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教案

中国文化教案


前言 第一章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文化”的内涵与界说, 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概念,认识学习《中国文化 概论》的目的、意义,了解学 习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文化的含义 2.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3.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4.中国文化的未来
三、课堂讨论题 怎样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 的文化传统?
第二章 地理概况&第三章 历史发展 地理概况&
一、学习目的要求 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理解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了 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掌握各个 时期的主要文化思想主流。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历代疆域 3.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4.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5.中国历史的发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孔孟之道 2.老庄思想 3.墨家学说 4.法家学说 5.汉代经学 6.魏晋玄学 7.宋明理学 8.清代朴学
9.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 (一)天地山川崇拜及祭祀 (二)祖先崇拜及祭祀 (三)君师圣贤崇拜及祭祀 10.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二)中国佛教的宗派 (三)喇嘛教源流与达赖、班禅 (四)反佛思想和灭佛斗争 (五)佛教与中国文化 (六)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
中国文化
本学科主要内容
介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概念, 介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类 型、特点、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要考察古 代的政治、经济、伦理、哲学、文学、历史 学、科技、艺术、教育等。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 阴法鲁 著 2.《中文化概论》 王宁 主编 3. 《中国文化概论》 金元浦 编 4. 《中国文化概论》 李宗桂 编 5. 《中国传统文化》 张岂之 编 6. 《文化与价值》张岱年 著
三、课堂讨论题 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体现 在哪些方面?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学
一、学习目的要求 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大致的了解, 弄清古典文学的种类,对各种文学体 裁的代表性作者有初步的认识。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诗词作品及诗人 2.散文及其作者 3. 3.辞赋及其作者 4.戏剧及戏剧家 5.小说及小说家
三、课堂讨论题 为什么说儒学带有宗教色彩?
古代教育& 第八章 古代教育&第九章 科举制度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了解其形 式、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认识到科举制的 利与弊。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古代的学校教育 2.明清时代的国子监 3.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4.古代的家庭教育 5.清代的学塾教育 6.科举以前的选士制度 7.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8.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 9.科举制的流弊与启示
11.道教 (一)道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 (二)道教的发展与宗派 (三)道教文化和道教胜迹 12.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教义 (二)伊斯兰教的宗派斗争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四)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五)现存伊斯兰教胜迹 13.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分裂 (二)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课堂讨论题 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姓氏与名、 第四章 姓氏与名、字、号&第五章 汉 字
一、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中国姓氏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来源, 掌握中国人的名、字、号,掌握汉字的历 史和汉字的现代化进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2.姓氏的主要来源 3.古代的望族与大姓 4.姓氏混杂与谱谍 5.全国姓氏数量
6.中国人的名、字、号 7.汉字的产生 8.现存最早的文字 9.石鼓文 10.汉字的结构——六书 11.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12.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三、课堂讨论题 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有哪些?
第六章 学术思想&第七章 宗教信仰 学术思想&
一、学习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中国古代的主要 学术思想和各家学说,了解各思想流派 的中心内容。了解我国的主要流行宗教, 了解中国佛教的特点,了解关于基督教 和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
三、课堂讨论题 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第十二章 传统建筑
一、学习目的要求 对我国的传统建筑形式与内 容有一般的了解,能辨别和欣赏 不同样式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古代城池 2.宫殿建筑 3.帝王陵寝 4.万里长城和关隘 5. 5.古代桥梁 6.古代园林和亭台楼阁 7.宗教祭祀建筑 8.装饰性建筑 9.衙署与会馆 10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 11.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三、课堂讨论题 发扬传统文化与引进、借鉴西方文 化是矛盾的吗?试分析说明。
三、课堂讨论题 中国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主要表 现有哪些?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一、学习目的要求 了解中国文化对周边及其它国家 的影响,认识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外国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交融。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 2.海陆“丝绸之路” 3.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 4.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5.郑和下西洋 6.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三、课堂讨论题 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 和局限是什么?其带来的启示 有哪些?
典藉藏书& 第十章 典藉藏书&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
一、学习目的要求 对典籍藏书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了 解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经书 2.史书及其类别 3.类书和辞书 4.方志 5.官藏与私藏 6.版本与善本 7.图书分类 8.天文与历法 9.农学 10.算学 11.医学 12.地学
三、课堂讨论题 中唐“新乐府运动”对乐府诗歌的 继承与发展有哪些?
各类艺术& 第十四章 各类艺术&第十五章 风俗习惯
一、学习目的要求 初步了解中国的各类艺术形式,学会欣 赏以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了解中国民 间传统的风俗习惯以促进民族融合,增强民 族间的纽带。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书法艺术 2.雕塑艺术 3.戏曲艺术 4.绘画艺术 5.民族音乐艺术 6.楹联艺术 7.茶酒与烹调 8.衣冠服饰 9.婚俗与葬俗 10.民族祥瑞动物 11.传统名贵花木 12.民族节日 13.其他崇尚和禁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