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中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药材加工贮藏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基于当代的药材加工现状,药材贮藏现状这两点,找出药材加工贮藏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对其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药材加工现状贮藏展望
1.药材加工现状
药材加工包括对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以及后续为了更适合使用而进行的炮制加工。

产地加工是去除非药用部位和异物的第一道工序。

同时它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为满足药性的需要。

其二是同一品种区分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需要。

其三是便于药材及时干燥,防止其霉烂变质。

而炮制的作用则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性,提高药材的纯净度等。

1.1产地初加工现状
由于药用部位的不同,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

有些药材要去种皮和果皮,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2)对于花类药材通常则是采摘后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从而保持药材的香气,如红花、金银花等。

(3)一般果实类药材的初加工则是采收后直接晒干或烘干即可。

但对于果实大且不易干透的药材,如佛手、宣木瓜等应切开干燥。

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药材,如栝楼、山茱萸等,则要先去除瓤、核后干燥。

(4)皮类药材的加工一般采后,趁鲜,切成片或块,再晒干即成。

(5)对于根及地下茎类药材的加工一般须先洗净泥土,而后除去须根、芦头和残留枝叶等,再进行大小分级,趁鲜切片、块或段,然后晒干或烘干,如白芷、丹参、牛膝等。

对于一些肉质性、含水量较高的块根及鳞茎类药材,就必须先用沸水稍烫一下,杀死细胞,有利于水分的蒸发,然后再切成片晒干或烘干。

对于干燥后难以去皮的药材,如丹皮、桔梗等应趁鲜刮去栓皮,对那些含淀粉、浆汁足的药材,如天麻、何首乌等应趁鲜蒸制,然后切片晒干。

(6)全草类药材的加工采收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尤其是含芳香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忌晒,以避免有效成分损失。

有些全草类药材在未干透前就应扎成小捆,再晾至全干,避免散失,如紫苏、薄荷等。

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肉质叶类,如马齿
苋、垂盆草等应先用沸水略烫后再进行干燥。

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药材产地加工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

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加工方法的继承与收集整理,如周氏杭白芍的加工[1]、吕氏商品光山药的加工[2],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加工方法的质疑与发展,如对硫磺熏蒸方法的商讨[3]。

但还是药材产地加工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工方法混乱,缺乏统一标准。

道地药材因其地区不同,风俗不同,加工方法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加工方法。

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药材的质量良莠不齐,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二是加工方法落后,技术含量低。

目前我国的道地药材产区大多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很多方法其实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了,但我们的药农至今还在使用。

比如虽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白芷采用硫磺熏,但至今白芷药材道地产区的产地部分药农还在采用该方法。

再如,我国人参道地产区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的人参产区环境基本相同,但由于我国人参加工方法远落后于韩国,导致国产长白山人参价格不及韩国高丽参的十分之一。

1.2炮制加工现状
中药的炮制的方法有多种,有炒法,炙法,缎法,蒸煮,霜制等方法。

炒法包括炒黄、炒炭、炒焦、米炒、麸炒等方式,而炙法则包括酒炙、醋炙,姜炙,盐炙等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设备也越来越齐全,如今一般的药材饮片厂都使用机械来炮制药材,极少使用人工来炮制了。

则大大提高了药材的加工效率,加快了药材加工产业化的进程。

常见的炮制机械有:滚筒式炒药机,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等。

2.药材贮藏现状
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有专门的贮藏的仓库。

(1)对于重点养护品种,如山药,党参,当归,黄芪,甘草,杏仁等这,这些商品容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应该选择建筑结构好的、干燥、凉爽、具有药熏条件设备的仓库。

(2)花类药材具有不同的色泽和芳香气味,容易霉变或褪色,贮藏时要严格控制仓库的湿度,同时还有具备必要的吸潮设备进行吸潮,传统方法是使用生石灰来控制湿度的。

(3)全草及地上部分品种,这些药材不容易变质,且由于其质轻体大,一般贮藏在一般性仓库。

(4)易燃药材,必须储藏在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安全地点,还必须要有安全和消防设施。

(5)细贵药材一般单独存放,这些药材经济价值高,
贮藏的地点要有安全可靠的设备。

中药材贮藏极其重要,我国每年因为药材的贮藏不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药材的贮藏不当会引起受潮、发霉、虫蛀,而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特别是经过
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易发生此类现象。

被虫蛀的药材,虽残留有
未被蛀虫的部分,但因已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且内部组织遭到破坏,有效成分受到损失,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

药物发霉后,有效成分改变或消失,对药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

因此药材贮藏要格外注意:要分类贮藏,注意控制好温度、水分,注意防潮[5]。

3.展望
中药现代化的前提是中药材生产的现代化和规范化,但目前药材的加工贮藏中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

如中药材加工的方法落后,加工研究方法不规范,贮藏不当引发药材变质,贮藏技术研究科技技术低等问题[6]。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进行以下一些研究,以促进中药材现代化的发展。

3.1推进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进程
虽然中药材产地加工和中药饮片炮制分别处在中药产业的不同阶段,且加工的对象不同,但是二者是中药生产过程密不可分两个阶段,人们通常把他们称之为加工炮制。

中药产业化的发展给中药产地加工和中药炮制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平台。

随着产业化程度的加大,这种模式将会增多,最终形成主流[7]。

3.2加强产地加工理论研究建立产地加工质量标准
中药材品种繁多,属性复杂,往往一种药材所含化学成份多达百种以上,但就大多数常用、大宗的栽培药材来说,其主要有效成分还是清楚的。

倘若我们对药材产地加工方法进行研究,在以传统的加工方法为基础上,结合药材生产当地的条件,利用如今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不同条件下加工炮制药材,测量各加工炮制方法的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找出有效成分流失最少同时又简便易行的加工方法。

总结归纳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中药材产地加工。

建立健全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质量标准,从而规范产地加工的操作程序[8]。

[1]周永良.杭白芍的产地加工[J].中国中药杂志,1996(4).
[2]吕建新.商品光山药的一种加工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27-28.
[3]刘志敏.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硫黄熏法加工药材的看法[J].中国中药杂
志,1997(7).
[4]郑美子.浅谈医院药房中药材的加工和贮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1,4(3):141-142.
[5]王栋,范圣此,李安平.中药材贮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5):416-419.
[6]都晓伟,孟祥才.中药材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2005(S1).
[7]杨俊杰,张振凌.中药材产地加工与中药饮片炮制一体化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17-818
[8]曲琰,贾天柱.中药材产地加工现状及展望[C]//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会员代表大会.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