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植物观赏实习报告篇一: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XX年5月5日-5月7日实习地点:新乡辉县太行山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5.认识植物并对植物和其生活习性和所属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实习内容: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里采集植物并拍摄照片,回来后向老师询问植物种类,认识植物名字,并制作成植物标本。
然后查阅书籍对植物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所属科所属属。
实习总结:上周六孟老师带我们去了辉县太行山,主要目的是让我们认识植物。
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高兴,每次实习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因为我感觉实习是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验证。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未知的事物。
所以这次实习大家都准备了很久,周六大家带着欣喜的心情去了太行山。
5月5日上午十点多我们一行人就到了辉县太行山里,天气有些干燥,印象中以前去的山里面水都比较多,这里水分不是很充足,下车后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安排的住所,经过安排大家都安顿了下来,这时已经到了中午。
我们是分组进行实习的,每组七八个人,每组发的有塑料袋,剪子铲子等采集工具。
中午吃过饭后大家都休息了一下,准备下午采集植物。
三点多孟老师和王老师带领我们下山采集植物,一路上孟老师和陈老师不断给我们指导,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植物,以前从来没有在意过,原来自然界还有这么多植物我们不认识也没有见过,我在惊叹原来孟老师懂这么多,我在想象哪一天我才能达到这水平,也许我永远不会有这么专业了,但我还是希望我能认识更多的植物。
下山不是很累,虽然天很热大家很有激情。
上山就没有那么舒服了,以前听人家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感觉这是不确切的,因为我这时的感觉是上山有点累。
晚上吃过饭大家开始整理植物制作标本,孟老师和陈老师都出来给我们指导,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整理,标本制作完成,我们组成果还可以一下午采集了六十多种。
5月6日早上老师带领我们上山采集植物,气候有点干燥,天气有点热。
早上吃过饭以后孟老师带领大家上山采集植物,一路上给大家作出指导,十点的时候到了目的地,由于天气十分炎热老师说能爬山的继续爬山,其余的可以选择休息,一部分学生选择了爬山,我也去了,山挺高的。
下午大家继续整理植物制作标本。
5月7日,天气阴,有点想下雨,大家出去没多久就下了,但是继续前进,回来后就准备会学校的事了。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我亲手收集并鉴定了部分植物,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掌握了制作标本的方法及要求,使我对学习植物学产生了很的大兴趣。
在此次实习中,我同时得到了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增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在此次野外实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在向老师询问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更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
实习真的很艰苦,要走的山路真的很长,但有了同学和老师在身边,难吃的自带午饭也在大家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咽了下去,漫长的山路也在脚下渐渐逝去,踏着脚下的台阶,我们走上了一条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路??我要谢谢学校给了我们实习的机会,大学同学四年,很少有一个班这么团结的时候,此次实习的经历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亲身经历。
才最能体味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愈是艰苦,愈是刻骨铭心!毫无疑问,这将是我一生都难忘的野外实习生活。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了很多植物1、元宝槭属: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冠近球形;树皮黄褐色或深灰色,纵裂;一年生的嫩枝绿色,后渐变为红褐色或灰棕色,果体扁平,有不明显的脉纹,翅宽约1厘米,长与果体相等或略短;果柄长约2厘米;两果翅开张成直角或钝角。
花期4~5月;果期8~10月。
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怕高温暴晒,又怕下午西射强光。
2、山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形态: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树皮光滑,为灰褐色。
油茶树单叶互生、花为两性白色,10月开花后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油茶树会有罕见的花果同株现象。
果实为蒴果,多为圆形。
种子多为黄褐色,有光泽,呈三角状。
3、槐花属:豆科槐属植物形态:槐花为多生花,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盛开时成簇状,重叠悬垂。
小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以黄色或黄白色多见,也有其他颜色如紫红色,通常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4、蛇葡萄属: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形态:蛇葡萄木质藤本。
枝条粗壮,嫩枝具柔毛。
叶互生,阔卵形,长6~14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通常3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较大的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具细毛,下面淡绿色,被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3.5厘米,被柔毛;花多数,细小,绿黄色:萼片5,几成截形;花瓣5。
