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竞赛与裁判法一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篮球裁判工作是开展篮球运动竞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对比赛能否打出风格,打出水平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篮球裁判既是比赛的执行者,又是比赛的“执法者”。
因此,篮球裁判员要用体育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言行,一个理想的裁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才能在赛场上做到“一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对一个篮球裁判员的基本要求。
“严肃、认真”是指对待篮球裁判工作的态度,不论是高水平,一般水平或低水平的比赛都应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
“公正”是指裁判员具备的品质。
裁判员就是篮球场上的“法官”。
应根据规则来进行工作,“认球不认人”,不能带有倾向性,更不能偏袒哪一方,并要敢于负责到底。
“准确”衡量裁判员业务能力的标准。
审判要及时、准确。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深入钻研规则,理解规则的条文和精神实质,在临场工作中要积极移动,抢好角度,力求审判准确。
因此,作为一个篮球裁判员,既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公正”的品质和审判及时、准确的业务能力。
第二章如何处理违例一、什么叫违例?违反规则而来构成犯规的行为叫违例。
二、常见的违例情况:1、带球跑违例;2、非法运球违例;3、球回后场违例;4、使球出界违例;5、掷界外球违例;6、跳球违例;7、罚球时的违例;8、违反时间规则的违例:3秒、5秒、8秒、24秒;9、拳击球和脚踢球违例;10、干扰球违例。
三、违例的罚规:1、违例队失去控制球权,将球判给对方在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除以下特殊规定)。
罚球时对方队员违例(指最末一次罚球未中)应判给罚球队员再罚球一次。
2、发生所有的违例,裁判员应将球递交给掷界外球的队员掷界外球,否则不能进入比赛。
1、鸣哨的同时一手伸直,伸开手掌,五指并拢,示意停止比赛时间。
2、清楚地做出违例手势。
3、用一手指向新的比赛方向,即掷界外球队进攻方向。
* 掷界外球时,当球触及场上队员时,管理掷界外球的裁判应做出下切削动作开表手势。
(一)带球跑违例:1、什么叫带球跑违例?(也叫带球走违例)此赛中,持球队员超出限制的移动为带球跑违例。
2、怎样判断带球跑?判断带球跑违例,确定中枢脚是关键。
(1)什么中枢脚?持球队员用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几次,而不离开与地面接触点的另一脚为中枢脚。
(2)怎样确定中枢脚?(一)确定中枢脚方向:确定中枢脚同躯干方向有关,确定中枢脚的方向,应以持球队员停步时躯干的方向为准,面对的方向为前,背对的方向为后。
(它与来球方向及球篮无关)(二)队员静止时接球:队员不论脚分前后或两脚平行站立静止接球,任何一脚可做中枢脚进行旋转。
(三)队员移动中接球或运球结束时停步:两拍节奏停步,均为合法停步。
节奏:连贯不停顿的动作。
停步:指确已停步(确已停步后不得有新的移动)。
队员合法停步时:如两脚平行站立,任何一脚可作中枢脚旋转;如脚分前后站立,只能用后脚为中枢脚进行旋转。
队员合法停步后:a.开始运球时,球必须离手,中枢脚才能移动。
b.传球或投篮时,可提起中枢脚或跳起,但必须在中枢脚再次接触地面前将球脱手。
违反以上规定即为带球跑违例。
3、几种常见的带球跑情况:(1)队员移动接球、脚分前后停步后用后脚上步跳投或传球。
(2)运球时首先移动了中枢脚,再将球离手。
