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景观节点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景观节点绿化方案设计说明

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景观节点绿化方案设计说明1、基本概况1.1项目概况四川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境内,跨老君、佛门、青莲、万家四乡镇共有十一村,公园经营面积1116. 4h m2,由凌云山、白山片区和横达山片区两大片区组成,其中凌云山、白山片区面积816. 13 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 44"-106°13'38",北纬3 0°44' -04"3 0°4 6 7 1 4";横达山片区面积3 0 0.27 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6' 22"-10 6°18' 13",北纬3 0°4 4' 0 9"-3 0°45' 54" 。

四川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中丘中谷和低山深谷地貌,海拔高度介于330 -600米之间。

公园以凌云山、白山、横达山为主体,属四川盆地中皿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低于河谷平坝,一般在1 7℃左右,一年内8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 8℃左右,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6.5℃。

夏季温度变化小,相对温差。

一般在6℃至8℃之间,春秋季变化较大,相对温差在8℃至1 4℃之间。

四川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景观节点位于凌云山、白山片区,本次规划主要包括:老君入口沿线及两旁空地(大高嘴—大转角、大转角—双土地、双土地—三清殿道观、大高嘴、大转角处);双土地周边及沿线林中空地(双土地—佛儿门、双土地转角、双土地旁空地);拓展中心、来凤坡、观佛台、欢乐街口、欢乐街—马岩山、凌云水库—景区入口、石书卷—将军林、大转角—海龙居农家乐、药王洞上、佛儿门公路下、神仙磨。

1 .2区位与交通分析四川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南充市区10km,距南充新机场4km,南充至重庆、成都、广安三条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以及直达市区的机场大道交汇于凌云山下,景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

2、绿化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困森林法》(2000);(2)《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5132-95);(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森林防火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围水土保持法》;(7)《四川省绿化条例(2002年修正)》;(8)《旅游规划通则》:(9)《四川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1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9 8-1999) :(11)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正式施行);(12)《凌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13)《凌云山文化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3、总体设计构架3.1指导思想本次绿化设计本着绿色、生态、人文、简洁、自然的现代景观设汁理念,结合景点、节点实际,采用同归自然的造园手法来突出森林公园的园林景观主题,将园林景观纳入森林公园整体环境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景观格局。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森林公园的不同功能要求,创造个幽雅的环境,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主要以乡土树种力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运用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使公园植物景观富于变化,色彩丰富。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公园节点景观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森林公园中道路在满足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功能的同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景点桐适应。

小品不仅可以对绿地起到延伸和衬托的作用,又独立成景。

(4)重要景观节点绿化围绕公园文化的内涵,营造出“四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森林公园的景观特性。

3.2设计原则(1)功能性: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各个节点的功能与作用,把人为活动与景观有效的结合起来。

(2)整体性:注重节点景观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3)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与周围环境融合的设计手法,减少跳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4)空间感:结合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运用丰富的植物素材,采用分隔、围合筹方式来形成多元化空问。

(5)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罔(立面和平面)、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美感。

4、植物配置4.1配置原则(1)在植物配置上,充分考虑该地气候、土壤特点,通过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

(2)以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前提,使绿化树种兼顾景观、休憩、疗养、保健等功能,逐步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藤草棚结合的较完整的区系植物群落,提高游览观光价值和防护功能,总体上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微观上为游人提供不同植被群落多彩多姿的观赏内容。

(3)体现森林公园的地域特征,重点栽植南充市本地乡十树种,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黄葛树、银杏等为基调树种,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

(4)体现森林与园林相结合的思想,配置上采用规则式排列与自然形式搭配,使公园景观表现出富有节奏感的现代城市韵律,又体现出幽静的自然山水情境。

(5)与公园总体布局、功能相呼应,针对公园不同功能的空问布置相应的植物及植物组团。

4.2配置方式(1)规则式和自然式结合:开阔场地采用规则树池或图案形式的花坛、灌木种植带、地被植物等,具有强烈时代感:而人面积绿地和部分休憩空问采用自然式手法,营造出一种“自然丛林”的生态景观效果。

(2)多层次绿化:充分满足人们在空问上对“绿色”的需求,在低层、中层、高层采用立体化植物配置。

植物栽植形式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并配合各种盆栽,尽可能做到灵活多变、层次丰富。

(3)线形绿化:直线、流线型的植物种植在空间上产生纵深感以及通过强烈的图案特征、强化视觉感受。

在整个公园的肯点绿化方案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有所侧重,方案包括包括景观平面布置、立面布置、园林小品选择、树种选择及其景观特色等。

