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心电图室操作与培训
♣ ③有意义的ST段抬高是指两个以上相邻导 联J点后的ST段抬高,抬高的幅度需 ≥0.2mv(胸导)或>0.1mv(肢导)。
♣ ④胸痛伴ST段抬高能高度提示发生了心梗, 为了及早开始再灌注治疗,挽救存活心肌, 可以不等心肌生化标志物结果证实心肌梗 死则可开始治疗,由于ST段抬高心电图表 现的心梗病人为红色血栓形成的冠脉完全 闭塞,故适合做冠脉介入治疗
✓每个导联3-5个波 ✓必要时加做长II(或 V1)导联 ✓病人信息
定标1mv
① 镜像右位心 ② 右旋心 ③ 心脏右移
✓ Ⅰ导联P、QRS、T波倒置;
✓ Ⅱ与Ⅲ ,aVR与aVL导联图形互换;
✓ aVF导联图形不变;
✓ V1-V6导联波形似正常人的V2、V1V6R导联序列图形,自右向左均呈rS型, rS振幅逐渐减小。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 ①ST段抬高除急性心梗,还可在很多临床情 况时出现,例如变异性心绞痛、早复极综合 征、急性心包炎等。所以胸痛患者的ST段 抬高仅能高度提示发生了心肌梗死,但仍 不足以确定心梗的诊断,此期心梗的最终 诊断有赖于心肌生化标记物的升高。
♣ ②抬高的ST段可以自然演变性回落,也可 经再灌注治疗后回落,及早有效的再灌注 治疗可使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并且部分 病人可能不发生心肌坏死。
心电图室的操作和培训
肢导联: Ⅰ、Ⅱ、Ⅲ avR、avL、avF
胸导联:V1-V6 V7-V9 V3R-V5R
右手腕---红色 左手腕---黄色 左脚腕---绿色 右脚腕---黑色 (如果绿色和 黑色的电极夹 在一起,夹在 哪只脚腕都可 以)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红色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黄色 V3:V2 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 棕色 V5: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 -黑色 V6: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紫色
• (3)电极位置务必安放正确,避免电极板与皮肤 接触不良,否则会致图形失真而造成误诊.
• (4)定标:1MV 走纸速度 25mm/s.
一.急腹症 (如 急性胃炎、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等伴有胸闷胸痛症状)
♣需及时跟进的检查 1、复查心电图 2、血清心肌酶学检查 3、心内科会诊
二.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炎、急性心 包炎鉴别。
三.心绞痛 四.急性肺动脉栓塞 五.主动脉夹层
泰昌2017B,2019B,2028B,皇威205C.208B,303C等等,相对高档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急性期心电图的再分期 • A.超急性期(高尖T波) • B.进展期或急性早期(ST段升高) • C.确定期(Q波出现)
♣ ST段抬高出现的时间:
超急性期T波改变出现后,坏死性Q 波出前
♣ 心电图显著的ST段抬高是急性心梗最 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然据此不能 确定心梗的诊断但高度提示发生了心 梗!
缺血性T波 急性期 损伤ST段
坏死性Q波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1.心梗急性期的传统分期 缺血性T波
急性期 损伤性ST段 坏死性Q波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1.心梗急性期的再分期 缺血性T波 ——1.超急期
急性期 损伤性ST段 ——2.进展期 坏死性Q波 ——3.确立期
V7---V9
V3R---V5R
开机
光电-6951E
1、连接导联线
✓ 导电良好 ✓ 医患沟通患者配合 ✓ 肢导联 ✓ 胸导联
2、观察机器设定参数 ✓ 定标 1mv ✓ 走纸速度 25mm/s
• 1.被检查者不要精神紧 张,呼吸要均匀,仰卧 位,肌肉放松。 2.为减少皮肤导电阻力, 放置电极板部位要用清 水或酒精涂沫,电极板 要与皮肤接触良好。
2.医学的进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 就心肌梗死而言:从确定期提前到进展期,已经把减少心肌 梗死死亡率的被动做法提高到减少梗死面积的主动做法
进一步:将从减少梗死面积提高到ACS发生后预防梗死 预防梗死的意义有两方面: ①慢性缺血-不稳定心绞痛时期,预防 ②急性缺血事件发生后,迫使其流产,降级到心绞痛
• 定义
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和坏 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 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病因 偶见于外伤、冠状动脉的先天性缺 陷、梅毒性主动脉炎等引起心肌梗死
• 诊断标准
出现异常Q波
(Q波时间>0.04秒,振幅>同导联 1/10R波)
ST段弓背向上抬 高
T波倒置
1.心梗急性期的传统分期
临床病史 心电图动态演变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速
✓是一种多形性室速. ✓每隔3-20个心搏,QRS波便围绕基线扭转其主
波方向. ✓频率在200-250次/分,可达3s以上. ✓心动过速发作间歇期可为窦性心律,缓慢性心
律失常或房颤等. ✓基本心律时常出现Q-T间期延长和巨大U波.
室颤心电图特征
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 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 频率达200~500次/分。
心室扑动与颤动
心电图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 (1)作好解释工作,嘱受检查者全身肌肉放松,勿 四肢移动和抖动,呼吸要平稳,以免引起干扰、 伪差,基线漂移而致图形失真.(沟通)
• (2)安放电极板处的皮肤要清洁,久用的电极板也 要定期洗擦,以保持导电良好.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在不断深化,急性期再分期符 合这一规律,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梗的分型已从Q波或非Q波型变化为ST段抬高或 非抬高型 实质,是从急性期的心梗确定期提前到急性进展期
主要原因:
✓ Q波出现较晚(平均9小时,6-14小时) ✓ 为了减少梗死面积,诊断要提前,治疗检出要提前
1、连接导联线
✓ 导电良好 ✓ 医患沟通患者配合 ✓ 肢导联 ✓ 胸导联
2、观察机器设定参数 ✓ 定标 1mv ✓ 走纸速度 25mm/s
每个导联至少描记3个完整的心 动周期
姓名 年龄 性别 检查日期和时间 导联名称 结合临床进行分 析
确保导电良好、皮肤接触良 好、安静
必要时使用抗干扰键
定标 1MV 纸速 25mm/s