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施工组织设计1(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一、施工组织31、组织体系的建立4本工程中标后,我公司将在5天内组织机械、人员进场,成立段工程项目经5理部,全面负责该合同段的建设工作,实行项目施工。
项目经理部享有生产、6人事、经济调配权,全面负责该项目的质量、进度及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7部工程技术质检部,计划财务部,机电物资部、生产安全部、中心试验室、综8合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及路基、路面及垫层施工队。
92、施工机构人员配置10本工程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
11工程技术部:7人,部长1人、技术员3人、质检员1人,道路工程师1人,12试验工程师1人。
13计划财务部2人,部长1人,会计师1人。
14机电物资部1人、部长1人。
15生产安全部:3人、部长1人,安全员1人。
16中心试验室:2人、主任1人,试验员1人。
17综合办公室:4人,主任1人,资料员1人,保卫2人。
18路基、路面施工队:90人。
19施工总人数:高峰期均100人左右,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增减人员。
20项目部下设四部二室,即:21质检、技术部:具体负责工程技术、测量、质量控制检查、资料管理等工作。
22生产安全部:具体负责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含周材)的调配、施工进度23及安全文明施工等项工作。
24中心试验室:具体负责工程试验分析与检验工作。
25物资设备部:具体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设备管理、维修、保养26及调运等工作。
27经营管理部:负责工程预算、结算、财务等项工作。
28综合办公室:现场保卫、生活保障、对外关系协调以及文档管理。
29根据该项目工程的特点,组建路基施工队1个,路面施工队1个、桥梁涵洞30施工队1个。
31二、工程管理321、工程管理方式及目标33本工程中标后,将严格按菲迪克条款进行管理,管理目标为:34保质量: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要求,确保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35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36保工期:按施工计划合理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3月20日,计划交工37日期2013年8月19日,总工期控制在150日历天内。
38保安全:在施工期内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材料使用的管39理规定。
402、工程管理方法4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技术指标,计划各项工程开、竣工日期,完42成工程量,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并对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43分析。
44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新工艺的研究、设计,45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工作秩序。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采用全面质量管理。
46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指标层层落实,分解到人。
47三、准备及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运到施工现场方法481、技术准备49(1)开工前,组织现场所有管理人员熟悉与会审图纸,学习有关规程、规范50和标准,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
51(2)编制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
52(3)做好主要构配件的统计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
53(4)积极做好有关试验,现场取样,做出各阶段混合料组成配合比、54石灰土强度和压实度等实验,以指导施工。
55(5)中标、签订合同进点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接桩及复测工作并根56据施工需要进行加密,按图纸要求放出路基中线、边线,并标出涵管(井)、结57构物的位置及轮廓,重新绘制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审58核认可。
592、现场准备60(1)水:生活用水各临时驻地利用水罐车外拉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附近61水网接入,施工用水可取自水质检测合格的池塘,已达到合理用水的目的。
62(2)电:生活及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可以从附近电源接线解决,营63地自备一台250KW发电机组。
64(3)通讯:项目经理部及有条件的分营地均设程控直拨电话,项目部设传真65机一部,主要人员配移动电话,工地施工点采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系。
66(4)设备到位:各种施工设备利用平板车从公路运输到位,自卸汽车利用公67路自行到位。
683、劳动组织准备69工地设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部配备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70资料员、财会负责人。
根据该工程特点,选配精干的路基路面人员、设备维修71人员和其他等有关人员。
(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详见附表)72工人于开工前三天进场,进场后由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73育。
为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由项目经理和技术员、工程师对班组长和74工人逐级进行工程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项工程的施工75工艺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降低成本和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76等。
774、物资准备78根据工程需要,各标段确定各施工区段对材料、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79及时组织货源,办理订购手续,安排运输及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对80特殊的材料、构件、机具更应提前准备。
具体内容:81(1)所需材料应尽量申报数量、规格、落实货源,尽快到现场。
82(2)确定各种材料进场的数量、时间、区段地点。
83(3)砼预制件按需要数量、规格应提前预制,检验合格后,分类堆放,84满足工期要求。
85(4)砂、石、水泥、钢材按需要数量。
提前进场,检查、复检合格后方86可用于工程。
