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论文竞赛参赛论文——专项规划城市新区电信专项规划研究——以《株洲武广新城通信专项规划》为例摘要:通信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网络的载体,是城市建设信息社会的基础。
而通信的规划关系到人们的切实需求,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株洲武广新城通信专项规划》在分析了株洲市武广新城通信现状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通信基础设施的具体规划方法,包括通信的需求预测以及通信基站、通信管道、通信局房等的规划,确定武广新城通信的发展目标,指导其通信建设。
关键词:通信规划武广新城通信建设局所规划1.引言1.1通信基础设施的概念通信基础设施是指支撑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技术、网络、物理资源和保障其有效运转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具体讲通信基础设施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基础层面和网络层面。
基础层面是指用于搭建信息网络所需的物理资源,是各种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
网络层面是建立在基础层面之上,面向社会各行业,应用各种技术组建的各种信息网络。
此外为了保障上述两个层面有效运转,需要相关支撑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法规、管理机制、技术标准、人才培养等。
因此,通信的规划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出发,与城市规划、道路等多方面结合[1]。
1.2规划区域通信发展概况株洲武广新城位于武广客运专线株洲西站为中心的地域,占地约11平方公里,离市中心约12公里。
东接快速环道、湘水湾,北望神农城、湖南工业大学、栗雨休闲谷,西邻京珠高速公路,南抵湘江新城,地理交通及区位优势突出,是株洲城市南北向发展、承上启下、西拓湘潭极为关键的区域,是株洲市未来的副中心,也是两型社会示范的重要区域。
其通信在最近几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局所设备方面,现有中国电信株洲分公司通信局所一座(马家河机房),为租用机房,其他运营商规划范围暂无局所机房。
电缆网络方面,武广新城范围内共有光缆交接箱7座。
通信管道方面,已修建好的集约管道有湘芸路的东侧,和炎帝大道的两侧,以及部分环线管道(均为6孔管道)。
通信基站方面,规划范围内基站过少,西站内各电信运营商通过室内分布系统能满足一定的需求,站外则仅能满足低密度的语音通话。
为充分发挥武广新城各种通信设施的功能,满足现实需求,编制了《株洲武广新城通信专项规划》,对武广新城的通信建设进行了科学选址和合理规划,确保满足其通信需求。
2.规划方法探讨2.1通信局所位置的确定方法通信局所的规划方案主要考虑以汇聚设备为中心覆盖周围两公里的半径范围的终端设备(特殊网络接入范围也不超过3公里的距离)。
局所建设的部署要根据电信、移动、联通、湖南有线四家运营商的网络组网原则以及现有网络的资源情况和局所周边未来业务的发展情况,同时结合网络安全,施工、维护方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局所位置,划分局所覆盖范围,并根据覆盖用户确定局所建设规模[2]。
局所又定位为汇聚机房局所、一般汇聚节点机房两种,属于汇聚层,节点与节点之间采用环形网络结构进行保护,所有业务由汇聚机房上连至城域网。
2.2通信管道规划方法通信管道按照统建共用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应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等规划和建设方案,除考虑使用外,还应考虑形成管道网络、实施可能性和经济性。
在终期管孔容量较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40m是,应在道路两侧修建通信管道;当小于40m时,通信管道应建在用户较多的一侧、并预留过街管道,或根据具体情况建设。
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应考虑楼外预埋通信管道与建筑物的建设同步进行,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
对于待建区域的建筑物,应考虑预留楼外预埋通信管道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的位置。
城市桥梁、隧道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道或者留有通信管道的位置。
1)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有悬空跨度;2)需采用机械顶管施工方法穿越道路路基。
建筑红线内的通信管道宜采用塑料管或钢管,选择原则如下:(1)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塑料管:1)小区主干、配线管道;2)管道的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与渗漏的排水系统相邻近;3)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4)地下障碍物复杂的地段;5)施工期限急迫或尽快要求回填土的地段。
(2)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1)管群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2)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重;3)有强电危险或干扰影响需要防护;4)有可能遭受强烈震动的地段;5)建筑物的通信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3)地下通信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最小净距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2.3通信光交规划方法光缆交接箱处在主干层边缘,对配线层光缆起到分纤、转接调度作用,是规划建设的重点之一。
光交位置应尽量设置在交叉路口、道路边,即路边光交,也可考虑设置在多个集中商务楼宇、小区的合适位置,即小区光交。
商业楼宇可结合用户规模考虑设备间设置ODF 架或光分纤箱。
光交覆盖范围一般在0.5-1km,在用户密集区的商业区可适当缩小覆盖范围,而纯住宅小区、工厂、学校、医院等区域可扩大覆盖范围。
