量数= + 。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它们的关系是。
在常见的有核素的元素中,氢元素有,,3种核素,碳元素有,,3种核素,铀元素有,,3种核素。
3. 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的区域内运动。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次排布在的电子层里,即排满了K层,再排L层,依次由里向外排布。
4. 经分析发现,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密切相关。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较易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较易电子,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特别是有关。
5.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等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的性质随着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它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
6.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个周期,其中1,2,3周期称为周期,4,5,6周期称为周期称为;第7周期尚未填满,叫做周期。
各周期所容纳的元素原子数依次为。
7.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各纵列,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称为族;第18纵列称为族;其余14个纵列,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组称为族,表示,用仅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称为族,用表示。
族的排列依次为。
8.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备注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周期数原子半径周期内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最高正价氟与氧的化合价特殊,没有最高正价,稀有气体的化合价通常为0 最低负价元素的金属性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的非金属性单质的氧化性单质的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氟与氧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高氯酸是最强的含氧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氢化物的还原性9.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比较主族序数常见化最高正价合价 最低负价 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类型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分子式 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分子式 --------- --------- --------- 稳定性--------------------------【典题解悟】例1. 不久前科学家将3066Zn 和82208Pb 两原子核聚合放出一定数目的中子,得到112号新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号元素位于第8周期第VIII 族 B. 该元素的原子属稳定同位素 C. 该元素是“两性”金属元素D. 上述两原子核聚合时释放出7个中子解析:氡的原子序数为86,位于第6周期0族,则第7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112号元素应该在第7周期IIB 族,A 不正确。
因Po 以后的元素均为放射性元素,故B 不正确。
IIB 族中锌的氧化物 氢氧化物具有两性,该未知元素只有金属性。
答案:D点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原子序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 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 D.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解析:元素周期表的编排方法是: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作为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作为族。
并不是所有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所在的族序数,所以C错误。
答案:C点评: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为研究周期律服务的工具。
例3.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为:原子N S O Si半径/nm 0.075 0.102 0.074 0.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 0.080nmB 0.110nm C. 0.120nm D. 0.070nm解析:P与N同主族,原子半径比N大,排除D项。
N与Si、S同周期,原子半径比Si 小(排除C项),比S大(排除A项)。
答案:B点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影响着原子半径大小。
【当堂检测】一. 选择题1. 性质递变规律中不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K+>Na+>O2->F-B. 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C. 熔点:Al>Na>K>RbD. 热稳定性:SiH4<PH3<NH3<H2O2. 美国等国家发射的航空器将我国研制的磁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质。
反物质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
下列表示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H-+OH+=H2OB. H++OH+=H2OC. H-+OH-=H2OD. H++OH-=H2O3.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不可能是共价化合物D.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4.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SO SiO 22和B. CO H O 22和C. NaCl HCl 和D. CCl KCl 4和5. 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呈酸性,且酸性强弱顺序为HZO 4>H 2YO 4>H 3XO 4.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B.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C. 原子半径按X 、Y 、Z 的顺序增大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 6. 运用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e 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B. 砹(At 2)是一种有色固体,HAt 不稳定,AgAt 是有色难溶于水和HNO 3的物质C. SrSO 4可能难溶于水和强酸,Sr(OH)2为强碱D. AsH 3是无色气体,它比NH 3稳定,H 3AsO 4是强酸7. 已知元素的离子aA n +、bB n ()++1、cC n -、dD n ()+-1均为由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
下列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D>A>BB. 原子序数C>D>B>AC. 离子半径D>C>B>AD. 单质的还原性B >A >C>D8.2760Co 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
对2760Co 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质量数是60B. 质子数是60C. 中子数是33D. 电子数是279. 银在周期表中的表示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银的原子序数为47 B. 银的摩尔质量为107.9 C. 银为过渡金属元素 D. 银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10. 下列结论是从某同学的作业本上摘录的,其中你认为肯定正确的是( )①微粒半径S2->Cl->S>F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③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ClO4>H2SeO4⑥得电子能力F>Cl>S>SeA. 只有①B. ①③④C. ②④⑥D. 只有⑥二. 非选择题11. 36g普通水(H2O)和80g重水(D2O)它们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_,中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与足量Na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
12.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
它们之间存在如右转化关系:(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微粒,请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微粒,B和D是10电子的微粒,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1. A 2. A 3. D4. AB5. AB6. D7. B8. B9. B10. C二. 11. 1:2;2:5;1:2;1:4。
12. (1)NH 4+;H 2O (2)HS OH SH O ---+=+22;OH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