87(5)对现场配制各阶段混合料组成配合比及各种掺合剂、外加剂等均应88由试验室提前试验,确定配合比,符合检验标准后才能使用。
89(6)进场材料、构件及设备分区堆放,并严格检验、检查及核对数量和90规格,并有标识。
91(7)合理安排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车辆的进退场时间。
925、机械设备准备(见主要机械设备表)936、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94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建施工该项目经理部,调配过硬的施工队伍和良95好的施工机械设备投放该项目。
所有参与该项目施工的员工,立即行动起来,96做好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及时派遣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和工程技97术人员组成前期工作队先赴现场进行驻地建设,解决场地、电力、电讯、供水98(包括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建立工地试验室、整修便道,尽快完善生活、生99产设施,为大批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做好前期工作。
100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做好路线控制点桩的交接和技术交底工101作。
试验人员到位后,立即进行有关材料土石样试验和各种配合比试验,材料102主管部门进行料源调查,确定材料采购及运输方法,机械人员做好施工机械设103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104分期分批在5天内进场完毕。
具体实施见下表:105四、施工总体布置106根据工程特点,整个工程施工需设必要的临建、场内外交通等设施,以满107足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需要。
1081、临时设施布置109临时驻地布置,根据本合同段现场条件,综合地形及施工机构设置要求,110按项目经理部,路基路面施工队考虑。
111项目经理部,考虑交通,通讯及施工管理等因素,项目经理部设在附近,112住房主要考虑利用民房,仓库等临建采用简易活动板房。
(其中包括中心试验113室),生活用水就近解决,电源采用外接动力电源并另自备一台80KW发电机组。
114路面施工队布置在项目部附近即项目部拟设在交通方便处,便于指挥生产,115在租用的民房除作生产、生活、办公外;还应设现场中心试验室。
1162、工程区段划分117本工程路基工程不划分施工区段,路面划分为两个区段,各工序连续交叉118作业。
1193、各分项工程施工工期安排120若我单位中标,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条件及我方投入的人员设备数121量,计划在2013年03月20日开工,2013年08月19日竣工,施工工期控制在122150日历天内完成。
123五、工程概况1241、建设地点125工程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境内。
1262、项目概况127本工程分为18个标段,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共计37座,项目计划投资总128额约3571万元。
129130131(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132133一、施工测量134一、总体测量工作程序135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置水准控制点→测定桥梁中线136→局部放样。
137二、原测量控制网(点)的复测138开工前对建设、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原测设的网139型和等级,并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复测。
复测140和计算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其点位才能使用。
141三、控制系统的建立142针对本标工程的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143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44(1) 平面控制系统145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等级为一级的平面控制系统,即方位角闭合差14610为测定系数,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系统布设时,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147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工程外围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业主提供的控制148点。
导线点的埋设规格采用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附录的金属标志图设149置。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受施工道路交通的影150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151(2) 高程控制系统152建立以导线为基础,等级为三等的高程控制系统[即环线闭合差为+12√153Lmm(L为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由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154导线点上。
155(3) 放线控制156本标工程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为桥梁平面位置及高程控制。
157(4) 放线方法158a、平面放线159根据提供线路控制点的大地坐标,线路控制点的平面放线坐标放线的方法160进行测设。
测设后需对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采用沿线路中心方向放线复测法,161保证对中误差小于2mm。
162b、高程放线163利用导线点上的高程控制系统,用水准仪将标高引至高程控制点。
164四、水准测量165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观测时应使用双仪高法,并采用两166个以上的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
167五、仪器的检测和控制网的复核168测量人员应小心爱护测量仪器,严格按规范和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项目169部测量组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在用仪器的常规检验和校正。
公司按有关规定,定170期把仪器送到指定的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171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至少每月复核一次。
当点位可能遭到破坏、位移172或对该点的精度有怀疑时,应立即与相邻点进行联测,确认精度达到要求才可173以继续使用。
174六、施工测量保证措施1751、安排熟练的测量技术人员和工人组成测量组,专职负责测量工作,配备176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