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一些概念
1. 教育
a)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b)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c)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以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
3. 德育
a)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首先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b)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4. 德育过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的过程。
5. 教育目的
a)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b)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c)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要要求。
6.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7.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8. 德育目标是通过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9. 教育制度
a)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b)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0.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1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2. 教学原则是根据对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3.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道德目标和道德过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4. 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老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5.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总和
16. 教学手段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7.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8.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9. 德育内容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
20. 德育途径是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21. 教育
22. 教学过程。
23. 德育
24. 德育过程
25. 教育目的
26. 培养目标
27. 教学目标
28. 德育目标
29. 教育制度
30. 师生关系
31. 教学
32. 教学原则
33. 德育原则
34. 教学方法
35. 德育方法
36. 教学手段
37. 教学模式
38. 教学评价
39. 德育内容
40. 德育途径
1.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物质形态
2. 教育措施指教育者在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时所采用的各种办法。
3. 教育内容是教育根据教育大纲,有目的的经过选择加工的,最有价值和最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物。
4. 教育手段是教育煮了达到其教育目的,围绕教与学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
5. 教育规律
6. 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化。
7.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组织文化。
8.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消散的。
9. 个体身心发展是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10. 最近发展区,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1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
12.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效果。
13.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14. 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