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全国卷2004年10月全国卷2005年1月全国卷2010年10月
2011年1月浙江卷2010年1月湖北卷
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
一、名词解释
亲子游戏:父母或婴儿看护者与婴儿一起玩的游戏。
P262
游戏主题:
二、简答
1、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方面?P12
2、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
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儿童游戏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游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儿童的游戏绝对不会局限于生活,或者照搬生活,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游戏,游戏充满了假想性和创造性。
4、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纽曼的三内说:纽曼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内部控制:游戏由儿童自己来控制。
内部真实:如,儿童游戏来源于真实生活,儿童会很认真地游戏。
内部动机:游戏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愉快。
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P17
四、案例分析
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
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
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该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游戏的本质:游戏具有愉悦性、主动性、虚构性、有序性。
在案例中的活动里,儿童缺乏主动性和愉悦性。
P12
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
三、简述
简述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P33
四、论述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中一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
“怎么一天就上这么两节课?”
“一天有这么多的时间做游戏,玩要这么长的时间?”
“怎么这么多的游戏?玩?我花这么多的钱送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就是来玩的?”
“我们去找老师问问看”。
请你运用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的理论,替中一班的老师向家长作具体解说,以解除家长们的疑惑。
1、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感知、语言、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同伴关系)、促进儿童情绪发展(建立积极情绪)
2、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综合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解答。
P24
2、为什么现代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请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从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角度加以论述。
综合第二章“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解答。
第三章游戏的理论流派
一、名词解释
1、感觉运动游戏P89 86
剩余精力说P46
二、简答题
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两个主要观点。
P49
三、论述
1、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学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P58
试分析精神分析学派与认识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结构游戏P299
角色意识
表演游戏P309
角色游戏P292
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P88
二、简答
1、简述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P293
2、简述以认知发展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几种水平。
P86
第五章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环境因素。
P113 年龄、性别、健康、认知风格
简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
P111 同伴、家庭
第六章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一、名词解释
教学游戏化P140
游戏常规
游戏的教育化
二、简答
简述游戏教育实施计划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游戏性体验的几种主要成分。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意义。
简述学前游戏实施中应为儿童确立怎样的游戏常规。
如何贯彻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主体性原则?
三、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贯彻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教育性原则。
联系实际分析在进行游戏教育作用评价时,衡量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七章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概况
一、名词解释
情景转变
教育的游戏化
三、论述
试述在我国家庭内倡导和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
第八章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
一、名词解释
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
三、论述
如何运用间接的言语方式影响儿童的游戏?P166 询问式语言、建议式语言、澄清式语言、鼓励式语言、邀请式语言、角色式语言、指令式语言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谈谈教师对学前游戏的现场指导为何以间接指导为宜?间接指导的方式表现为哪几种
四、案例分析
1、大(2)班在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当王老师扮演的老狼凶狠地向幼儿扮演的小兔子扑去的时候,按照规则小兔子应该四散躲开,而小思和小雨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他们先试探地看着大灰狼,后来干脆挡住大灰狼的去路,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们不怕大灰狼”,游戏该怎么进行下去呢?王老师改变了故事情节,大灰狼装做又惊讶又害怕的样子逃跑了,
其余的“兔子”齐心协力追捕大灰狼,游戏中孩子们体验到了勇敢和智慧带来的快乐。
请你对照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评价上述王老师指导的游戏是否成功。
结合游戏的本质特征来分析。
某大班角色游戏区,一幼儿正玩开“出租车”(椅子)游戏,因为老是“转方向盘”一个动作,一会儿就有点烦了,东看西望的,没人搭理他。
这时老师走过来:“哎,出租车师傅,我要到大观园商场,请开车把我送过去吧。
”“好的,请坐好。
”孩子来了精神。
“哎,我还有大的行李箱,你能帮我搬上车吗?”乘客(老师)提出了要求,于是,“师傅”把“行李箱”搬到了“车”(椅子)后头。
上车后,“乘客”又问:“我不知道怎么走,你知道吗?”“知道,要经过文化东路、历山路……”师傅果然很是尽职尽责,热情服务。
结合所学教育理论,分析该教师运用游戏的指导策略。
交叉式介入法。
P163
3.某幼儿园中班建构区,一个男孩(甲)在用软塑料块搭“大高楼”,另一个男孩(乙)在他旁边玩飞机。
每当甲搭好了“大高楼”,乙的“飞机”就开过来撞倒了甲的“大高楼”。
细心的王老师发现,乙的行为并没有引起甲的不悦,每当“大高楼”被撞倒后,甲就迅速地又搭起一座“高楼”,似乎在等待着乙的“飞机”的又一次到来。
由此,王老师判断两个男孩正在非常默契地玩一种合作游戏,所以不但没有去干预,而是坐到甲的身旁,也拿软塑料块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来搭一座不容易撞倒的大楼。
”在老师的示范启发下,“高楼”越搭越结实,大家玩得津津有味。
问题:结合教师在学前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策略的原理,分析王老师指导本次游戏的合理之处
游戏的自主性。
第九章游戏环境的创设
三、简答
1、创设室内游戏活动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91
第十章玩具和游戏材料
一、名词解释
1、恩物:福禄贝尔专门为幼儿制作的教育性玩具。
62
技术玩具P224
专门化玩具P223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玩具及游戏材料选择和提供的标准。
P228
第十一章游戏观察指导
二、简答
游戏常规的一般内容是什么?
简述观察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教育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简述教师对学前儿童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的功能。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
一、名词解释
学前游戏评价
情景转变
角色扮演
三、简答
简述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
P301
简述角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意义。
角色游戏和社会性发展: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建构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同伴互动机会。
角色游戏和认知发展: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角色游戏和语言发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刺激。
简述有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四、论述
1、联系幼儿园实际,谈谈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
五、案例分析
1、为了让儿童学会分辨几种动物的叫声,某幼儿园小班设计了《听听谁在叫》的有规则游戏。
请一个儿童站在前边,由教师给他戴上一个动物头饰,其余儿童按动物头饰发出该动物的叫声,由戴头饰的儿童猜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动物头饰。
戴头饰的儿童不能看头饰,其他儿童只能发出动物的叫声,不能说出动物的名称。
猜对了得胜,可戴着头饰回到座位去。
请你:(1)结合案例说明有规则游戏的四个基本因素。
P97
(2)分析如何对该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