5、节点景观设计四川凌云山森林公园重要景观节点主要包括:老君入口沿线及两旁空地(大高嘴—大转角、大转角—双土地、双土地—三清殿道观、大高嘴、大转角处);双土地沿线及沿线林中空地(双土地—佛儿门、双土地转角、双土地旁空地);拓展中心、来凤坡、观佛台、欢乐街口、欢乐街—马岩山、凌云水库—景区入口、石书卷—将军林、大转角—海龙居农家乐、药王洞上、佛儿门公路下、神仙磨。

5.1欢乐街口5.1.1现状分析该处有近180度的公路转角,落差近10米,上下公路之间空地有黄葛树、油麻藤、红继木球等植物,但杂草较多,藤树纠缠、层次凌乱,需重新进行绿化。

5.1.2设计思路考虑转角处的实际地形,和与前段公路的一致,上部公路边栽植小琴丝竹,上下公路之间空地栽植春鹃、洒金珊瑚、光叶石楠、南天竹、海栀子等低矮灌木造型,即满足上山游客欣赏路边美景,又将公路上下分隔。

5.1.3具体设计表5-1 植物配置表5.2马岩山5.2.1现状分析该处为马岩山东方三圣石窟群,石窟对面靠近陡崖边有尚未绿化的开阔地,芦苇丛生,影响景区的整体形象,必须进行绿化。

5.2.2设计思路拟在此处栽植一片腊梅园,冬季开花、芬芳四溢、浸人心脾。

5.2.3具体设计表5-2 植物配置表5.3停车场—东方三圣—达摩祖师洞5.3.1现状分析此处为一环形的石板游步道、道路两侧植被较差。

5.3.2设计思路考虑游步道宽度较窄,拟在道路两侧栽植小型灌木带,如用小叶黄杨和红花继木交替扎边,宽度50cm。

5.3.3具体设计表5-3 植物配置表5.4神仙磨5.4.1现状分析此处是通往马岩山景区的毕竟通道,在一公路转弯处,位于一水塘上面,目前为农耕地,尚未绿化。

5.4.2设计思路拟在此栽植一片樱花园,给过路游客展现季节变化、在万绿从中体现色彩的变幻。

5.4.3具体设计表5-4 植物配置表5.5佛儿门公路下5.5.1现状分析该处为佛儿门到拓展训练中心的公路岩石下,面积不大,但植被很差,对面看起来光秃秃,有必要进行绿化。

5.5.2设计思路栽植较为耐瘠薄、干旱的乡土常绿树种大叶女贞,密度稍大,可迅速郁闭成林。

5.5.3具体设计表5-5 植物配置表5.6双土地—佛儿门5.6.1现状分析该道路两旁原来栽植有天竺桂,因干旱等原因,目前保存情况较差,故需重新补植。

5.6.2设计思路栽植常绿为主的天竺桂,有利于提升景区道路绿化档次。

5.6.3具体设计表5-6 植物配置表5.7大高嘴—大转角5.7.1 现状分析此处为景区老君入口沿线,目前公路两边栽有刺桐,由于夏秋季树叶干枯凋零,致使观赏价值不高,加之长期以来疏于管护,目前参差不齐,凌乱不堪。

5.7.2 设计思路采用生态观赏设计和整体效果相结合,拟选择杜英栽植,枝叶茂密,霜后部分叶片变红,红绿相间,景色宜人,宜于林缘、路口丛植、景区入口和道路两旁绿化。

5.7.3 具体设计表5-7 植物配置表5.8 大转角—双土地5.8.1 现状分析该路段位于老君入口前方600米至双土地沿线,目前栽有杜英(单边行道树),看上去极不协调,平衡系数较低。

5.8.2 设计思路补齐单边杜英,使之左右协调、相容一体,形成杜英长廊效果。

5.8.3具体设计表5-8 植物配置表5.9双土地—三清殿道观5.9.1 现状分析该段为通往白山道教城必经路段,目前沿路两边栽有少量杜英,尚需补植全路段。

5.9.2设计思路栽植枝叶繁茂和有红绿叶色变化的杜英,使之与双土地辐射的三条交通要道形成一点三线的杜英长廊。

5.9.3具体设计表5-9 植物配置表5.10大高嘴5.10.1现状分析此处为老君至景区入口沿线转角右侧空地,面积较小,目前未作任何绿化。

5.10.2 设计思路采用现代景观设计,采用灌木、草皮相结合的方式,使其层次分明,错落有序。

5.10.3 具体设计表5-10 植物配置表5.11.1 现状分析此处为将军林(景区观景点之一)对面,为三台地、目前未做任何绿化。

5.11.2 设计思路拟栽植一片香樟园。

香樟树枝叶秀丽,树大浓荫,树势高大雄伟,树冠广圆形,容易成林,与对面将军林遥相辉印。

5.11.3 具体设计表5-11 植物配置表5.12 佛儿门-拓展中心5.12.1现状分析位于佛儿门至拓展中心左侧山坡,山上现有天竺桂、柏木等树种,由于立地条件差,树木涨势欠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