路边光交应根据道路、管道走向划分的管辖范围,一旦确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变动。
一般不进行交叉覆盖。
路边光交的光交接箱箱体容量建议使用1152芯箱体(两个运营商共一箱体),使用容量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光交至局所的主干光缆(每个运营商)首次布放应至少在60芯以上,以72芯为主(在同一个路口的两个“两两合一”的光交之间,用一根110的碳塑管连通)。
小区光交设置在驻地网小区,箱体内安装分光器。
容量大小应根据用户规模设计288-576芯。
光交主干光缆可采用12-24芯。
小区光交一般适合对大型的多层住宅小区、别墅区进行单点集中覆盖。
高层商业楼、户数多的单栋高层住宅楼适合安装光分纤箱多点集中覆盖。
箱体容量为48-72芯,采用挂墙安装。
主干光缆采用树型结构汇聚多个光分点。
2.4无线基站规划方法首先,无线网络覆盖应与业务规划相结合,室外与室内覆盖并重;其次,网络的设计要具有良好的向前扩展性,即系统容量能满足用户增长需要;再次,要规划好无线支撑系统的建设,能提供不同用户的QoS等级服务;最后,考虑网络规划规模、技术手段的未来发展和演进方向[3]。
2.5规划目标对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做到定量和定位,切实有效的指导通信设施的建设,保障通信事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期内,机楼、管道资源应统一规划,可考虑共同建设,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尽量满足不同运营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
机楼和管道的统一规划建设模式,在满足各运营商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城市通信基础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终达到促进社会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通信管道:管道建设达到100%道路全覆盖,建立起覆盖全区、容量上能满足各通信运营商、广电公司及其它专线光缆网络组网需求的管道网络。
3.规划内容探析3.1通信局所位置规划新建设局所三处,分别为:武广机房、湘芸路机房、武广西机房,规划采取四个运营商合建的形式,共享以上三个地块的机房。
根据各个运营商的具体需求,规划有线对每个机房的面积为12平米,电信,联通,移动对每个机房的为50平米。
武广机房规划为区域内核心汇接局,机房面积需要相应的扩大,其中湖南有线为90平米,其他3家运营商为150平米,另外各公司均规划90-120平米的营业厅。
3.2通信管道规划原则武广新城区域新建集约化管道,采取共建共享原则,考虑到各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需求,结合网络规划需要,规划新建集约道路管道出局口为24孔(分为两个方向出局,每个方向12孔;在12孔管道内,移动公司和电信公司各占4孔,联通公司和湖南有线各占2孔),普通道路管道为6孔。
规划中进小区的集约管道的入口一次性预留到位,统一建设成4孔(各运营商一孔);出局(机房)以及道路口的管道接头井采用人井,道路管道直连井采用手孔。
本规划新建设的3处局所(机房)的出局管道均为两个方向。
在管道施工建设的同时,将一次性把各单位规划的道路光交基座建成。
十字路口管道至少需横穿三条道路,连通四方位(同时建议全程管道备用一孔)。
3.3通信光交规划本规划对于道路光交和小区光交的位置及用途进行了严格的分类。
根据控规的道路走向和各地块人口规模,本规划将采用目前最集约的方式对光交进行设置,道路光交和小区光交(每个运营商)基本采用576芯的箱体,其中道路光交根据道路的走向解决1公里内的用户需求;小区光交采用分光式交接箱,解决550个左右的小区用户的需求。
共规划道路光交40个,小区光交约728个。
根据武广新城片区的整体规划方案,建议光交新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要求,做到一次施工、长期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对已有建筑和环境的破坏,因此本次规划的新建光交将采用双开门光交,一次建设两两共享。
3.4无线基站规划近期共规划42个基站(并配置室外机柜),不参与共建机站的运营商采用30米以下单管景观铁塔,参与共建机站的两家运营商将共享基站,采用40米以下单管景观铁塔,安装于各马路边(一般以十字路口为主),按照各运营商各一座,按照两层天线平台考虑,并预留3个室外机柜的安装平台,所有基站的塔桅和天线均需进行美化改造,充分保证美观、和谐的要求。
每座高杆灯、路灯塔基站的市电引入按照220V电压6KW进行引入,配置蓄电池200AH。
远期无线基站以楼顶宏站为主(待建筑物完工时,各运营商自行租赁,本规划不作考虑)。
同一运营商基站选址间距宜选择在500~700米,根据环境可选择三角形、直线型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排列,周围视野开阔无严重阻挡,有针对性的覆盖区域;市电引接处安全便捷且供电环境和供电质量良好,光缆接入也方便,施工环境和安全有保障,以后的维护抢修工作方便快捷等,该区域基站配置S111即可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中心区域配S222形成成片覆盖。
考虑投资成本,建议采用宏基站和射频拉远基站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设。
周边区域基站类型宜选择满配的多载频宏蜂窝,保证EVDO信号的连续覆盖,从容量和覆盖上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基站配置配以S111为主,以后可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有选择的对基站进行扩容升级。
对于该区域热点地区和高话务地区采用射频拉远基站,重点考虑该类基站的后备电源容量问题,防止因停电时间过长,后备电池容量不足而造成大面积网络瘫痪。
对于商住小区建筑物相对密集,建筑物平均高度也相对最高,阻挡也相对严重,但又不能将基站建在高层建筑之上,因此可充分考虑利用基站周围建筑物的阻挡分割覆盖区域[4]。
规划采用CDMA无线网络接入方式,新建宏蜂窝基站3个,射频拉远基站17个,共计新增基站20个,站型配置:中心区域为二载频并全部开通3G业务(S222+S111),其他区域为:S111+S111(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进行扩容),新增1X载扇96个,DO载扇60个,共计新增载扇159个;另外联通公司与移动公司基站数量分别规划为20个和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