(3)队员将球抛在空中或将球抛越防守后再跑去接球。
(4)队员跳起投篮时,被对手的手压在球上,球未离手,持球落地。
(5)队员跳起投篮,为了避免对手封盖,将球脱手,球落地后他又首先触及球。
(6)队员持球倒在地上滚动。
(7)队员倒在地上获球,然后持球站起。
等等。
4、带球跑罚则:审判某队带球跑违例后,由对方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5、裁判员审判带球跑程序。
(1)鸣哨同时做出停表手势(手势图五)。
(2)做出带球跑违例手势(手势图九)。
(3)指出新的比赛方向。
(二)非法运球违例(两次运球):1、什么叫两次运球?运球时,队员用单手一次运球完毕,再次运球,就是两次运球,两次运球为非法运球,应为违例。
2、什么叫运球?队员控制球后,将球掷、拍或滚,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与球移触,为运球(每次运球中球必须与地面接触)。
3、什么叫运球完毕:队员运球后,用双手同时触球一刹那或使球在手中停留一刹那时,运球完毕。
(如再运球就为两次运球违例)4、几种非法运球情况:(1)队员在运球中双手接住球或触及球后再运球。
(2)球拍到身体上,已有停留后再运球。
5、下列情况不属于非法运球:(1)打落对方控制的球后再运球。
(2)连续投篮,获球后再运球。
(3)接球不稳。
(裁判认为是接球不稳时,尽管双手触及了球,可再运球),获球后再运球。
多次拍进行控制球),获球后再运球。
(5)拦、截、断对方传出的球后,又获得该球再运球。
(6)投篮“三不碰”后队员的接球可传、可运、可投(裁判认为是投篮)。
(7)运球过程中,队员的手不和球接触时,队员可走或跑几步后接着运球。
(8)通常队员做运球转身时,手控制球的时间稍长是允许的,但球在手中不得有明显的停顿或翻腕动作。
6、非法运球的罚则:审判某队两次运球后,由队方在就近的界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7、审判程序:(1)鸣哨的同时做出违例停表手势。
(2)做出非法运球手势。
(3)指出新的比赛方向。
(三)球回后场违例:1、如何区分前后场:对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与中线近边之间的场区(不包括中线)是某队的前场。
另一部分场区(包括中线)是某队的后场。
2、何谓球进入前场:球触及了前场的地面、队员、球篮、篮板,叫球进入前场。
3、何谓球进入后场:球触及了后场的地面(包括中线)、队员、球篮、篮板,叫做球进入4、怎样才构成球回后场违例?(1)某队在前场控制了球。
(2)该队队员使球进入后场。
(3)位于后场的该队队员首先触及了球。
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包括在前场掷界外球),应判该队球回后场违例。
注:控制球指该队队员持球、运球,队员之间的传接球,掷界外球可处理时均为本队控制球。
5、球回后场违例情况:(1)进攻队在前场掷界外球,球进入场内后位于后场的同队队员首先触及了球。
(2)进攻队员在前场将球传给后场同队队员。
(3)队员运球在前场后脚又触及中线或后场。
(4)队员从前场起跳,空中接到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落在后场或前场。
6、下列情况不属球回后场违例:(1)队员在前场抢断对方的传球时使球进入后场,同队队员在后场触及了球。
(在前场未控制球)(2)队员骑跨中线掷界外球时将球传给位于后场的同队队员。
(3)当控制球队使球进入后场后(并未造成球回后场违例),裁判员不应急于宣判,让对方队员有获得球的机会,只有使球进入后场的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时才能审判球回后场违例。
审判球回后场违例后,应由对方在远离记录台的边线外中点处(骑跨中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8、审判程序:(1)由管辖中线的裁判鸣哨做出停表手势。
(2)做出球回后场违例手势。
(3)指出球的比赛方向。
