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概述(PPT 62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概述(PPT 62页)
(一)资本的定义 资本是金融机构已经持有或必须持有的金额,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或 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 (Chris Matten , 2003) 。
(二)资本层级 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大类,取消三级资本。一级资本包括核心一 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
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办法概述(PPT 62页)
主要内容
《资本办法》整体情况及结构 《资本办法》主要内容和要点解读
➢资本定义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 ➢市场风加权资产计算方法 ➢操作风加权资产计算方法
《资本办法》整合的文件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废止
12个新资本协议实施监管指引:
➢ 其他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5%、一级资本充足率8.5%、资本充足率 10.5%。
➢ 由于新旧计量规则差异导致对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的负面影响分五年 剔除。
过渡期安排方案
商业银行按照集团和法人口径计算2012年底的各级资本充足 率水平,已达到《资本办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 ,过渡期内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达标标准,并应维持达 标水平;
未达到《资本办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过渡期 内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下降,并应按照分阶段资本充足率监 管要求制定资本规划,在过渡期内逐步达标。
资本充足率=
资本 风险加权资产
信用风险
计
量
权重法
方
法
初级内部评级法
高级内部评级法
市场风险
标准法 内部模型法
操作风险
基本指标法 标准法 高级法
资本组成
第四节:监管措施
第二节:标准法
第九章:信息披露
第三节:内部模型法
第十章:附则
《资本办法》的框架结构
正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资本充足率计算和监管要求 第三章 资本定义 第四章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第五章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第六章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第七章 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一章:总则
第六章:操作风险加权计量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资本充足率计算和监管要求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一节: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第二节:基本指标法
第二节: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
第三节:标准法
第三节: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第四节:高级计量法
第三章:资本定义
第七章: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
第一节:资本组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资本扣除项
第九章 信息披露 第十章 附则
《资本办法》与现行规定及国际新监管标准比较表
《资本办法》与现行规定及国际新监管标准比较表(续)
新监管标准的过渡期安排
商业银行应于2018年底前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提前达标。
➢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一级资本充足率9.5%、资 本充足率11.5%;
资本监管新框架:多层次的监管资本要求
最低资本要求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6% ➢ 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 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 ➢ 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用核心一级资本满足 ➢ 逆周期资本要求风险加权资产的0-2.5%,具体规则正在制定 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
涉及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资本办法》整体情况
10章180条17个附件,总计约15万字 《办法》定位为“试行”(试行的法律涵义)
应对未来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以便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 正文
总体上符合三大支柱的资本监管框架,突出总体性、原则性和制度性要求,明确资本 和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规则,并对风险评估、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 附件
资本充足率计算(并表)范围 商业银行以及符合《资本办法》规定的其直接或间接投资的 金融机构 包括有实际控制权但不适用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独立法人金融 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企业年金公司、信托公司等 不包括有实际控制权的保险公司以及已关闭、破产、进入清 算程序的金融机构
资本充足率计算(未并表)范围 商业银行计算未并表资本充足率时,应从各级资本中对应扣 除对上述金融机构的所有资本投资
➢ 风险加权资产的1%,用核心一级资本满足
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 针对特定资产组合的第二支柱要求 ➢ 基于监督检查对单家银行的第二支柱要求
资本结构和资本工具示意图
二级资本(2%) 其他一级资本(1%)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 加资本(1%)
储备资本 (2.5%)
逆周期资本 (0-2.5%)
普通股最低要求 (5%)
——废止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申请和审批指引》 《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
《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
《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 《资本充足率计算指引》(征求意见)
《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
《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专业贷款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包括支持正文的具体技术性要求,包括风险暴露分类、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监管要 求、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监管要求、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监管要求,以及专业贷款、交易 对手信用风险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等。 法规释义(后续)
原指引中相关解释性说明将体现在后续的法规释义和报表填报说明中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长期债务工具 优先股或永久债
普通股
长期债务工具:符合标准的长期次级债、可转债和混合债
资本充足率计算的整体框架
分 子 分 母
资本定义相关内容解析——资本组成
《资本办法》第二十八~三十一条
审慎资本定义:合格资本工具
资本定义相关内容解析——扣除项(一)
《资本办法》第十四、三十二、三十三条
核心一级资本全额扣除项:
➢ 商誉 ➢ 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 ➢ 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 ➢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 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 确定收益类养老金资产净额 ➢ 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现金流套期储备 ➢ 因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损益 ➢ 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 ➢ 商业银行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 ➢ 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
第二节:治理结构
第三节:少数股东资本的处理
第三节:风险评估
第四节:特殊规定
第四节:资本规划
第四章: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第五节:监测和报告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二节:权重法
第一节:监督检查内容
第三节:内部评级法
第二节:监督检查程序
第五章: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第三节: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第一节:一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