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PPT课件
27
CO2潴留
PH
呼酸
肾减少HCO3¯排出
血HCO3¯
低氯血症
28
六、临床表现
(一)呼吸困难 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表现为节律、频率、幅度的改变
中枢性:潮式、间歇式、抽泣样 慢阻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气延长→浅 快→浅慢、潮式
29
(二)发绀 为缺氧的典型症状
30
(三)精神神经症状 缺氧:
急性:错乱、狂躁、抽搐、昏迷 慢性:智力、定向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6
(三)按病变部位分类 中枢性呼吸衰竭: (泵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肺衰竭)
7
病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疾病 胸廓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8
慢性呼吸衰竭
9
病因
1.气道阻塞性病变 2.肺组织病 3.血管疾病 4.胸壁及胸膜疾病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10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由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
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又称二氧化碳麻醉(carbon dioxide narcosis
22
脑血管
缺O2和CO2潴留
血管通透性增 加
挤压脑组织 压迫血管
脑间质水肿 脑二)对心脏、循环的影响
13
3.血管疾病 肺血管炎和复发性血栓栓塞,晚期可引起 呼吸衰竭,栓塞往往使原有呼吸衰竭恶化。
14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肺部正常,原发疾病主要在脑、神经通路
或呼吸肌,导致无力通气。
15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1、肺通气不足 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3 、 通 气 / 血 流 比 例 失 调 ( ventilation-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重症哮喘等
呼吸衰竭
11
2.肺组织病
肺炎、尘肺、严重肺结核、肺气肿、弥漫
性肺纤维化
肺泡减少、有效弥散
面积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
12
4.胸壁及胸膜疾病 脊柱疾病可以引起呼吸衰竭,常伴有肺心
病,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等亦可引起,外 伤、骨折、气胸等常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4
分类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I型 缺氧为主 PaO2<60mmHg
II型 缺O2伴CO2潴留 PaO2<60mmHg PaCO2> 50mmHg
5
(二)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如:ARDS 慢性呼吸衰竭(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如:COPD
perfusion mismatch) 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5、其他:氧耗量增加等
16
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 发生机制
1、肺通气不足图1 当肺泡通气不足时,动脉血O2及CO2变化方 向相反
17
肺 泡 O2,CC2 分 压
肺泡通气量(L/min)
02 CO2
18
2、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指O2、CO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
缺氧: 脑组织 先兴奋 后抑制 轻度缺氧:注意力 中度缺氧:定向障碍 烦躁 谵妄 重度缺氧:嗜睡 昏迷
21
CO2潴留
脑组织
早期:抑制皮质,脑细胞兴奋性
中期:PaCO2>60mmHg
间接引起皮
质兴奋(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精神错乱)
后期: PaCO2>80mmHg
皮质下层抑制
(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困难)
先兴奋、失眠、烦躁(切忌用镇静剂!) → 后抑制:淡漠、昏睡、昏迷(肺性脑病)
31
(四)血液循环系统
CO2潴留:静脉充盈、皮肤充血、湿暖多汗、 血压升高、脉搏洪大、心率加快;
25
(四)对消化系统和肾功能的影响
缺O2
损害肝细胞,ALT上升。
消化功能障碍
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增加
CO2潴留
肾血管痉挛,血流减少,尿量
减少、肾功能不全
26
(五)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严重缺O2
细胞能量代谢
产生能量不足
乳酸 无机磷
钠泵功能障碍
Na+和H+入细胞内
使细胞内K+入血 高K+
胞内 代酸
代酸
心率 心输出量 血压
缺O2
肺小A收缩
肺A高压
CO2潴留
心率 心输出量 血压
24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氧<60mmHg 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使通气加强, 氧<30mmHg 呼吸抑制作用 P器a,CO使2 其轻兴度奋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化学感受 P用aCO2>80mmHg 呼吸中枢抑制、麻醉作 注意氧疗方法
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 O2的弥散能力仅为CO2的1/20。 弥散障碍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
19
3 、 通 气 / 血 流 比 例 失 调 ( ventilationperfusion mismatch)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肺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
20
五、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病生)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黎燕
1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 理变化
2.了解呼吸衰竭时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失衡 及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3.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
病例
患者,老年男性,咳、痰、喘35年,劳力性气促15 年,复发加重伴嗜睡12小时入院,入院查体,嗜睡、 球结膜水肿,唇微发绀,呼吸16次/分,气管居中, 肋间隙增宽,胸部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可 闻及哮鸣音、肺底湿罗音,心率98/分,音剑突下明 显,P2大于A2,肝肋下1cm,双下肢浮肿(+)。 入院后急查血图分析,WBC 12.3×109/L,中性粒细 胞90%,血气分析:PH 7.30, PO2 50mHg, PCO2 70mmHg, HCO3-40mmol/L。
1该患者人院时有那些诊断? 2治疗原则是什么?
3
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 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 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 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 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明确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 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 60mmHg 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 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等致低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