(四)传球出界违例1、什么是队员出界和球出界?(1)队员出界是指队员触及了界线或界线外的地面、物体。
球出界是指球触及了出界队员,触及了界线上和界线外的任何其它人员、地面、物体,触及了篮板背后或支柱。
注:球处在界线或界线外空以及球从篮板后面穿过时都不算球出界。
2、下列情况是使球出界违例:(1)进攻队员持球跨步或运球时脚踩线。
(2)队员踩线或界外跳起空中接球后落在场内或传球。
(3)传出的球触及了站在线上或线外的裁判。
(4)传球或投篮时触及了篮板背面或支柱。
(5)球从场内向场外飞行(球未落地),一队员在界外触及了空中的球,为该队员使球出界。
(6)一进攻队员在边线外掷界外球,将球掷向场内,被防守队员封断使球碰到在界外掷界外球的队员的身上落地。
应判原掷界外球的队员使球出界违例。
审判某队使球出界后,由对方在违例地点就近界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4、宣判程序:(1)负责管辖该线的裁判员鸣哨并做出违例手势。
(2)指出新的比赛方向。
(五)掷界外球及掷界外球违例:1、以下情况需在边线中中线延长线掷界外球: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裁判员必须要求在边线外中线掷界外球。
(1)球回后场违例时;(2)违反体育道德犯规罚球后由罚球队掷界外球时(故意的);(3)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后由罚球队掷界外球时;(4)队员技术犯规时;(5)教练员、替补队员、随队人员技术犯规罚球后又由罚球队掷界外球时;(6)(1)(2)(3)(4)(5)均为两罚一掷情况。
就掷界外球而言,除以上情况外,掷界球均在违例或犯规地点就近的中线处掷界外球。
2、掷界外球时的递交球:当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时,裁判员必须将球递交给掷界外球的队员。
(1)当判给某队在界外掷界外球时;(2)当判给某队在边线的中点处掷界外球时;(3)当发生犯规后需掷界外球时;注:仅有投篮和最后一次罚球命中,裁判员不递交球。
3、下列情况为掷界外球违例:(1)队员掷界外球时,球掷入场内前,脚不得踩过界线或脚踩在场内掷界外球。
(2)队员掷界外球时,把球掷入场内,在球未接触其他他员前,自己又触及了球。
(3)在端线掷界外球时,球碰到篮板的背面或支柱上。
(4)掷界外球队员将球掷入篮圈。
(5)掷界外球队员将球从一端线掷向另一端线外(边线相同)。
(6)掷界外球队员可以处理球时,五秒钟内未将球离手掷入场内(五秒违例)。
(7)掷界外球队员掷界外球时一脚踩入场内后球未离手,应为持球进场违例。
(8)掷界外球队员在边线掷界外球时移动越出一米以上,再将球掷入场内。
(允许正常一步)(9)掷界外球队员利用场外地面反弹将球掷进场内。
4、罚则:宣判某队掷界外球违例后,由对方在违例地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5、审判程序:(1)由管辖该线的裁判鸣哨。
(2)指出新的比赛方向。
(六)跳球及跳球违例:2、几种常见的跳球违例情况。
跳球队员违例:(1)裁判员将球抛起,球未达到最高点,跳球队员拍击了球。
(2)跳球队员拍球后,在球未触及其他队员、地面、球篮或篮板,自己又触及了球。
(3)跳球队员应一脚靠近圆心,如利用助跑起跳拍球则应判违例。
(4)跳球队员是在对手未拍到球时过早离开跳球位置。
(5)每个跳球队员跳球时可拍球二次,如拍球三次为跳球违例。
非跳球队员违例:(1)非跳球队员在球未被跳球队员拍击前进入圆圈(圆柱体)。
(2)非跳球队员双方的脚交叉站位时,裁判员应首先提醒,如再交叉站位应为违例。
3、宣判程序(1)助理裁判鸣哨并做出违例手势。
(2)指出新的比赛方向。
交替拥有:交替拥有是以掷界外球而不是跳来传球成活球的一种方法。
哪些情况需交替拥有(1)比赛中球卡在篮圈支颈上。
(2)球意外地从篮圈下面向上进入球篮(如有意使球从下面进入球篮应判违例)。
(3)最末一次罚球未中,非罚球队员双方违例。
(4)裁判员难以判断是谁使球出界时。
(5)双方犯规或双方的犯规性质相同可抵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