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器官形态

植物-器官形态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1、互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各叶交互而 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如桃、柳、杜仲、叶 下珠等。
2、对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呈十字形排列 称为交互对生,如薄荷、益母草、龙胆等;
3、轮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轮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 如夹竹桃、黄精、猪殃殃等。
4、簇生:
肉质直根 (主根肥大)



块根 (侧根、不定根)
圆锥状:如 胡萝卜、桔梗 圆柱状:如 萝卜、丹参 圆球状:如 芜菁
纺锤状:如 甘薯、何首乌 块状: 如 手掌参
2、支持根( prop root ):
靠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许多的不定根,侧伸于 土壤中,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
如玉米、薏苡、甘蔗 等。
3、攀援根(climbing root):
植物器官形态 观察
果实
种子 植 株
花 叶


种 营养器官:根、茎、叶。

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

物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一、根(root)
不定根
1、贮藏根(storage root ):
根的部分或全部由于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而肥大肉质,可分为:肉质直根、块根。
在茎上产生一些具有攀附作用不定根,如吸盘、 勾刺、卷须等,可将植物体附着于墙或其它物体 上,以维持植物向上攀援。
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4、气生根:
自植物的茎上长出悬垂于空气之中的根,可以帮助
吸收和贮存水分,多见于热带植物。如榕树、吊
兰等。
5、水生根:
日本菟丝子茎缠绕寄
主,并在接触部位产
根呈须状垂生于水中,纤细生柔吸软盘并,常侵带入绿寄色主。植
叶 轴: 总叶柄上生有小叶的部分 称叶轴。
小 叶: 叶轴上生有的每一个叶片 称小叶。其叶柄称为小叶柄。 其小叶的腋处没有芽。
复叶
小叶 叶轴
总叶柄 芽
生有单叶 的小枝
1.三出复叶:叶轴上着生三片小叶 分为:掌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有叶柄者。 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无叶柄者。
2. 掌状复叶 叶轴缩短,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掌状展开。 如人参。
叶状茎、刺状茎、钩状茎、 卷须茎、小块茎(小鳞茎)
天门冬(叶状茎)
山楂(刺状茎
葡萄(茎卷须) 钩藤(钩状茎)
山药豆(小块茎) 洋葱花序(小鳞茎)
三、叶
叶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的。 同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叶
称为“ 完全叶”,如桃、柳、月季。 缺少其中1个或2个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
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侧生 短枝上,密集成簇,如枸杞、银杏、金钱松等。
3.6、变态叶的类型
1.苞片:
生于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称苞片。其中生在 花序外围或下面的苞片称总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 花柄上或花萼下的苞片称小苞片。
2.鳞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的叶。
鳞叶有肉质和膜质两类。 肉质鳞肥叶厚:,能贮藏营养物质。
如 茶、枇杷、
北美鹅掌楸。
②掌状网脉:主脉2条以 上
如 南瓜、悬铃木、
木芙蓉。
枇杷羽状网脉
3.平行脉序:
叶脉呈平行或近平行
(单子叶植物特征) ①直出平行脉
如 淡竹叶、麦冬。 ②横出平行脉: 如 芭蕉。 ③射出平行脉: 如 棕榈、蒲葵。 ④弧形脉:
如 玉簪、铃兰 。
A.淡竹叶,示平行脉序 B.玉簪属一种,示弧形脉序
1.乔木 2.灌木 3.草本 4.攀援藤本 5.缠绕藤本 6.匍匐茎
变态茎的类型(熟悉):
植物的茎由于长期适应某些特殊环境而发生形态 、结构、 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称茎的变态。
(一)地下变态茎
根状茎 块茎 球茎 鳞茎
玉竹(根茎)
生姜(根茎)
半夏(块茎)
荸荠(球茎)
百合(鳞茎)
菱 角
(二)地上变态茎
如丁香、女贞缺少托叶; 石竹、龙胆缺少叶柄和托 叶。
叶片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称“叶形”; 叶片的顶端称“叶尖”; 叶片的基部称“叶基”; 叶片的边缘称“叶缘”; 叶片中的维管束称“叶脉”。 ★★ 其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及叶脉不同的植物
有所不同,是植物分类及鉴别依据。
2.叶柄:水生植物叶柄上具气囊;含羞草叶柄 基部具膨大的关节,称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 置和休眠运动;台湾相思树的叶片退化,叶柄 变成叶状。伞形科、禾本科(叶舌、叶耳)植 物的叶柄扩大成鞘状,有保护、支持作用。
一次羽状分枝上再形成羽状复叶。如唐松草
(4)多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两次以上,其
最后一次羽状分枝上再形成羽状复叶。如南天竹
4、单身复叶: 总叶柄顶端只生有一个叶片,总叶柄呈翼状,在叶柄
顶端有关节与叶片相连。如柑橘、酸橙
3.5、叶序 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
常见的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如 浮萍、菱、睡莲等。 物维管束内吸取水分
6、寄生根:植物体产生的不和定养根分伸。入寄主体内,吸
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如 菟丝子、
桑寄生、槲寄生等。
二、茎
一、茎的类型(掌握):
(一)依茎的质地分为: 1 木质茎: 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茎。
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木本植物”。
分 乔 木: 植株高大,主干明显。
灌 木: 植株主杆不明显,基部多分枝成纵生的枝干。
为 木质藤本: 茎细长。需缠绕或攀援于其它物体上生长。
2、草质茎: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质地较柔软的茎。 一年生草本、两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3、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肉质多汁而肥厚的茎。
(二)依茎的生长习性分 Ⅰ.直立茎 Ⅱ.缠绕茎 Ⅲ.攀援茎 Ⅳ.匍匐茎 Ⅴ.平卧茎
4.叶卷须:
叶全部或部分变 成卷须,借以攀援它 物。
如豌豆的卷须是由羽 状复叶上部的小叶变 成;菝葜的卷须是由 托叶变态而成。
谢谢!
(七)叶片质地:
叶片的质地可分以下五种: 膜质 (半夏); 革质 (枇杷) 草质 (薄荷) 肉质 (芦荟、垂盆草)
3.4单叶与复叶(掌握)
(一)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 个叶片。 其叶柄的腋处有芽。 如 厚朴、女贞、枇杷等。
单叶
(二)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叶片。
总叶柄: 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 其腋处有芽。
脉序: 叶脉在叶片中的排列方式称脉序。 可分为:
二叉分枝脉、
网状脉、
平行脉 。
1.二叉分枝脉:
叶脉呈多级二叉分枝状。
(蕨类植物特征)
如 银杏。
每条叶脉均呈多级
二叉状分枝,是比较
原始的脉序。
D.铁线蕨属一种
E.银杏
2.网状脉序:
主脉明显主脉分出许多
侧脉,与细脉交织成 网状。(双子叶植物 特征)
①羽状网脉:主脉1条
3. 羽状复叶 叶轴较长,小叶片在叶轴俩侧排列成羽毛状。 (1)一回羽状复叶 叶轴不分枝的羽状复叶。 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一枚者,称奇数羽状复叶。 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两枚者,称偶数羽状复叶。
(2)二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一次,形成许 多侧生小叶轴,在小叶轴上又形成羽状复叶
(3)三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两次,其最后
(一)叶片的全形
松 车前草
铃兰
银杏 细辛
金钱草 侧柏

