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7题;共40分)1. (2分)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A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 .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D .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2. (2分)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该地的纬度可能为()A . 10°NB . 10°SC . 50°ND . 50°S3. (2分) (2013高一上·桂林期中) 当太阳直射在120°E经线上,121°E的地方时是()A . 12时B . 12时4分C . 11时56分D . 12时15分4. (2分)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

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下列各题。

(1)黄河站在北京的()A . 西北方向B . 东南方向C . 东北方向D . 西南方向(2)此时,北京时间为()A . 6月4日8时B . 6月4日16时C . 6月5 日16时D . 6月5日8时5.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下列地理现象,主要由内力作用引起的是()A . 长江三峡的形成B . 黄河三角洲在不断扩大C . 移动沙丘向前移动D . 东非大裂谷还在继续张裂6. (2分) 2011年6月4日,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南的普耶韦火山群持续喷出高热烟灰及石块,大量火山灰及石块冲上云霄。

结合材料及图5回答问题。

(1)图6中表示导致普耶韦火山灰蔓延到阿根廷的气流是()A . AB . BC . CD . D(2)图7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别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A . 7,aB . 3,bC . 2 ,cD . 1,d7. (2分) (2019高二上·会泽月考)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回答问题(1)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A . 320米B . 397米C . 412米D . 506米(2)关于图示地区说法可信的是()A . 在N地看不到甲村B . 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C . 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D .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乙村处的河段自北向南流8. (2分) (2018高三下·淄博开学考)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

壶穴一般是由于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河谷中风化坑和壶穴的空间分布图(注:O米表示观测地点的高度)。

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下列关于河谷风化坑和壶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风化坑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区域B . 河流壶穴发育位置较低,分布在-1米的河谷区域C . 由于流水不断侵蚀打磨,壶穴口径边缘坑坑洼洼D . 风化坑在河床相对抬升后,由积水风化而形成(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废弃的河流壶穴逐步转化为风化坑的顺序是()A . ①②③B . ③①②C . ③②①D . ②①③9. (2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A . 地形地势的影响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 . 热带气旋的影响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0. (2分) (2017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径流量相对大的两个年代()A . 水面高,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B . 水面低,流水的沉积作用强C . 水面低,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D . 水面高,流水的沉积作用强(2)据材料分析该水文站所处河段,在2003年后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 . 径流量逐年减少B . 河流含沙量逐年增大C . 水污染严重D . 洪涝灾害加剧(3)下列措施能遏制水面海拔高程这种变化趋势的是()A . 在水文站以上河段流域退耕还林还草B . 跨流域调水C . 疏通河道、加固河堤D . 在水文站以下河段修建水库11. (2分) (2014高一下·武威期末)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人口增长的模式是()A . 高﹣﹣低﹣﹣高B . 高﹣﹣高﹣﹣低C . 低﹣﹣低﹣﹣高D . 低﹣﹣低﹣﹣低12. (2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邻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 . 劳动力价格较低B . 技术水平较高C . 消费市场较广D . 资金较雄厚(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 . 廉价劳动力B . 交通运输C . 研发能力D . 环境质量13. (4分)读曹妃甸工业区火电建设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共生模式总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曹妃甸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产业部门是()A . 火电、海水淡化B . 海水淡化、盐化厂C . 火电、盐化厂D . 建材厂、海水淡化(2)该地盐化厂产盐最丰富的时间为()A . 9~11月B . 3~5月C . 7~8月D . 2~3月(3)下列关于曹妃甸发展建材厂的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远离消费市场B . 原料成本低C . 交通不便利D . 能源供应不足14. (4分)读“某城市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时段,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增加的是()A . 5~6时B . 7~8时C . 16~17时D . 21~24时(2)市民在该租赁点选用公共自行车主要用于()A . 上下班(学)B . 休闲健身C . 周末出游D . 商务活动15. (2分) (2019高二上·宝坻期末)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

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A . 西南季风B . 亚洲高压C . 亚洲低压D . 副热带高压(2)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A . 为了节省建筑材料B . 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C . 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D . 有利于通风散热16. (2分) (2018高二下·武邑开学考)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及倡导低碳出行,但目前出现了找车难、乱停乱放、随意破坏等问题。

以下措施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是()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使用人群的文明意识②增加单车投放量,提高其使用费用③提高单车质量,增强操作技术难度④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单车数量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17. (4分)下列不属于遥感技术系统组成部分的是()A . 传感器B . 信息传输接收装置C . 目标物D . 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二、综合题 (共3题;共56分)18. (16分) (2019高三下·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

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

据记载,1792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图1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

表1 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望加锡7345333912351276648153283273549艾利安格拉204243269181371041.341655161(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地球运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洲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分析,望加锡远洋海渗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茫咖撒人回归途中甲地遭遇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19. (20分) (2017高二下·宁波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

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

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

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20.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

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7题;共40分)1-1、2-1、3-1、4-1、4-2、5-1、6-1、6-2、7-1、7-2、8-1、8-2、9-1、10-1、10-2、10-3、11-1、12-1、12-2、13-1、13-2、13-3、14-1、14-2、15-1、15-2、16-1、17-1、二、综合题 (共3题;共56分)18-1、18-2、18-3、18-4、19-1、19-2、19-3、20-1、2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