长圆形,镊合状排列;雄蕊5;雌蕊1,子房2室。
浆果近球形或肾形,宽6~7毫米,由深绿色变蓝黑色。
5、臭椿属:苦木科臭椿属植物形态: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
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
枝条粗壮。
小枝粗壮。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卵状披针形,叶总柄基部膨大,齿端有1腺点,有臭味。
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
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
翅果,有扁平膜质的翅,长椭圆形。
种子位于中央。
6、桑葚属:桑科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
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被毛,总花梗长;雄花序长,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
核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花果,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
7、牛繁缕属:石竹科植物形态:全株光滑,仅花序上有白色短软毛。
茎多分枝,柔弱,常伏生地面。
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5.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波状,上部叶无柄,基部略包茎,下部叶有柄。
花梗细长,花后下垂;苔片5,宿存,果期增大,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2深裂几达基部。
蒴果卵形,5瓣裂,每瓣端再2裂。
花期4—5月,果期5—6月。
8、蛇莓属植物形态:蛇莓是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白色柔毛。
茎细长,匍状,节节生根。
三出复叶互生,小叶菱状卵形,长1.5~4cm,宽1~3cm,边缘具钝齿,两面均被疏矛橇,具托叶;叶柄与地片等长或长数倍,有向上伏生的白柔毛。
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副萼片5,有缺刻,萼片5,较副萼片小;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着生于扁平花托上。
聚合果成熟时花托膨大,海绵质,红色。
瘦果小,多数,红色。
9、芍药属: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形态:叶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两侧又各有一束叶,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
果实:蓇葖果,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茸毛,有小突尖。
2-8枚离生,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内含种子5—7粒。
种子:黑色或黑褐色,种子大型,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10.、大戟属:茜草科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含有白色乳汁。
根细长,圆锥状。
茎直立,上部分枝,表面被白色短柔毛。
单叶互生;几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6厘米,宽6~12毫米,全缘,下面稍被白粉。
11、玉簪属:百合科玉簪属植物形态:宿根草本。
株高30cm-50cm。
叶基生成丛,卵形至心状卵形,基部心形,叶脉呈弧状。
总状花序顶生,高于叶丛,花为白色,管状漏斗形,浓香。
花期6月-8月。
同属还有开淡紫、堇紫色花的紫萼、狭叶玉簪、波叶玉簪等。
性强健,耐寒,喜阴,忌阳光直射,不择土壤,但以排水良好、肥沃湿润处生长繁茂。
12、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形态: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
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
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缩。
果肉柔软,五味子-中药材饮片常数个粘连一起;内含种子1~2枚,肾形,棕黄色,有光泽,坚硬,种仁白色。
果肉气微弱而特殊,味酸。
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
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13、野地黄属:玄参科植物形态: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
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
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甜、微苦。
14、小叶白蜡学名:小叶白蜡树科:木樨科属:白蜡属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10-20m。
芽黑褐色,外被糠秕状毛。
羽状复叶,小叶7-13,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下面密生细腺点。
聚伞圆锥花序,花杂性。
翅果倒披针形。
15、八角枫学名:八角枫科:山茱萸科属:八角枫属别名:华瓜木,櫙木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米,胸径40厘米。
常成灌木状。
树皮淡灰色、平滑,小枝呈“之”字形曲折,疏被毛或无毛。
叶柄下芽,红色。
单叶互生,卵圆形,基部偏斜。
全缘或微浅裂,表面无毛,背面脉腋簇生毛,基出脉3~5,入秋叶转为橙黄色。
花为黄白色,花瓣狭带形,有芳香,花丝基部及花柱疏生粗短毛。
核果卵圆形,黑色。
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用途:是良好的观赏树种。
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又可作为交通干道两边的防护林树种。
构树16、构树学名:构树科:桑科属:构属别名:构桃树、构乳树、楮树、楮实子、沙纸树、谷木、谷浆树、假杨梅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
单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卵圆至阔卵形,长8—20厘米,宽6—1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3—5深裂(幼枝上的叶更为明显),两面有厚柔毛;叶柄长3—5厘米,密生绒毛;托叶卵状长圆形,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