慈姑
戟叶蓼
(二)叶端形状(叶尖)
(三)叶基形状
心形 耳形 箭形 楔形 戟形 盾形 偏斜
穿茎 抱茎 合生穿茎
截形 渐狭
(4)叶缘
叶片的分裂
根叶裂口深度不同分为: 浅裂、深裂、全裂。 ⑴ 浅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不超过(或接近) 叶 片宽度的1/4,(或叶片中心至边缘 的1/2). ⑵ 深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超过叶片宽度的1/4, (或叶片中心至边缘的1/2). ⑶ 全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几乎到达中脉或 叶柄顶端。
2、根据叶片边缘裂片的排列方式分为: 羽状、掌状、三出 分裂。
(1)羽状分裂:裂片呈羽状排列。 可分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
(2)掌状分裂:裂片呈掌状排列。 可分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
(3)三出分裂:裂片呈三出排列。 可分三出浅裂、三出深裂、三出全裂。
叶脉和脉序:
叶脉: 叶子当中的维管束称叶脉。 分 主脉、侧脉、细脉。
芦苇(叶鞘)
含羞草(叶枕)
台湾相思树(叶状)
苦荬菜
元宝草(穿茎叶)
3.托叶: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形状多 样。成叶状的如豌豆等;与叶柄一起愈合成翅状 的如月季等;卷须状的如菝葜;托叶刺如刺槐; 托叶鞘状的如蓼科植的全形
1.圆形(盾形) 2.椭圆形 3.匙形 4.扇形 5.肾形 6.心形7.倒心形 8.楔形 9.披针形10.箭形 11.菱形 12.三角状卵形 13. 线形 14.卵形 15.菱形
如百合、贝母、洋葱等; 膜质鳞菲叶薄:,常干脆而不呈绿色。
如麻黄的叶、洋葱鳞茎、慈菇、 荸荠球茎上的鳞叶等。 此外,木本植物的冬芽(鳞芽)外亦具褐色膜质 鳞片叶,起保护作用。
3.刺状叶:
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刺状,起 保护作用或适应干旱环境。如 小檗、仙人掌类植物的刺 是叶退化而成; 刺槐、酸枣的刺是由托叶 变态而成; 红花、枸骨上的刺是由 叶尖、叶缘变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