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光100居住区调研报告

阳光100居住区调研报告

设计师用智慧的勇 气打破传统建筑的拘 谨,创造出了梯形的阳 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
承认,梯形的阳台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使用带来一些麻烦。 两组建筑中的构架
打破了建筑的孤立,牵 起心灵交流的桥梁,那 一刻,邻里尘封的坚冰 悄然融化,建筑开启的 对话传递着城市生活的 点滴感动。 3、第三期——丹麦童话的建筑表达 建筑与童话邂逅, 是梦想的写真,也是对 生命本源的冥想与追 溯。来自童话之乡—— 丹麦的 SHL 皇家建筑 设计院执着于追求光 线、色彩和环境的均 衡,用空间童话唤醒了人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在山与水之间, 感知生命的本源,一份自由,一份简朴。设计师将湖湘意韵融入 现代主义,以童话的纯粹与简单的笔触线条,在厚重的湘楚大地 上装点出一山和谐、一水宁静,在繁华与静谧之间,独占这般风 景独好的经典,满足对生活品质的孜孜以求。 第三期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设计师倾心保留的地块上 40000 平
简朴但不简单、自由却无不羁、青春不事张扬,这便是最后的 奢华!
1、第一期——细微处见高超 细节处,知微察著是万千态度的本质,也是澳大利亚 DCM
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建筑思索最忠 实的语调。无数个细节生成了建筑 的整体轮廓,每一个细致因子都在 建筑的具象营造中不可多得;褪去 粗拙的浮华,从“细”发思,彰显 的是建筑本色的存在。
3、历史文脉 座落于岳麓山脚下,承载着千年书院气息的熏陶,听着“惟 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吟唱,饱尝湘江水的滋润,这片土地从古 至今就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加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 师范大学三大国家 211 工程重点高校,30 余所高校、职校、中小 学校区,总达 30 多万的高校师生,集成长沙唯一名副其实的“大 学城”,中南大学新校区在新城三期西侧的兴建,更是促进着区域 的教育产业飞速发展,高素质人居形态卓然于世。 在一、二期已入住的 3500 户业主中,来自岳麓大学城及长沙
阳光 100 国际新城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阳光 100 国际新城 景观设计单位:丹麦 K&B 国际园林设计公司 建筑设计单位:一期澳大利亚 DCM 建筑设计事务所、二期日安藤忠
雄设计事务所、三期丹麦皇家设计院 SHL 开发商:阳光 100(湖南)置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阳光 100 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66667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200000 平方米 总户数:6500 户(一、二、三期) 获得奖项:04 年被亚洲房地产学会、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经济观察
到的和感受到得便是简约。纯粹的几何立面形式、简洁凝练的线 条、和谐而张力十足的色调组合,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赋予了建 筑极致的美感和生命力。当宁静让位于喧嚣,简朴附庸于奢华, 阳光 100 坚守着那份执着的梦想:简约的建筑语言勾勒着内心最 质朴的情感,典雅着那份真实、自然,在城市的这方角落,体验 的,是灵魂深处的心境。
目前有 17,152,603,804, 905,908(西),912 七条公交 线路直通市内各大繁华中心,全天候的阳光 100 始发班车直达荣 湾镇;劳动路过江隧道即将动工建设,与城东中心区更加紧密; 规划中的长沙市地铁 3 号线五年内将铺设运行,使得出入更加方 便快捷。
2、建设背景及现状分析 长沙阳光 100 国际新城是由阳光 100 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 建设的。阳光 100 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连锁品牌房地产 企业集团,创建于 1992 年,至今有 17 年的历史。目前在北京、
长沙阳光 100 国际新城 一共分四期建 设,一期:澳 大 利 亚 DCM 建筑设计事务 所、二期:日本安藤忠雄设计事务所、三期:丹麦皇家设计院 SHL, 四期仍在规划阶段,现在尚在三期的建设中。 已建设的三个时期,虽然都秉承了阳光 100 的设计理念,但是结 合了不同时期三个世界级建筑事务所的设计风格,也使长沙 100 国际 新城的三个时期各具特色。 1、内外交通组织
阳光 100 国际新城身居大河西融城双核心地,岳麓山南、湘江 西岸,大学城南区核心,紧邻南二环,扼守大长沙西南门户, 长 株潭“先导区” 核心,以得天独 厚的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构 筑了新长沙 120 万平米气势恢宏的国际人文社区。
作为城市山水大隐之地,集结了主城区 6 大主题景观公园群 落:岳麓山、湘江、后湖公园、橘洲公园、洋湖垸湿地公园、金 牛山生态公园。在公园和景区中徜徉,流连忘返,参悟千年潇湘 之水和世间万物中的那一份博爱情怀,更是回归于宜居的奢华定 义。
米原生态湖泊,3000 千米浪漫环湖水岸线,在分享一、二期成熟 商业之余,私享亲水岸线,畅想新一代长沙人的湖居生活高度。 湖,是最后的宁静。
这一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 80 米的最大楼间距与仅 1.47 的容 积率,虽然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楼体户内无遮挡的通风采光,延伸 了主人观山揽湖的视野角度,增强了楼栋间的私密性,但也提出 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土地利用紧张的中国,这样的设 计是否过于奢侈? 三、新城三个时期的主要方面的比较
主要道路规划图
