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学中常见概念辨析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或等。
相对性状:种生物的种性状的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的现象)3、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的片段)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上)。
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
关系:基因型+___________→表现型5、几种交配方式(1)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3)测交:让F1与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4)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5)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1)豌豆是严格传粉植物(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2、由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了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P:YYRR×yyrr↓ ↓F1:黄圆F1: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 yyR--Y--rr yyrr ::::::3、在F2 代中:表现型:两种亲本型:__________ 、__________两种重组型:__________ 、__________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每一种基因型占1/16)单杂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 (每一种基因型占______)双杂合子YyRr (基因型占_______)4、常见自由组合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2)基因型类型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Bb×bb后代2种表现型Cc×Cc后代2种表现型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间期:(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后期: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末期: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3)减数第二次分裂((有、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
末期:分裂,每个细胞形成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______________(2)过程:略3、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复制复制一次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版权所属576107544有无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无变形分裂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三、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②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3)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与体细胞不同的是,精(卵)原细胞可以通过的方式增殖,又可以进行形成生殖细胞。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六、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1、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该生物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卵细胞。
七、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进入卵细胞,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________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另一半来自。
2、受精卵遗传物质组成: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由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各提供一半,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是由_____________提供。
3、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
八、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数二看三判断”1、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若为偶数——看有无同源染色体2、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3、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例1: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也就是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原因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杂交实验分析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其他内容1、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
第三节伴性遗传一、概念: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基因,其性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性别决定方式:1、由_____________决定(1)XY型:XX为雌性,XY雄性,其子代性别取决于精子中所含性染色体。
(2)ZW型:ZZ为雄性,ZW雌性,其子代性别取决于卵细胞中所含性染色体。
相关生物:鸡、鸟类、家蚕等。
2、由基因决定3、由环境决定4、由染色体数量决定:如蜜蜂中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是单倍体,而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1)男性患者________女性患者。
(2)交叉遗传。
即男性→女性→男性。
(3)一般为隔代遗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1)女性患者__________男性患者。
(2)世代相传(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伴Y遗传的特点:(2)男病女不病(2)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伴X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X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四、遗传方式的判断1、确定是否为细胞质遗传----通过正交反交确定2、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只有雄性患病,且父传子,子传孙3、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不病非伴性。
4、对于还不能确定的,可采用假设-代入法,逐一排除不可能的情况。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________等人进行。
2、实验过程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