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课件部编
你看到了什么?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 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 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 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教养是表现在个人 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贸然 (mào) 遵循 (xún)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字词疏通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kè)守:严格遵守。 遵循:遵从;依照。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汲( jí)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尴(gān )尬( gà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②如何判断 一个人是否 有教养。
④优雅风度 能够表现一 个人的教养。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 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只有在公共 场合才体现出教养,在家里对亲人漠不关心,缺少体 恤,那么他在公众场合可能就是为做样子,有教养是 假象。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妻子儿女是 弱者无需忌惮,亲人们更能包容其缺点,没有教养的 人便会在家里露出可恶的“真容”,所以在家里的表 现往往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色或说本质。一个在家 里没教养,在外面却彬彬有礼的人甚至可能是一个自 私虚伪的人。 赞同作者的看法。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的言谈举止就是“教养”的具体体现,我们对待家 人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 。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筛选信息,抓住中心观点。
字词正音
恪守 (kè) 箴言 (zhēn) 自吹自擂 (léi)
允诺 (yǔn) 妨碍 (ài)
矫揉造作 (jiǎo)
愚蠢(chǔn) 絮絮叨叨(dāo) 积淀 (diàn)
谚语 (yàn) 大发雷霆(tíng) 涵养 (hán) 汲取(jí) 尴尬 (gān gà)
一、引入论题——教养(1) 二、讨论有无教养的表现(2-12) 三、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13-17) 四、归结教养的本质——尊重(18)
文章是如何论述课文的中心论点的?
①什么是真 正的教养。
③从待人处 事等角度论 述一个人是 否有教养。
⑤归纳结论:以尊重的 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 几分智慧,便会自然地 拥有优雅风度并将修养 优雅的举止付诸实践。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 动。
忸怩niǔ ní作态: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 子。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整体 速读课文·动 感知 手标记
1.利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扫清 阅读障碍。
2.勾画关键性的句子。
3.感知文章内容,划 分结构层次,归纳大意。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 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1.作者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 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 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 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一个有教养的人 ,待人处事绝 不会自吹自擂。
作者先从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谈起,再得 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在对众多事例 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 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 教养。(对比论证)
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 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 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 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 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 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 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 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 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 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 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 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 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 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彬(bīn )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 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矫(jiǎo )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 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论教养》的 文章,领会作者对教养的看法和认识,以 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 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 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政治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 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 学。1938年,入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71年, 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 夫斯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他是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代表作品有《罪犯的 纸牌游戏》《伊戈尔远征记》《古代罗斯文学 研究》《俄罗斯文 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 我感觉,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展示自我修养。
教养是优雅的基础,“优雅风度”是 “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判断一个 人“教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人 时时处处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 自己的观点?
写作特色 1.由现象到本质,针对性强。 2.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3.论证严密,层层推进。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 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 (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
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 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 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 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 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 需要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