一期的主入口在小区 的南部,与南二环直接相 连,二期与三期的主入口分 别在各自小区的东面,二期 的主入口位于小区商业街皇后路,与一期的次入口对街相望。二期与 三期通向南二环方向的次入口方便,通透。 小区内部纵横交错的路网形成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流线。各地块留 有独立的机动车辆出入口和交通系统,机动车在主干道在区内形成环 路,机动车辆可到达每幢住宅楼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和紧急救 援提供了必要的通道。 采取人车分流的通行设计,在景观处人性化布置人行通道,沿带 状绿化区域设置休闲步行道并与每幢住宅相连,移步异景,景中有人。 一期中心设景团区,两边为车行道,人走中央,车行两边,远离汽车 的干扰,进一步也提高了小区的交通安全系数。二期众多的分景团也 通过走梯的设置,将其远离汽车道路,三期湖面的设置更有利于将汽 车的污染与噪声与湖光生 活很好的隔离。
在这一期的建筑中,最重要的 细节当然是嵌在楼体上的五彩缤 纷的色块。尽管不同的人对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有不同的感受, 即使许多人都认为这样跳跃的颜色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感觉,但我 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色彩洋溢着的是心灵的青春活力与梦想,勾 勒出的是生活的张扬个性,这也正是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一期的建筑组 团在布局上的特点也 十分明显:中轴线对 称布局。也许这在现 代而时尚的居住区布 局中并不多见,也许 有人会认为这条中轴 线破坏了其中的活力,但正是这条中轴线所意蕴的内在谦和与这 片土地所沉淀的文化底蕴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2、第二期——“清水混凝土”的境界
随着中南大学新校区的落成,与其一路之隔的阳光 100 国际 新城的物业价值正日益看涨,商业市场和租赁市场已初显繁荣盛 景。2006 年时,房子均价每平米才只有 2900 元,而到 2009 年房 子均价已涨到了 5000 元;新城二期中的 36 平米的小户型公寓,
租金已经从几百元涨到了 1000 元。除建筑成本的上涨等因素外, 我们发现,大学城的优势作用也不容小觑。
全国连锁机构——阳光 100 俱乐部举行的露天电影、画展、水上狂欢夜、亲子活动、藏品 交流会等大型活动,增进了社区的交流,引领着社区的国际时尚 生活方式,也将湖湘文化的魅力渲染其中。
着眼现在,看高未 来,在长沙新一代人居 价值中,教育配套不禁 成为重要的标杆之一。 业已兴建的阳光 100 中 小学可供 2200 余学生 就读,加之社区诺贝尔 摇篮幼稚园,阳光 100 国际新城也将成为长沙市唯一拥有从幼儿 园、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的全系教育配套的大型社区。 二、规划理念——简,最后的奢华 漫步于阳光 100 国际新城,不论是走在一期或是二期中,看
人车分离的小区道路
2、组团结构
一期住宅区周围布置高层 住宅区,点状分布,错落建设, 小区内部建有 2 幢 4 层高的低 层住宅,形成中间低,四面高 的态势,以求得小区内部舒展、 开阔的空间感受,中央绿地后
市小区会二期成条状的紧密建设,密不透 风的紧凑感,但是通过高敞的楼体通 道,带给人们一丝心里的平衡,楼间 的绿化景观设置也间接的减弱了楼 盘的紧凑感。社区幼儿园设置在二期 区域内。
理工大学等 1630 名大学教师占 到近 50%,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业主高达 70%以上,被誉为“中 国学历最高的社区”、“湖湘第 一人文生态名盘”。
在岳麓山下,后海西岸谈 古论今、博弈修身,湖湘文化 包围其中,与高素质人群为邻,
人生价值也被潜移默化。 4、配套设施
社区拥有长沙社区中唯一的八泳道国际泳池、省图书馆唯一 社区分馆、红房子艺术馆、建行含浦支行、大型餐饮超市、社区 国际风情商业街等高档配 套设施,从生活购物、餐饮 娱乐,到医疗教育、运动健 身一应俱全,形成了五分钟 一站式生活服务圈。
报评为“亚洲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创意奖” 04 年被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评为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 试点项目 04 年被建设部评为“创新风暴中国社区规划示范住宅”
目录:
一、新城概况 二、规划理念——简,最后的奢华
三、新城三个时期的主要方面的比较 四、热点户型分析
附:居住区情况调查表
一、新城概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一期几乎没有地上的停车位置,全部利用地下空间,这一方面的 设计没有被第二期采纳,在第二期中除了地下停车场以外,还设置了 一些地上的停车位置。虽然地下有直接入户的电梯设备,但是由于地 下还是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地下停车场显得异常冷清,一方面 说明在停车场这一部分缺乏管理,另一方面很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成为事故多发的危险地带,正如雅各布在描述街道的安全性一样,大 家都熟知一条经常被人们使用的街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空荡荡 的街道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活跃地,虽然地下停车场是小区内部的设 施,但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所以安全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第三 点地下停车场的闲置造成了宝贵的地下空间的浪费,这和设计者的初 衷相悖。本是利用设计将空间立体化利用,节省空间的设计,但由于 日后的管理不当,却造成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偏低的问题。但是我相 信通过时间的推移,随着物业法执行的推进,物业与业主两方会真正 的站在一个位置,尽心尽责的管理好自己负责的社区,解决一切由于 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与矛盾。第三期尚在开发建设阶段,三 个时期的车位费大概为 6~9 万不等,第一期的车位费偏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